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以下简称MBO),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权或资产,实现企业控制权由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
简析我国证券法对管理层收购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伟凯  王荣 《管理世界》2005,(10):149-150,154
管理层收购(MBO)最初源于大型多元化混合企业的重组、并购活动。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融资收购手段多样化,上市公司MBO行为越来越多。鉴于MBO行为不同于普通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及其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各国都在证券法基础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特别立法。(一)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与证券法的缺陷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收购即要约收购,通过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来购买该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证券。广义收购是指除要约收购外,还包括协议收购,通过与目标公司股票持有人达成协议进行收购。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是…  相似文献   

3.
<正> 一、几种不同性质的收购行为 在美国,依据猎手公司及其投资银行向猎物公司提出收购建议的内容、基调和方式的不同,人们一般把收购行为划分为善意收购、敌意收购和狗熊拥抱式收购(中性收购)三种。善意收购中,猎手公司在估计猎物公同的管理层会同意并购的基础上,一般会先向对方私下提出友好的收购建议。在此之前,不会购买猎物公司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7.50% 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7.50%~33.35% 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 33.35% 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呈非单一性关系,对于我国有效地开展上市公司治理、合理地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管理层收购的作用与问题,学者们存在分歧,国外理论可分为"效率提高论"和"财富转移论"两派。在国内,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已出现诸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管理层收购,还必须修订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代理权竞争 ( proxycontest)又称委托书收购 ,是指收购者通过大量征集股东委托书的方式 ,代理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并行使优势的表决权 ,以通过改组董事会等方式达到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 ,其本质在于收购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实施对目标公司的低成本控制。代理权竞争与要约收购(Tenderoffers)、兼并(Mergers)、直接购入股票(DirectSharePurchase)构成公司主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Manne,1965) ,是小股东惩罚管理层 ,迫使管理层采取股东利益最大化政策的基本做法 (Hart,1995)。现代公司理论认为 ,代理权竞争以公司绩效较差为前提 ,具有正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由于这种制度会带来代理成本。管理者收购重新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到高级管理层手中,达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合二为一:管理层获得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将从企业经营的成功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了科龙、海尔、TCL公司的管理层收购问题,认为高管层仅仅是公司这个"小孩"的"保姆",而不能保姆越位变为"小孩"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米盈 《管理世界》2006,(8):148-149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部分已实施MBO上市公司的收购价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价普遍低于公司股票的每股净资产值。这样的数据难免让人质疑,中国的MBO中存在国有资产的“贱卖”或流失,担心MBO会撼动我国的公有制基础。本文从一个客观的分析框架出发,不做任何假设,用作为分析对象的各上市公司的年报为计算和核查素材,以具体的计算结果论证中国上市公司MBO过程中是否…  相似文献   

9.
曾燕  许金花  涂虹羽 《管理科学》2018,21(10):97-111
搭建了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并以万科抵御宝能敌意收购事件为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1) 在“共生”关系下,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特征分别决定了事前 (预防型) 和事中 (主动型) 控制权防御机制的设计; 2) 为了缓解控制权防御机制过度保护管理层的现象,设计维系“共生”关系的制衡机制必不可少; 3) 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受制度环境的制约,并随着制度境、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的变化动态演进。突破了既有的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研究的分析框架,能为我国上市公司设计控制权防御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搭建了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并以万科抵御宝能敌意收购事件为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生"关系下,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特征分别决定了事前(预防型)和事中(主动型)控制权防御机制的设计; 2)为了缓解控制权防御机制过度保护管理层的现象,设计维系"共生"关系的制衡机制必不可少; 3)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受制度环境的制约,并随着制度环境、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的变化动态演进.突破了既有的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研究的分析框架,能为我国上市公司设计控制权防御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持股:沪市公司管理层的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积极态度与理论界关于管理层收购利弊的热烈讨论构成了本次调查的缘起。调查发现:上市公司对管理层持股存在极大的需求 ,被调查者对通过管理层持股实现管理层收购表现出了相当的动力;目前影响管理层持股的重要因素并非“融资难”问题 ,而是政策的不明朗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被调查者认为 ,管理层持股明显有助于优化公司的激励制度与效果 ,增强管理层的责任心 ,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影响表示怀疑;公司法和证券法最需要修改 ,相关规则亟待配套;管理层持股过程中的管理层基本信息、股权转让信息和关联信息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职位高低是决定管理层个人持股量大小的重要尺度;用股份抵押的形式向银行融资是最妥当的安排 ,但与《贷款通则》相抵触;在实现方式上 ,“增量实施”比“存量调整”更受欢迎;在受让价格上 ,净资产情结、优惠价格期望依然流行。文章认为 ,尽管“剧中人”观点的独立性无法与“剧外人”相比 ,但上述结论仍隐含着不少有益的政策启迪 ,相关政策建议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方法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经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三次方关系;关键管理人持股与公司绩效也呈三次方关系;管理层持股强度和管理层持股人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管理层及关键管理人合理持股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 ,“宝延风波”揭开了我国兼并收购的序幕 ,使人们认识到了学习并运用反收购策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这场沸沸扬扬的事件中 ,延中公司的管理层麻痹大意 ,经营管理落后 ,尤其受到了批评。延中公司领导层在观察到股价上涨时 ,就没有提高警惕性 ,从而丧失了在此时采取反收购策略的大好时机。直到宝安公司宣布其已持有延中公司5 %以上股份时 ,延中公司才慌忙请来反兼并专家做最后的反抗 ,然而大局已定 ,延中公司最终被宝安公司收购。延中公司管理层如若具有反收购策略方面的知识 ,宝安公司或许不能轻易收购延中公司 ,甚至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管理层收购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及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立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与企业管理层收购后的运行监管.  相似文献   

15.
马晨  张俊瑞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143-150,160
本文以我国2005-2009年间A股市场补充与更正报告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项目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财务重述为因变量,采用配对样本分析的Logit回归方法研究了管理层持股、领导权结构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重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领导权结构对财务重述没有显著影响,然而管理层持股的利益协同效应(堑壕效应)在两职分离(两职合一)的公司中更容易得到发挥。本研究发展了财务重述、管理层持股以及领导权结构的研究内容,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防范会计错报提供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实践证明,国外的管理层收购在激励经营者、提高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末期,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也悄然出现,2003年达到顶峰,随着改革的深入,MB0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制和明晰产权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外管理层收购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企业间的收购行为多表现为非市场化操作,收购价格、管理层持股比例通常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决定,这样就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经常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为此在对经营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理论之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资产流失的渠道及其原因,最后从多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收购模式下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就是管理层收购(MBO),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试点的过程中,有关管理层收购的争议就一直不断。2005年2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采访时指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问题在管理层收购。继去年底国资委作出大型国有企业不搞管理层收购的规定后。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收购英国维多麦食品公司;收购法国迪瓦波尔多葡萄酒公司;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公司;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公司……难以阻挡的光明集团"出海"战略。光明集团并购维多麦的背景成立于2006年的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集团),是一家以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型食品产业集团,重点发展以种源、生态、装备和标准农业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农业,以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现现行国有产权分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权利划分制度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管制方面,地方政府与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级政府部门间有着不同的管制策略,充当了不同的行为角色,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合谋采用“司法高于行政”策略巧妙规避中央级政府部门相关管制政策的引人深思现象。案例研究同时发现,宇通客车管理层在与地方政府合谋的同时,还存在多种途径攫取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公司全部股东利益的迹象,以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前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责、权、利及其政绩考核以实现各级政府管制目标的统一,以及如何合理协调行政与司法在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关系问题是完善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公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