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6,(1)
和所有恋爱的人一样,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后,她和他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和他结婚了以后,她就觉得自己婚后的生活和想象的相去甚远。婚姻不像爱情,往往是多了琐碎和枯燥,少了激情与浪漫。当她不得不每天都面对这样单调而又乏味的生活时,她感觉自己的心在一点点磨平,生活如同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婚后他  相似文献   

2.
王景龙  福臣 《老友》2011,(2):33-33
编辑同志:前些日子,因雨天路滑,我骑车不小心,将上街买菜的张大妈撞伤。张大妈是一家庭妇女,虽然50多岁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可她一直在家做饭、洗涮、替子女看孩子,没外出从事过有报酬的劳务工作,也没有工资。我赔偿了她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可她的女儿又提出要我赔"误工补偿费"。请问:对"无班"的家庭妇女也要赔偿"误工费"吗?张某女儿的请求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相似文献   

3.
朋友     
我有一位真真正正的好朋友,她能在思想上给我启发,行动上给我引导;学习上给我帮助。她是严冬里的一盆火;她是我痛苦时一声亲切的问候;她是我深陷泥沼中时的一只援助之手。她虽然比我小一点,但却很懂事,每当我心情不好,闷闷不乐的时候,她总能首先看出我的心思,从而和我谈心,我就会把自己遇到的不快,一股脑儿地说给她听。她每次都耐心地听我诉苦,还与我一起分担,同时引导我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也会不时的给我安慰,使我感到了无比温暖。在学习上,她的成绩比我好,尤其是数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以不摆“架子”。我有弄不明白的题目,就经常拿去…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是以短篇小说蜚声美国文坛.她的小说一向以精巧的构思、细腻的文笔和隽永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凯瑟琳·安·波特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她11岁时被送进天主教修女院,16岁时与一男子恋爱从修女院私奔,后来她当过记者、电影演员、歌手、编辑与教师,最后才专门从事写作.这位后来与威廉·福克纳,艾伦·泰特,罗伯特·华伦等美国当代老一辈南方作家齐名的女作家,1980年以90高龄辞世.她一生发表的作品为数并不多,但均具有独特典雅风格和深远的寓意,篇篇都保持较高的水平,从而使她在当代美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正堂妹常说,她的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各种"杯具"。有童年时的,有念高中时的,也有到新泽西时的。琳琅满目。堂妹的童年特别不自由。父亲是律师,应酬多,往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她自小就被母亲教育,要听话、要争气、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和这些人一般有出息。母亲的姐妹都嫁得极好,移民到了美国。过得不如她们好,母亲也不甘心,每天待在房里叽里咕噜念各种英语咒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百花争艳的文坛上,又悄悄地开放出一束鲜丽的花。淡淡的、雅雅的,在和煦的春风里,散发出一股清香。这朵新花,就是肖矛。肖矛是一位年青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多,但几乎每一篇都顽强地表现着她对生活、对艺术的思索和追求。她笔下没有曲折复杂的惊险情节和超人的英雄人物,也没有激动人心的重大题材和严肃的道德伦理的开拓;她叙写的都是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描写的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歌颂的是人类纯朴至诚的情爱,发掘的是生活本身所富有的平凡、单纯、自然的美。她的作品象一首首“爱的牧歌”,抒发了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赞美  相似文献   

7.
王景龙 《社区》2004,(22):50-50
公证作为一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司法证明制度,正在与寻常百姓 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时下,在继承、遗嘱(遗赠)、婚姻家 庭等方面遇到烦恼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证。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不入流的模特。那些所谓的演出无非是穿着内衣走大街,无非是不入流商家的噱头。在那些嘈杂里,在那些暖昧的、猥琐的、轻视的目光里,我觉得羞耻。这不是我所要的生活。可是现实就是现实,现实里一夜成名都只是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我无能为力,只能垂下自尊。花蕾明显快乐很多。她也是模特队的一员。她从很小的山村出来,觉得能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有一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了。她总在走秀时浅浅的笑,像要溢出最多的幸福来。在花蕾眼里,只要是不做别人的情妇,不出卖自己,其他什么工作都是非常好的。  相似文献   

9.
刘而汉 《老友》2013,(5):40-40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伴退休后,话是越来越多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好像她不说话心里就不舒畅,不放心。我知道,她这样唠叨完全是为了让我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因此对老伴的唠叨,我也就耐心听,尽量照着办。在日常生活中,老伴时时刻刻都  相似文献   

10.
一简介扬沫和她的《青春之歌》杨沫同志(女),出身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原籍湖南省湘阴县,她本人于一九一五年出生于北京。关于她青年时候的状况,杨沫同志自己回忆道: 我曾有过和林道静大体相似的生活经历,大体相同的所走过的道路。当我在旧社会里,不甘心做达官贵人的玩物,不甘心做小家庭的奴隶,一心向往做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青年时,我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失业失学,到处流浪,连一个每月只有十二元薪金的乡村小学教师的位置都难于保住。那时,我苦闷,徬  相似文献   

11.
安妈妈     
从一年级开始,安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她不胖不瘦,总爱梳一头披肩长发,讲起课来既认真又风趣,大家都很爱听她的课。课余时间,对我们的生活起居又很关心,同学们背地里悄悄地叫她"安妈妈"。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时,我头发散开了,安老师看到后笑着说:"看我们多多,学习多认真,认真到头发散开了都不知道。"说罢轻轻地帮我把头发扎上。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化解了我头发散落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母爱?是物质的满足,无边的溺爱,还是一味地为子女服务?我不清楚。可当我读到《合欢树》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时,我明白,那是母爱,是超越一切的母爱!从一个能为“自己”做“蓝底白花裙”的母亲,到一个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需要多大转变,多大的变故?从一个争强好胜的母亲,到一个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需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多重的压力?然而史铁生的母亲却做到了。她抛开了美貌,抛开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儿子的生活中。面对儿子的不幸,她抹着眼泪努力微笑,鼓励儿子勇敢地生活;面对医生的诊断,她坚持不放弃治疗的希望;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她…  相似文献   

13.
柯云路 《社区》2009,(20):14-14
我认识一个女孩,二十五岁,是个售票员,非常善良的样子。她告诉我,三年前,她听人介绍,得大智慧要多读佛经。于是,她开始读佛经。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读经读得很刻苦。她说:“我读来读去,总是读不懂佛经的意思.越读越糊涂。别人都说我傻了。很苦恼。”我对她说。你现在可以不那么多地读佛经了。我甚至可以非常绝对地说.你可以不读佛经了。从今以后,你可以一字不读。我问她:“你首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当你每天走出家门时.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出生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03年偕同她的两个姐姐去英国伦敦皇后学院学习,三年后又一起返回故里,但故乡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交际比起伦敦的大世界相形见绌得多了。要实现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不跳出这一禁锢的小圈子是根本不可能的。1908年,她毅然重赴伦敦,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15.
<正>1.变得话越来越少,甚至于不说话夫妻之间应该是无话不谈的,因为这是夫妻间最基本的信任。生活再怎样忙碌,夫妻间也要多沟通。当夫妻二人下班都各玩各的,互相不说话,甚至说话也只是敷衍的时候,那说明你们之间的感情真的淡了。2.无性无爱,无爱有性男人有欲才有情,女人有情再有欲。夫妻间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变得不再想要碰你,甚至对你提不起一点兴趣,那他(她)一定是不爱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2):34-35
住在英国伦敦市的金姆&#183;诺布尔,从懂事时就经常做噩梦,14岁那年达到了最顶峰,每晚都是在噩梦的伴随下到天亮,这让她精神饱受折磨。父母带她访遍了全英所有知名医院,也看过无数医生,其间,她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厌食症、精神抑郁……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准确得出结论。每被诊断一次,她都要服用大量药物,而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7.
婆婆来了     
王纯 《老友》2012,(10):42-43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们三番五次让她来城里,她都拒绝了,说在农村生活惯了,到了城里不习惯。女儿放了暑假,央求着婆婆来陪她。婆婆来了,我们都很开心。我偷偷对老公和女儿说:"这次一定要把妈哄住,千万别让她再走了。"让婆婆慢慢适应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世纪人生》展示了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传奇的一生,熟悉董竹君的人对她历经磨难,事业有成,而且能保持青春的事迹都有很深的印象。董竹君主张,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不要事事依靠保姆,她直到90多岁生活都还能自理。她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哪方面开始衰退,那就每天注意加强锻炼。比如说感到自己剪脚趾甲吃力,就在每天的锻炼时增加一个搬脚动作。洗澡的时候感到自己擦背吃力,每天锻炼的时候就要增加手臂的运动。”其次是清洁卫生,不乱用化妆品。她认为每天认真洗脸是保护皮肤的好方法。说到护肤用品,她从来不用气味太香的…  相似文献   

19.
年近花甲的老伴,孝敬公婆有目共睹。婚后三十多年来,虽家庭经济不宽裕,但每月领到工资,她都催我寄钱给公婆,孝心雷打不动。我曾主张给父母、岳父母的汇款要一样多,可她不同意,而且态度很坚决,理由是她父母拿工资,经济条件比我家好。有时候,我的父亲前来小住几日,她总要特地买些荤菜招待,饭桌上还专挑好的往老人碗里送;我每次回乡,她也总让我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给他们。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想将旧衣服旧鞋帽统统“下放”给爸妈,没想到又与她发生了争执。“年岁大了,吃饱穿暖就行。”“爸妈含辛茹苦到现在,让他们穿穿新衣,心里不也得个…  相似文献   

20.
人生之路何其漫长,每走一步都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不管走什么样的路,也不管路有多长、多短、多宽、多窄、多坦、多陡、多深、多浅……只要是向上、向前,那每一步都会留下清晰的印迹,每一步都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故事,有喜、有悲、有哀、有乐、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 一个善于走路的人,能够在迷茫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一个勇于走路的人,总是朝着最险的那条路上寻找、攀登; 一个乐于走路的人,总把劳累当作欢乐,把痛苦当作享受,永远不觉得路途的艰辛。 生活的确是一门艺术,博大而精深。懂得生活艺术的人,不难理解人生之路的意义。走人生之路,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其他个别人,而是为了大家。要象苍穹的雄鹰,要象冰峰上的青松,要象无私的太阳,要象澎湃不息的大海。每走一步,都要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气魄。要不畏艰险,跌倒了,站起来,再跌倒了,再站起来……把人生之路延长,延长,直到无限,直到永远。 走路的人,要超越自我,永不满足;走路的人,要自强不息,充满信心;走路的人,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走路的人,不要叹息,不要摇头,不必后悔,不必患得患失。每一步都走出新意,在生命原野上的那片沃土里去孕育你的理想,你的希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生命之花,用智慧的大脑创造幸福之源,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