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国际上讨论传统知识最富成效的法律框架。10多年来,为推动传统知识的保护,《公约》缔约方大会设立了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以专门负责传统知识相关议题履行与后续谈判的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履行第8(j)条及相关条款的多年期工作方案;通过了旨在加强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和文化影响评价的"阿格维古自愿性准则"和旨在促进尊重传统知识的"特加里瓦伊埃里道德行为守则";2010年通过《名古屋议定书》,建立了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还确定了传统知识保护特殊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公约》缔约方大会已经通过多项决议以促进传统知识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习惯性可持续利用和特殊制度建立将是《公约》未来谈判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于1997年10月27日也签署了《公约》。《公约》共有序言、五个部分31条,主要内容是:一、序言主要内容:“按照联合国宪章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并且“确认这些权利是来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明确提出“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正如享有公民和政治权利一样的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免于恐惧和…  相似文献   

3.
“小岛屿国家气候变化与国际法委员会”向联合国海洋法法庭发起气候咨询案,意图利用法庭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二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义务的解释,要求缔约国承担责任以保护和保全受气候变化损害影响的海洋环境。海洋法法庭气候咨询案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是因其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二部分项下,未来可能利用该公约第十五部分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裁决争议,弥补《巴黎协定》的治理机制不足。但是,海洋法法庭的咨询管辖权、气候咨询案的咨询主体、授予法庭管辖权的“协议”都存在重大争议。同时,我们需要警惕其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即海洋法法庭对咨询管辖权的滥用和南海周边国家可能借助气候咨询案挑起新一轮“南海争端”。  相似文献   

4.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提供了一个被各缔约方认同的在烟草流行背景下实施烟草控制措施的全球治理框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在烟草控制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应坚持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主权国家的核心作用并妥善处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行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四年多了。显然,这个公约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它的签订仍不失为反海洋霸权斗争的一大胜利。而且,在国际法典的编纂工作中,对于国际法的发展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符合《联合国宪章》第13条第1项(子款)的精神。有人称它为人类历史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海洋革命”,或称为“海洋大宪章”,洵非虚  相似文献   

6.
后京都时代中国基于AFOLU活动的碳汇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2年后京都协议的谈判为基于"农林和其它土地利用"(AFOLU)①活动纳入国际气候变化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基于"巴厘路线图",为了充分应对即将于哥本哈根举行的《公约》第15届缔约方会议,中国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基于AFOLU活动的碳汇市场潜力和制度约束,并做出恰当的政策选择,从而在后京都时代,使中国的AFOLU活动在国际气候变化制度中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并为中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真正注入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产生严重冲击,现行国际法律制度对此没有作出有力回应,这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上,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因素为行动主要对象,增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制度型构、公约执行、机构运行和履约机制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和协调统一,协调两大国际条约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岛屿在现代国际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海洋法地位.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对于岛屿概念作出了界定,但是却在岛屿的自然形成、岩礁的法律属性以及其他一些基本概念上存在诸多局限性.上述局限性的成因既与国际社会关于岛屿定义确立过程的历史状况密不可分,又是各国严重分歧的妥协产物;上述局限性既给各国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也为各国岛屿持续争议埋下了“祸根”,从而严重损害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中国来说,第一,应该积极推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岛屿定义的完善,逐步构建中国在海洋法发展中的话语权;第二,应该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为依据,作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目的与宗旨的解释,为解决中曰冲之鸟纠纷提供法律依据;第三,以维护历史性权利为出发点,正确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而为解决黄岩岛问题提供法理支持.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6月 1日在国际公路运输联盟第 2 8届世界大会上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正式加入该联盟 ,中国签约《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道路交通基本法律的立法 ,应该根据国际公约和法律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确立与国际惯例衔接的驾驶执照管理体制 ;确立与世界保险接轨的车辆保险制度 ;确立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判例制度 ;确立汽车召回制度 ;健全交通事故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中国发布了《立场文件》,拒绝应诉并对仲裁庭的管辖权提出了异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程序”的管辖权是强制性的,中国的反对不能阻止仲裁程序的进行.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强制程序的管辖权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来看,中国提出的中菲之间存在的一系列政治协议已经排除仲裁程序的适用、中菲争端不是“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的观点和意见,可能难以被仲裁庭接受;但中国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所做的排除性声明最有可能促使仲裁庭据此认定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中国虽已确立“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但此案关系重大,中国仍须以庭外活动的方式影响仲裁庭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等能源、资源价格暴涨,中央开始关注国家资源战略、特别是能源战略的深层次问题。同时,随着澳大利亚新~届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后,  相似文献   

12.
钟茂初 《河北学刊》2023,(2):120-129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相关文件,将通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约束性目标,对全球各主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一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最低安全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禁止开发、生态破坏有效修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防范生态风险、生态友好型生产消费等准则;各关联主体之间则应遵循:分担共同而有区别责任、防范“公有地悲剧”和负外部性等公平准则,并在现实发展中探索落实这些准则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际法原则。世界各国一体遵行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1985年通过的《北京规则》)、《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即1990年通过的《利雅得准则》)、《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和1989年第44届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被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和共同约束力的法律文献和国际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和儿童人权的大宪章。这些规则和公约,多是我国同意的,而“公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已正式加入。同国际上这些带有公理性、基石性的法律规范相比,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情况是良好的,运行是比较到位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尤其是修改后的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都做了有利于未成年特点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4.
《海洋法公约草案》终于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这届海洋法会议从1973年12月开始举行,到1982年4月底通过公约草案,历时整整九载,每期会议的参加国和地区都在130个到160个之间,斗争十分激烈,经过异常曲折,其艰难紧张的程度,开国际会议未有的先例。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Carbon Finance),其主要是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交易活动,碳金融一词的兴起主要是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它涉及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公约,其分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金融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而且我国的碳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碳金融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残疾人"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的权利是由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首次提出的一项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在欧洲议会和联合国框架文件中均有规定。这一权利起源于几个最基本的人权准则,并和其他一系列如平等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然而由于该权利主体的特殊性,这一权利涉及的内容比上述这些权利的总和还要大。本文通过对联合国CRPD公约和对欧盟2012年出版的《残疾人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的权利》欧洲人权专员调查报告以及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世界残疾人报告》等国际相关文献的梳理,以期对此一权利的概念进一步界定,并对公约执行的第一个五年监督期内欧盟各国和我国对《公约》项下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碳税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边贸易体制(wTO)通过世界贸易自由化提高经济福利,气候变化多边体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由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多边体制的目标并不必然一致,而绝大多数的WTO成员方同时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的冲突.碳税和边境税收调整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实施是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面临的最大冲突.探讨碳税相关问题及其与WTO规则的可能冲突,对合理运用两大机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法典化”是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一个显明趋势。短短四十年期间,在联合国倡导下,各国已经签订了四部重要的国际公约:《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1年4月18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3年4月24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969年5月23日)和《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签署),此外,还有不少其他次要的国际公约这里尚未提及。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与国际版权公约的关系及相关问题李小伟我国政府分别在1992年7月15日和7月30日向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递交了参加《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加入书。根据规定,两个国际版权保护公约于同年10月15日及10月...  相似文献   

20.
胡湉湉  纪莉 《天府新论》2023,(5):131-139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环境治理亦需要全社会合力参与。媒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和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方面。本研究辨析了环境问题的多元主体责任,梳理了媒体对公众环境参与意识与行动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探究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的责任话语特点,为增强媒体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号召力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构筑“五位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