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按:傅山手批《老学庵笔记》,藏人民日报图书馆。现将文中批注录出,封面及书眉有章节内容提要,所书皆重复书中人名或史事,省略未录。封面录赵元镇语:“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又评曰:“毛德昭喜大骂,剧谈,最可笑。”  相似文献   

2.
<正> 湘西草堂本《老子衍》之年代、版式、文字及镌刻湘西草堂本《老子衍》系船山之子王敔弊刻《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之一。《书集》现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封面正中镌《王船山先生书集》粗笔大字,两旁镌《老子衍》《庄子解》《楚辞通释》《张子正蒙注释》《俟解》五书名及“湘西草堂藏板”六字,亦皆阔大。《老子衍》一书情况可简述为以下几点:(1)书中不讳“丘”字。按清雍正三年始诏讳“丘”为“邱”,故知此本确系其前所刻。  相似文献   

3.
在笔者看来,韩石山新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年出版1是一本炒冷饭的书:书中的材料旧,观点也不新。当然,如果非要从这本书里找出“新”,也能找到。那就是作者韩石山对鲁迅的刻意贬低和打压。该书封面上有一句话:“新文化运动以来对鲁迅最不认同的声音。”在本人看来,韩石山先生对鲁迅的“最不认同”恐怕就是该书唯一的“亮点”、唯一的新颖之处。本来,鲁迅不是神,顶礼膜拜,显然不妥;但将鲁迅拉下神坛后,我们就可以对他任意贬低、随意打压吗?当然也不行。窃以为,批评鲁迅,可以,但心态要平和,下笔要公允。倘若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就抱着贬鲁褒胡的心态,那他得出的很多观点就很容易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4.
<正>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图书馆最近从教会档案中发现了两种太平天国印书,其中之一是《天情理书》戊午遵改本。《天情道理书》初刻于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藏有该书的“己未遵改”本,即1859年修改本,肖一山据以影印,我国国内流传的即此本。戊午(1858)遵改本是首次发现。英国柯文南博士赠给了封面、旨准书目和末页复印件。据他介绍,正文内容与己未遵改本完全相同。但戊午遵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余年前,那时我还是“文革”中的中学生,虽已对文史初有兴趣,但却常常苦于无书可读,无杂志可看。一次偶而在亲友处翻书,从一堆杂书中忽然发现了一册合订的旧杂志,其庄重不俗的封面,格外引人注目。这册杂志就是《学术月刊》的合订本。当然,相对于“文革”时代十几岁的中学生而言,《学术月刊》无疑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将军嗜书画,在掌东北军政任内搜集颇多。“九·一八”变起仓卒,其所蓄书画在沈阳部份悉陷敌手。日人投降后,余自渝返乡,于沈阳冷摊购得油印书画目录一册,封面正中书“书画目录”四字,右上角书“大同二年十月”,左下角书“满洲国国务院逆产处理委员会”等字。目中罗列张氏藏品二百四十一种六百三十三件,末附汤玉麟所藏十件。都凡六百四十三件。其煊赫有名之迹有王献之舍内帖、小李将军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勅书、米元晖云山图,下至元明清,赵松雪、钱舜举、吴仲圭、王叔明、文沈唐仇、四王、吴恽、石涛、八大之品俱备。顾所收殊杂,若慈禧、光绪,以至东瀛画人横山大观、中村不折等作品亦入箧中。向在沈阳友人处曾见张氏原藏十洲、南田、石谷  相似文献   

7.
1985年,笔者到田林县浪平乡江垌村毛拜陀屯进行历史调查,在村民杨再江家所藏的书(竹夹)中翻到了一本封面字体狂草难辨的手抄本,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一看,见内有“扶明灭清”字样,插图十九页,诗约占1/3,啊,天地会海底!我喜不自胜。仔细考究,它为纱纸(当  相似文献   

8.
刘望龄教授辑注的《孙中山题词遗墨汇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版 )收入孙中山一生中给刊物题签名称的遗墨不少于 1 0件。笔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 ,发现孙中山题签《三五》杂志的刊名 ,为已经出版的各种孙中山文集所不曾收录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题签刊载《三五》杂志第 1期封面 (该刊物出版期数不详 ,国内仅能看到第 1期 )。从右至左题“三五” (出版时套红 )二字 ,左下落款“孙文题” (出版时亦套红 )三字。从字体来看 ,与孙中山的其他题词笔迹一致 ,可以判定该题签为孙中山亲笔所书。《三五》杂志系政治性刊物 ,由中国国…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文物局藏有一套傅山批点《庄子》过录本。底本为光绪二年浙江书局据明世德堂本校刻。过录本封面朱笔题“傅青主批点庄子”。书内《秋水》前十七篇均有朱、墨二色圈点,并有若干眉批、根批与旁批。虽非傅山墨迹,但经考证,我们认为实为傅山原作之传本无疑。其理由如次: 一、傅山自称“学老庄者”,对《庄子》研究颇深,批点《庄子》乃题中应有之事。他曾说:“老夫学老庄者也”(丁本《霜红龛集》卷十七),“愚父子学庄列”(卷二十三),“我本徒蒙  相似文献   

10.
悠悠年鉴情     
18年前的某一天,我工作的县委宣传部,有了一部精装的大16开本工具书,封面上的一组照片中,有茶花、土林等,独具楚雄彝州特色。“楚雄州年鉴”几个大字比较显眼,首先跃人眼帘。哦,是1991年卷《楚雄州年鉴》。书不算大,也不厚,字很小,分量却很重,不到80万字的工具书,却把楚雄州各方各面的信息条分缕析地纳人其间。  相似文献   

11.
圯上授书张良的黄石公 ,生能预言天下兴亡 ,死后化为“榖城山下黄石” ,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通过推究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我们认为 :下邳隐士授书可能是真 ,而能“立言于前 ,有徵于后” ,死后化为“榖城山下黄石”的“神人”黄石公绝对是假。先民悠久的灵山灵石崇拜意识 ,秦汉之际借谶语反秦的俗尚 ,姜尚、管仲、张良等人的赫赫功业 ,以及大汉君权神授的迷信观念等 ,共同促成了这一神秘故事的产生流传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确“长于《诗》、《书》”,但赵岐“通五经”之说并不确切。在孟子眼中,经典文本乃是王道实录与仁政典范。如果说苟子从经典中读出了“隆礼”一词,孟子则从经典文本中读出了“王道”二字。孟子评述经典的著名命题和对《诗》、《书》的称引均能鲜明体现这一点。而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等经典诠释方法与其诠释实践完全一致,是其以自己的思想系统契入经典世界时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3.
古书封面的演变与“本衙藏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早期铅、石印书籍的印装形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木刻本线装书的格局。真正注意到封面的艺术效果,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才逐渐兴起的,开始是在一些文艺书刊和宣传性小册子上,采用带有图像、图案、图画或美术字,来装饰和配合书籍内容的封面。现代图书封面的设计,已发展成为一门“装帧艺术”,较之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读张家山汉简《引书》之后的一些感想。主要就前贤时彦对《引书》的注解,如“有閒”、“僉指”、“卑”、“”、“寻”、“虎”、“”、“悔”、“”、“去”等进行比较、讨论和辨正,以期对《引书》的认识更加科学和明朗。  相似文献   

15.
书的诱惑     
人世间的诱惑万万千 ,一般我都能抵挡得住。唯有一种诱惑我却怎么也抵挡不住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就是书。书是我永恒的爱人。一次次逛街 ,一次次出差 ,不管时间多紧张 ,我都要去书店 ,看到想买的书 ,就像初恋时看到恋人那样喜不自禁 ,不由自主地掏出钱来。妻 30岁生日 ,我送给她的礼物也是书 ,气得她直说“书呆子”。一年 36 5天 ,没有哪一天能离得了书。节假日经常呆在家里、办公室看书 ,忘了去看父母 ,忘了去走亲访友。读到喜欢的书 ,就像恋爱时读到情书 ;读它千遍也不厌倦。如果谁向我借书 ,我心里一千个不愿 ;如果…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一书的写作后,曾无限感慨地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深深忧虑倾其一生心血而成的《红楼梦》,后人未必能真正读懂并解开书中的无数关纽和奥秘。如今,面对着内蒙古大学林方直教授...  相似文献   

17.
陈顺智先生的专著《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浅灰色方格为底,印着一幅水墨画:大树掩映着茅舍,旁边的草地上,三位魏晋名士在清谈。用它来揭示此书的内容,十分形象传神。及至读完全书,我又被书中的内容折服。作者研究六朝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说明它们嬗变的内在逻辑和动因,这不为奇。可是作者从魏晋玄学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却值得一说。正如胡国瑞先生在此书“序言”中所说:以道统儒、兼通内外的玄学思想品格,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文化思潮,不仅贯穿六朝之始终,相对而言也具有最大的涵盖面,“因此,选择玄学…  相似文献   

18.
谭武群 《南方论刊》2007,(2):97-98,112
“丹书铁券”,亦称“誓书铁券”,或作“丹书铁契”,或简称“誓书”,是封建帝王颁赐给功臣、故旧、亲贵、国宾等,使其世代享受特权的信物。因其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图书价格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性我们先来看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在图书市场上随意找两种价格相近,页码、开本、封面装帧、内文用纸相近,甚至完全一样的书,如果根据其印数仔细核算一下就发现,其中一种书持平或亏本,而另一种书却有盈利,有时甚至利润非常丰...  相似文献   

20.
从来有关于书的书 ,只不过这一时这类书多了起来。在书店见到了大部头的《中国藏书通史》 ,更风靡的 ,则是由域外引进的《阅读史》。两种都应当是有关“人与书”的书。关于书本身的书 ,古来有“书话”一体 ,其实所讲的也往往是“人与书”的故事。近十年来读“明清之际” ,也不免对这类故事偶尔留意。情况似乎是 ,每到古人所谓“易代之际” ,人与书的故事顿时有点惨烈悲壮的样子 ,书的命运也较平世更牵动了读书人的心 ,无论那书是否归他们本人所有。明清之际的士人就好讲这类故事。有一种说法 ,曰古今书籍大厄有十 ,厄于水者八 ,厄于火者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