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日本是当今工业发达国家中推行产业政策最为全面、作用最明显的国家。产业合理化作为战后日本政府的核心产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并在经济复兴的基础上,将日本经济顺利引上高速增长的轨道,在日本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部由南开...  相似文献   

2.
勇于探索刻意创新——评杨栋梁著《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白成琦,于大光在汗牛充栋的日本经济研究著述中,杨栋梁博士最近撰写的《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兼论经济体制改革》(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引人注目。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种学方法论,紧紧...  相似文献   

3.
均衡增长与政策选择——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项考察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的发展进入了被库兹涅茨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趋势。尽管如此,战后日...  相似文献   

4.
江瑞平 《日本学刊》2001,(5):141-145
关于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 ,是学界关注已久的重要课题 ,吸引了大批学者 ,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杨栋梁教授的新著《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以下称“杨著”)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国内外关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的著述甚多 ,为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入 ,首先需选一新的视角。将研究视野定位于实施产业合理化政策这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形成、确定和高效运作的关键时期 ,并以产业合理化政策来统领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全部产业政策 ,这是杨著的独到之处。而将战后日本的产业合理化政策提…  相似文献   

5.
日本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政策手段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发挥核心作用 ,技术创新作为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为消除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时滞而制定的技术创新政策也因此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战后日本通过技术立国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因此 ,对战后日本技术创新政策模式的探讨对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及政策制定的经济依据  技术创新政策就是一国政府为了影响或者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惊人的发展,引起各国舆论的极大关注。各国的经济学家们竞相探索日本出现经济奇迹的复杂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的战后改革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因,这是不无道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战后改革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由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这是由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消失、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和日本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等内外背景的变化,日本政府才及时提出并推行了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就此初析如下: 一、稳定增长的政策思想稳定增长是相对于高速增长而言的,它的实质是放弃高速增长政策,实现中速增长即5%左右实际的增长率。稳定增长政策的具体内容是:  相似文献   

8.
战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最高原则曾是经济自立原则,或称经济自立至上主义。直至池田内阁时期,才在经济至上主义,高速增长政策指导下被经济合理主义所代替。池田首相的秘书伊藤昌哉回忆说:“池田是以经济合理主义去考虑政治,这是过去完全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下村治的高速增长理论构成了战后日本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理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利用“资本产出系数”和“进口依存度”分别对国内、外的供给能力进行数量分析,论证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它的思想来源是凯恩斯的理论以及试图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  相似文献   

10.
范作申 《日本学刊》2004,13(4):82-98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遭遇城市发展冲击 ,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遇到过的问题。本文从战后日本城市发展立法与地方城市建设开发政策及其利与弊的角度 ,回顾战后日本政府是如何面对城市发展问题 ,制定各种法律、出台各种措施的。作者在对这些法律、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长时期持续实现了高速增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战后复兴时期(1946—1955年),增长率9.2%;(2)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0年),增长率11.0%;(3)调整时期(1970—1986年),增长率4.2%;(4)新发展时期(1986—1990年),增长率5.3%。这期间也曾有过种种曲折,但实践证明悲观论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间接金融结构分析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高平在战后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里,日本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间接金融为主,依靠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日本资本市场不发达,直接金融工具少,这是日本金融战略人为倾斜于间接金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阎莉 《日本研究》1999,(4):24-28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日本高科技的支撑,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统计,日本在1953~1971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比例是:资本占23.8%,劳动力占21%,技术进步占55.2%。日本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对经济高速增长贡献程度之高,主要缘于日本特有的科技发展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政策。日本的科技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有明显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一、民间企业主导型的科技开发体制是日本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日本战后确立并实施的科研开发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是民间企业主导…  相似文献   

14.
一、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 关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从1956年起至1973年的18年间。这种说法是指1955年日本完成战后恢复工作后,实际上从1956年进入高速增长,至1973年底高速增长结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初期曾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从1948年开始,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在冷战格局下,这一政策并不持久,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实行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6.
我是研究日本经济的,常到日本去。日本朋友问我对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常喜欢用“三个吃惊”来表达我对日本的印象。 第一个吃惊——战后的高速增长 第一个吃惊是战后的“高速增长”。战败初期就不用说了,就是到了50年代的中后期,有几个人预想到日本经济以10%的速度持续地“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日本消费者保护政策与立法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许思奇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在短短的三十几年内,从战后初期的中进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在日本全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一些企业乃至政府部门忽视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8.
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物价明显上涨的现象。各阶段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时间以及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尽相同,日本政府的对策也非一成不变。本文着重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各阶段物价上涨现象的经济政策背景和日本政府的物价政策,以及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年)的物价上涨 这一阶段的物价上涨是在日本经济从统制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生的,其根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通常意义上的投资规模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建投资总规模;另一种是年度投资规模。这里所要分析的主要是后者。因为适度安排年度投资规模,始终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原因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得到高速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适度增长的固定资本投资,是其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在恢复经济发展与实施“高速增长”计划时期,不但面临着国内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亦承受着来自外部的一些经济压力。其中支付战争赔偿便是日本无法迥避,而又必须着力处理的重大课题。令人惊奇的是,经过20年间的努力,日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对东南亚有关国家的战争赔偿,反而奇迹般地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人瞩目的经济大国。本文拟从战争赔偿与“赔偿景气”这一新的角度,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作一截面性探讨,以期引发研究之趣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