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涛 《领导科学》2021,(2):64-67
多疑型领导风格会影响领导者的思考判断。在充满怀疑的情绪思维影响下,领导者会在情绪体验意义状态中,产生符合个体情绪体验的感性决定: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下属的监视,发现"证据",以此来为自己怀疑的合理性寻找解释理由;另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对得到自己认可的怀疑对象进行处罚,以维护自己的领导权威。这些特征在崇祯帝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并对其领导活动特别是用人决策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领导者对多疑型风格的调控,既要从自身的行为习惯上予以反思,更要对自身的思维习惯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2.
作为领导者,必须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Ⅱ向来保持个人魅力和尊严,让下属产生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位高权重,令行禁止。权威、组织、纪律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基础,有了它们才能使组织群体避免处于无秩序的状态之下。领导者如何树立权威?权威的树立需要哪些因素?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领袖气质都是领导者建立权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应充分掌握和厘清物质型、拥护型、反对型、价值型等不同类型下属的决策认同程度、决策认同来源以及未来决策认同变化可能趋向。针对物质型,应构建个体—组织价值联系,保障利益输出稳定;针对拥护型,应巩固和维持稳定的利益与价值输出;针对反对型,应以消解反对情绪为主,兼顾决策认同;针对价值型,应稳定价值实现感知,保持适当物质激励。  相似文献   

5.
作为领导者,必须运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来保持个人魅力和尊严,让下属产生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位高权重,令行禁止。权威、组织、纪律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基础,有了它们才能使组织群体避免处于无秩序的状态之下。领导者如何树立  相似文献   

6.
以往关于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促进下属员工合作的机制研究中,缺少对领导者情绪变量可能带来影响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设计模拟"社会困境",通过录像视频展现"领导者"具体情绪表达(愉悦和悲伤),考察领导者情绪表达和自我牺牲行为对下属合作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领导自我牺牲行为及悲伤情绪表达对下属的合作行为(公共物品博弈中愿意捐献的资金更高)分别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仅在领导者表现愉悦时,自我牺牲对下属合作的机制呈显著的正向效应。本研究依据"情绪即社会信息(The emotions as social information,EASI)模型解读了领导和员工互动中情绪的社会功能,但其心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对有恃无恐的下属,领导者要精准识别其类型,判断其是恃才傲物型、倚老卖老型还是吹毛求疵型。有恃无恐下属导致单位怨声载道乱规矩、人心不齐降业绩、害群之马动根基。因此,领导者对其敲打要对症下药:对恃才傲物型下属要立身立胆,有的放矢;对倚老卖老型下属要先礼后兵,恩威并重;对吹毛求疵型下属要捭阖有度,择时而动。  相似文献   

8.
陈晨  时勘  陆佳芳 《管理科学》2015,28(4):11-22
以认知机制和内在动机理论为基础,探究在科研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下属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所属学部内科研团队中的领导者及其直属下属进行调研。由下属完成员工问卷(包括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工作复杂性),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共获得79名领导者和237名科研人员的配对数据,采用Mplu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科研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其下属的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下属的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和下属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下属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下属创新行为这一中介作用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工作复杂性较高时,变革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下属创新行为的正向中介作用显著,而工作复杂性较低时该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抱怨是指下属因对领导者心存不满而说领导者的不是。下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领导者对下属的抱怨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会对下属产生不同的影响。充耳不闻、漠然置之的,下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下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下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下属抱怨的问题,领导者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技巧型"下属会出于自我服务动机,通过恭维领导者、遵循领导者观点、施惠领导者、展现自我、贬低自我等行为设计增进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柠檬效应,"技巧型"下属的逢迎等会造成对责任、忠诚、公平的驱逐,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技巧型"下属的形成与其个人特质、领导管理与组织情境等都具有密切关系,是内在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治理"技巧型"下属,领导者应转变领导风格模式,削弱"技巧型"下属的产生契机;坚持能力与品德导向,营造公平公正的组织情境;优化组织管理机制,缩小"技巧型"下属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指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把领导者的指挥效果称为领导者的指挥力。只有领导者的指挥力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使各种潜在的工作要素变为现实的工作动力、生产力,产生好的工作效果。影响领导者指挥力的因素较为复杂,领导者指挥力发挥的途径又具有多样化。从领导者个人方面考察,领导者能否运用可控资源,对下属形成有效激励,是影响领导者指挥力的重要部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领导者对下属的激励措施。领导者科学、合理、积极的激励行为会激发和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其工作效果会好于领导者运用权力对工作的推进。激励措施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  相似文献   

12.
正同事之间特别是领导与下属之间因看法相左、分歧较大导致意见不一,是工作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面对下属的不同意见,领导者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英明领导诚心实意希望下属多提中肯意见,而个别领导视下属的不同意见是对其领导权威的挑衅。面对下属的不同意见,领导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与应对举措,既能充分显现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下属政治前途的发  相似文献   

13.
情绪与领导的关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那么情绪到底是如何影响领导效能的?基于不同领域关于情绪对行为的人际效应的研究,情绪即社会信息(EASI)模型提出,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的情绪表现可能通过引发下属的推理过程或情感反应,从而影响其行为和对领导者的感知。这一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当前的相关研究结果,并指导情绪和领导领域的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恩威并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一门领导艺术,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激励下属。领导者要想发挥好个人威信的效用,就必须从树立威信入手,即以德立威、以行立威和以法立威。以德立威,要求领导者为政以德;以行立威,要求领导者以身作则;以法立威,要求领导者依法治人。领导者应当关心下属的实际利益,既要善用物质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惠,也要巧用感情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恩,还要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下属,恰到好处地赞美下属。  相似文献   

15.
上下级相互激励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级相互激励,可以使企业内部充满活力,企业竞争优势层出不穷,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积极人际关系的强化效应。领导对下属的激励实践证明,成功的领导者不仅是一个工作领袖,而且是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情绪领袖———一个能够经常使下属心理处于兴奋状态的激励者。很多企业领导者之所在领导岗位上昙花一现,并非其工作上的无能,而是因其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充分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呢?1.了解下属的需要与动机。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需要与动机…  相似文献   

16.
组织用人在忽略情感的技术至上、忽略精神的物质至上、忽略个性的统一至上、忽略反省的推进至上的"工具观"的误导下,容易使领导者将人视为工具而冰冷地利用,严重挫伤下属工作激情与组织归属感,这就需要重回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确保下属良好社交关系的构建与维系,深度引领指导关系的成型与支撑,多元平衡维度的兼顾与满足,注重情绪感受的尊重与重视。领导者应在管理过程中塑造积极情境、精准回应信息、以正面情绪感染、重塑下属心态格局并增强其组织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领导者经常会遇到难以管理、让人头疼的下属。他们在单位我行我素、态度粗暴、不听指挥、不讲道理,在领导者做出决策和提出意见时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现出对立和反感情绪。我们姑且把他们称为"蛮横下属"。如何化解该类下属引发的单位内部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增强下属对单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一要发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权威效应,赢得下属信服与敬佩;二要学会恩威并施、动之以情的攻心之术,赢得下属信赖和忠诚;三要深谙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的驭人之道,发掘下属最大优势与潜能。  相似文献   

19.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20.
强势下属往往会成为单位管理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强势下属"围追堵截"领导者一般表现为对立而妄议政令优劣、设绊子阻碍措施推进、出难题挑衅上级权威、频繁触底加剧管控难度、煽动挑刺否定管理成果。这类下属强势的原因主要是自命不凡而不服管控、特立独行而难以从众、利益冲突而刻意为难、领导者政令有失而难以服众。对此,领导者应强化能力,严厉管控;明晰责任,科学引导;完善制度,正确应对利益冲突;持续提升能力,有效规避政令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