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乍看起来比较单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十分繁杂。根据数年来的编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刊物和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时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运作特点可慨括为“多快好省”四字。作为年鉴的编辑人员要做好这一系统工作,并“游刃  相似文献   

2.
年鉴的编辑工作是年鉴整个编纂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编辑质量最终影响和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因此,责任编辑在编审作者来稿时,必须真正负起“责任”来。在年鉴的编辑实践过程中,本人体会到,作为责任编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增强年鉴实用性是每个年鉴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海城年鉴》的编辑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不断调整更新框架结构,体现时代的特点,增强实用性 编纂年鉴的首要环节是框架结构的设计,它决定年鉴内容的取舍。年鉴框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从连续历史的角度而言,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年鉴框架也必须随着历史的变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美学标准,就是编辑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在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过程中,有一些标准要遵守、有一些规律可遵循。具体地说,就是编辑地方综合年鉴要有准确的定位、真实的内容、恰当的图文比例和庄重的形式。一、找准定位:地方综合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而不是大  相似文献   

5.
一、年鉴编辑在提高年鉴质量中的任务质量是年鉴的生命。评价年鉴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年鉴条目的质量。要使年鉴成为第一流的精神产品,必须精心撰写条目。要提高年鉴质量,年鉴编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6.
年鉴的内容是指年鉴要反映的年度重要文献资料和动态信息,不同的年鉴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年鉴的形式是指其组织方式和表现手段。丰富的内容需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表现,才能增强年鉴的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化的年鉴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使年鉴编辑工作进入现代化的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年鉴编辑工作中的应用,是年鉴编辑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年鉴如何顺应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是年鉴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他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  相似文献   

9.
编辑和利用年鉴,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企业的资料积累、正确决策、科学管理、信息传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面对市场机制,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年鉴也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考验与挑战。一、铁路施工企业年鉴面临的问题 1.年鉴意识不强。随着年鉴事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年鉴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充  相似文献   

10.
当前,“政府工作提速”已经成为机关工作的目标,招商引资要提速、园区建设要提速、民营经济发展要提速……同样,年鉴工作也要提速,让年鉴早日出版发行,早日到达读者手中,是年鉴编辑人员的神圣职责,是年鉴更好地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社会的体现。年鉴如何“提速”?笔者拙见,早策划、快组稿、早出版。  相似文献   

11.
年鉴要提高质量,提高编辑素质是关键。以往我们在谈论提高编辑素质时,往往注重对编辑人员的文化功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讨论得比较多,而对年鉴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鉴编辑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讨论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笔者不揣冒昧,就年鉴编辑人员为提高年鉴质量应具有的几种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1.权威意识。我这里所说的权威意识,并不是说年鉴编纂者个人有什么权威,而是指我们所编的书——年鉴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之所以这么说,这是由年鉴的资料提供者和编纂者所处的地…  相似文献   

12.
新的历史时期,各级综合年鉴要继续生存与发展,创新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创新,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这些基本的东西不仅不能丢,而且应进一步强化。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是各级综合年鉴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一、凸显特色性是综合年鉴实现个性化的必由之路 地方综合年鉴是一地的地情书,反映的是过去一年内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这一特殊的商品,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把年鉴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编印成书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要经过组稿、编辑、审稿、定稿和装帧出版,才具备其商品价值;另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年鉴出版后的工作,要经过发行,将年鉴送到读  相似文献   

14.
一、年鉴条目创新的主体 要实现年鉴条目的创新,需要从编辑部和撰稿人两方面入手。编辑部要研究读者需求,研究市场变化,使自己成为市情地情的资料库,年鉴编辑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特别对当地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和当年度的工  相似文献   

15.
我过去做报纸编辑工作,从事年鉴编辑不到三年,是年鉴战线的一名新兵。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年鉴工作需要,我在学做年鉴编辑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求实创新的态度、作风和勇气,不断改进年鉴编辑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年鉴编辑工作者对于加快年鉴出版速度的观念不断增强,加之微机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年鉴的出版时间一再缩短,由大多数年鉴跨年度出版发展到大多数当年出版。《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从1995年起,根据杂志社掌握的信息,每年公布我国最早出版的年鉴排名。1995年第一次排名时,当年10月份以前出版的年鉴仅有40家,2000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年鉴事业蓬勃发展。高校继校志出版后,不少学校纷纷编辑高校年鉴,继校志的下限传递学校的新信息、新知识。年鉴与校志在内容和编排形式上两者极为相近,在性质上,两者都是综合性、资料性著述;在编辑出版上,两者都是连续出版物;在功能和作用上,年鉴同样具备校志的存史、资治、教育等各项作用,只是年鉴是逐年  相似文献   

1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刊登了国存丰先生的文章《简析综合年鉴与部门年鉴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简析》),提出了正确处理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关系的问题,并且以《浙江年鉴2008}和《浙江外事年鉴2008》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笔者从事年鉴工作多年,并且非常凑巧,担任过这两部年鉴的编辑工作,既有编辑综合年鉴的经历,又有编辑行业(专业)年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年鉴编辑的主要工作是落实编纂大纲所规定的组稿、编辑和校对任务。而大量的案头工作是对年鉴作者的稿件进行加工处理。年鉴稿件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年鉴作者来稿的质量,但是年鉴编辑对来稿的处理也是提高年鉴条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年鉴编辑往往比年鉴作者更熟悉年鉴的体例要求,可以根据年鉴的体例对年鉴稿件进行规范性的加工,保持全书体例、风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编辑年鉴使用的主要是条目体。年鉴的写作,通常是以条目的形式来叙述、说明其丰富内容的。什么是条目?条目就是有层次、有顺序地分门别类叙述、说明的项目,它具体细致地再现客观生活的本来面貌。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题,条目的标题是条目的眼睛,是读者了解年鉴内容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