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内生增长理论和消费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理论方法就教育、健康和养老政府投入的人力资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中国在教育、健康、养老三方面的财政投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其中,教育财政投入和养老财政投入更为有效地推动了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的异常波动性不利于其健康发展。运用理性信念理论分析中国股市的内生不确定性,并对经典的CCK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得出内生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缓中国股市波动的相应措施:建立完善投资者教育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股市的政策干预;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能够克服解释变量与门限变量同时具有内生性的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东、中、西部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著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双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低于最小门限值的低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当人力资本积累介于最小与最大门限值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转正但并不显著;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高于最大门限值的高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造成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取决于各自人力资本积累处于何种区制类型。本文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一个案例学者李杰在《世界经济》2001年第4期上发表题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增长研究”的论文,通过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出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增长路径的方法,然后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检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处于均衡增长路径。在这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根源在教育。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描绘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和教育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并发现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对农业产值的拉动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引进、留住并用好农村高素质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晰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性分析原理和灰色关联度建模机制,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构建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联度模型,对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利用误差校正模型,估计出我国1952-1998年间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教育)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且技术进步仅仅可以由人力资本(教育)得到解释,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贸易开放度、科研支出、通货膨胀率等变量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不完全市场下的农业劳动供给研究,普遍采用不可分性或禀赋依赖假设,即农户的生产决策受消费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这种假设只对缺乏非农兼业或市场参与机会的农户成立,故应在决策研究中考虑农户受市场约束的异质性。利用内生选择的切换模型和陕西周至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非农参与及农业劳动供给决策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可及性和人力资本的分布特征决定了农户非农活动的参与及类型,反映了不完全市场对农户的约束状况,进而决定了农业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机制。纯农户的农业劳动供给行为,除了受农户的生计资本影响外,还受其家庭结构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Azariadis和Drazen(1990)的人力资本门槛外部性理论研究发现,引入人力资本后两部门增长模型存在多重稳态均衡,人力资本积累跨越某一门槛值后经济体进入新的平衡增长路径.然而,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人力资本对FDI等单一影响的门槛效应的存在性,在经济增长框架下讨论中国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力资本门槛值,并考察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对物质资本、FDI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回报率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的门槛效应确实显著存在,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的门槛值达到9.75年,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后物质资本和FDI回报率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教育投入途径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本文对四川省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加以定量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分配不均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的下降的结论,试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找出其有效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测定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燕萍 《统计研究》2001,18(7):39-42
 本文试图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测度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流量,全面反映区域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为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e derive a statistical theory that provides useful asymptotic approximations to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single inferences of filtered and smoothed probabilities, derived from time series characterized by Markov-switching dynamics. We show that the uncertainty in these probabilities diminishes when the states are separated, the variance of the shocks is low, and the time series or the regimes are persistent. As empirical illustrations of our approach, we analyze the U.S. GDP growth rates and the U.S. real interest rates. For both models, we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when identifying the business cycle phases and the interest rate regimes.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一个拥有资源开发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两部门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关于"资源诅咒"成因的解释框架。研究表明,封闭经济中,"资源诅咒"不会产生,而在开放经济中,资源产品在当地较低的加工度、较高的资源禀赋水平、较高的资源价格水平会是资源从"福音"走向"诅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构建了两、三以及四机制C-STAR模型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运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平稳的非线性均值回归过程,依据三机制模型划分的通缩、通缩-通胀中间态以及通胀的三阶段能很好地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点;但是把我国通胀率划分为通缩、通胀适中、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的四阶段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与拟合能力。我们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的转换特点以及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发现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不确定性成反向非线性关系,与水平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在温和通胀阶段,其持久性最强,不确定性最小;在通胀适中阶段,其持久性最弱,不确定性最大。另外,温和通胀阶段也是最优通胀目标区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应把通胀率控制在该区间内。最后,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3—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面板数据,建立了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对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2009年期间,虽然针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户籍歧视不断得以缓解,但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受教育水平差异却不断扩大,且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回报率不断上升,导致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不断扩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和实施能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制度和培训政策,将有助于抑制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差异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6.
运用“资源诅咒”学说,以东北地区11个地级能源型城市为代表性研究样本,利用1997-2006年的整体及分时期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能源产业繁荣与能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动态演变情况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能源产业繁荣对东北地区能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限制性影响,资源诅咒效应存在;但在2000年之前这种“诅咒”效应尚未明显出现,而在2000年后的能源产业繁荣期却凸显出来;对能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制造业发展乏力、投资环境欠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和科技进步能力偏弱等因素,均是导致资源诅咒效应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统计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卫 《统计研究》2001,5(1):45-50
 作为一名统计教育工作者,我有幸亲身经历了最近20多年来我国统计教育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与发展波澜壮阔的整个过程。在世纪之交,愿以这篇文章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门学科的教学改革除了应遵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与要求外,还应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与要求。本文通过对其特殊性的理性分析,提出成人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应加强统计观念教育、统计法律与道德教育,并加强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与改革。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Construction on, or in, the ground is affected by uncertainty. This includes the inherent variability of the ground itself, the effect of natural and human processes on the ground and the difficulti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y construction works. The risk is considered to be in two parts: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a geohazard and the effect that this will have on the outcome of the project. Geohazards are determined as part of the ground investigation process, the principles of which are well established. Nevertheless uncertainty remain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fessions and with the public is not always effective. Barriers are created by unfamiliar terminology and a lack of a forum for education and exchange of views. It is argued that the public must be continually involved—not only as recipients, but also as contributors.  相似文献   

20.
万海远等 《统计研究》2020,37(4):87-100
在老龄化加速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开发我国老年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8-2013年住户调查数据,通过与俄罗斯较长时期的跨国比较,发现中国老年人就业率偏低且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利用Oaxaca方法分解了就业率下降的贡献来源,由此解释了中国城镇老年人就业率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劳动力市场禀赋及其分化才是我国老年人就业率较低且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对于俄罗斯,中国城镇居民财富积累更快,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再加上年轻外来劳动力涌入形成的挤出效应,带来中国老年人就业意愿和就业竞争力的双重下降,由此就使得中国老年人就业率逐渐降低。因此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让老年劳动力顺利实现职业转换和工作岗位转变;改善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扩大老年人非正规就业机会;增加老年人职业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获得较高教育技能的老年人工作更长的年限,并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