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年鉴事业不断发展,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年鉴种类从当初的几种发展到近2000种。近年来,年鉴种类和量数又快速攀升,年鉴事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
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特别是城市年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年鉴家族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以最权威的资料、最可靠的信息以及独有的传播形式在服务于城市两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当前年鉴出版工作面临诸多的问题,如何在现阶段调整年鉴的经营思路,使之更好地发展,是当前年鉴出版工作者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年鉴作为信息产业,作为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要适应时代变革,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年鉴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当然年鉴创新首先要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因为年鉴是一种以年为期,逐年汇集记载年度政治、经济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纵横比较、借鉴的系列性史册和资料性工具书。所以,真实性是年鉴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年鉴在国内的出版和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我国年鉴的品种、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年鉴编辑出版的理论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性年鉴、专业性年鉴以及地方年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多数年鉴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  相似文献   

6.
时逢创刊20周年,《中国城市年鉴》荣获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04中国年鉴奖暨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特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年鉴的一种褒奖和肯定,更是对年鉴编纂工作者的一种鼓舞和激励。《中国城市年鉴》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较早创刊的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年鉴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并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近30年来,年鉴特别是地方综合年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鉴是伴随着地方性综合年鉴和行业年鉴的产生而催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年鉴事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在年鉴这个大家庭中,企业年鉴异军突起,并迅速随行业聚合成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编撰工作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大多已进入了编撰队伍的新老交替阶段。就宁夏《青铜峡年鉴》而言,从年鉴主编到编撰人员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动。长期的年鉴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如何培育新一代年鉴编撰队伍,构筑年鉴工作人才新优势,确保年鉴事业持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鉴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体,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逐渐在中国年鉴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丰富年鉴种类、拓展年鉴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县市级年鉴是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主流。其数量最多,参编人员最众,是年鉴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所记载的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其发展现状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水平,代表了全国县市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年鉴发展的基本水平。因此,重视对县市级年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研究是中国年鉴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题目,首先是两任会长的提倡,老会长尚丁提出我国年鉴要编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现任会长许家康提出要创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第二是中国年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年鉴研究会高举创新的旗帜下,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是提出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这个历史任务的时候了。年鉴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铸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轻工业年鉴社编辑、出版的2004年卷《中国轻工业年鉴》已出版发行。该刊在保持原有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力求根据轻工业的发展变化,适应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情况,在内容、形式上努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香港的辞典中,除了收录《经济导报》的条目外,还收录了《香港经济年鉴》。如今,连续出版46年的《香港经济年鉴》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早的中文年鉴,也正由于这本年鉴,报社和中国内地年鉴界保持着20多年的密切联络。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起飞,盛  相似文献   

15.
略谈年鉴编纂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编纂的规范化问题,是中国年鉴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提高年鉴质量和使用价值,增强年鉴功能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年鉴编纂规范化,是指年鉴的编写要有一个合乎年鉴性质、功能的整体结构、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检索手段等标准,是在对年鉴编纂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综合年鉴,是一方地情信息资料的宝库,随着地方年鉴特别是地、县级年鉴的大量出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料,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各级年鉴单位应当积极探索和努力实  相似文献   

17.
许家康先生在我眼中,既是位平易近人的年鉴界领导,又是位注重情谊的兄长。从他2001年担任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以来,我深切感受到,他无论在整体引导推进中国年鉴事业健康发展,还是潜心研究发展年鉴学术理论等方面,都无愧于是中国年鉴界有杰出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我作为曾长期参加年鉴编纂工作人员之一,多年来耳闻目睹许家康先生屡次有见地的主题学术报告和具有独创性的论著,及个别交谈中,使我在学习了解年鉴理论上受益匪浅。虽然我目前离开了年鉴工作岗位,但几十年累积的年鉴情结,至今挥洒不去。近日喜收许家康先生亲手题赠的《年鉴编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发展年鉴事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突破一年只能编一种年鉴的老观念,努力增加年鉴园地的种类 在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年鉴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很广,甚至已有了《巧克力年鉴》、《酱油年鉴》。这在年鉴事业起步较晚的中国看来,近乎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往者可追。国内某些地区的年鉴编辑部门,已捷足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鉴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就总体而言,年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但从个体而言,年鉴的实用性还不够理想,甚至很不理想。提高年鉴的实用性,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各家年鉴的当务之急,也是年鉴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