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心愚  徐晨 《民族学刊》2022,13(2):74-80, 140
《有关丽江史地的文献》是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1912年发表在国际汉学杂志《通报》(T’oung pao)上的一篇论文,雅克?巴克1913年在莱顿出版的《么些研究》(Les MO-SO)一书将其收入,作为此书的第三部分。《有关丽江史地的文献》第二部分“路线指南”中的“路线A”资料译自清代西藏地方志《西藏图考?程站》,是这篇论文的重要内容。沙畹将这一资料全文翻译并详加注释,说明他在相关研究中重视并充分利用清代西藏地方志资料,也说明沙畹此时有将滇川藏毗邻地区纳入其中国史地研究的兴趣与考虑。  相似文献   

2.
成飞 《民族学刊》2022,13(2):90-97, 142
嘉庆《四川通志》是清代第三部四川省志,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刊行,其卷百九十一至百九十六为《西域志》。此“西域”以先分地再分目的通志体,对西藏历史、地理、社会、宗教、文化诸多方面情况全面记载。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实为一部名实相符、体例较为完备、内容宏富、资料丰富的官修西藏地方志,是清代西藏地方志持续发展第一个高潮中集大成者。在清代西藏地方志中独设汉藏人物传记,摘引了反映清王朝治藏战略的重要官书,收录了四川本地特有文献和大量咏藏诗词,多角度记述了清代川藏行政划界,推动了清代四川省修纂西藏方志体系的最终形成。该志的成书标志着清代西藏地方志两种体系合一后的再次整合,也推动了之后西藏地方志发展的新趋势,对民国时期康藏史地研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邓锐龄 《中国藏学》2005,5(2):18-25
<西藏志>是清早期一份关于西藏史地民俗的全面记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向为学术界所公认.本文在介绍<西藏志>抄本、成书时间、文献价值之基础上,推定为此书乃驻藏大臣衙门内某一名(或数名)官员所编,并就其与<西藏记>、<西藏考>、<西宁府新志>、<西藏见闻录>之异同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心愚  杨璇 《民族学刊》2023,(11):136-144+171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出版后编纂的大型提要性方志目录。西藏地方志是中国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一提要性工具书清代西藏方志的著录及条目内容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一是将部分非方志著作纳入著录,所著录的康熙、雍正时期的西藏方志多为行记;二是著录存在遗漏,在清代西藏方志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影响的几部志书未见著录;三是部分条目的内容有误或不准确、不完整,有的条目未言及志书编纂特点及志中具有资料价值的记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影响清代西藏方志的收集整理及资料的挖掘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方志史及西藏方志发展史的研究。本文旨在与西藏方志研究者交流,同时也为“总目提要”今后的增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成飞 《中国藏学》2023,(3):83-90+213-214
四川因与西藏接壤,在历代中央政府治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其相较于内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也更早、更全面。清代四川3部省志,康熙《四川总志》设“西番”目,雍正《四川通志》设“西域志”一卷,嘉庆《四川通志》设“西域志”六卷,专目专卷记载川西高原地区和相邻的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清代四川省志书写西藏和行省修藩志的特色。此与川相邻的地缘格局,清朝不断调整完善的治藏政策,四川省在边疆经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清代从上至下对修志的重视密不可分。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及川西高原地区,经历从西番之地、四川之西域到国家一统下的西藏书写视角的发展,展现出有清以降内地人们从对“氐羌地外”之“吐蕃区域”模糊认识,到以宁静山为行政区划的初步认识,再到大一统疆域观下西藏的成熟认识,反映了清代大一统疆域观中内地时人对西藏认识变化的过程。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的资料,也从延续明代的地方性文献,逐渐发展为基于中央政府贮存的史志修纂,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展现出四川省官署从“经世致用”的地方志修纂思路转变为对标中央政府权威史志编纂思路上,对之后西藏地方志修纂产生了影响,昭示了“一统无外之盛”的大一统政治文化,是清代...  相似文献   

6.
地区比较优势理论与西藏优势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6年6月,以《地区经济优势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为题,我为中央党校西藏班学员讲授了地区经济管理课程。为了使讲课内容具有针对性,备课时尽可能地收集了一些有关西藏经济问题的研究文章和统计资料,获益颇多。暑假期间将课程内容和心得体会加以整理,草成此文,以期对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所裨益。从近一两年有关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文章看,不但在怎样发展经济上(内向还是外向)存有歧见,就是在以发展什么为主的问题上也需进一步争鸣,以便给决策集团提供更科学更符合西藏实际的决策依据。拙稿成文之前,笔者看到了《西藏研究》1991年第二期上发表的王吉文同志的新作《试论西藏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并对文中关于  相似文献   

7.
丁辛  文雄 《中国藏学》2004,(1):108-109
<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的整理出版,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藏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也是学苑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数年努力编辑成书的,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科研价值.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和涉藏志乘文献总汇,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收藏状况,囊括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地方志文献的基本内容.这部文献汇编是继<清朝治藏法规全编>之后,学苑出版社正式推出的"中国藏学汉文历史文献集成"系列中的又一部大型丛书.  相似文献   

8.
1789—1790年鄂辉等西藏事宜章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档案史料,深入地研究清乾隆朝两次廓尔喀之役的中间,1789-1790年,由入藏大员鄂辉上报的两件关于西藏军政改革事宜的章程.这些章程经过清廷核准,虽然由于政局的变化迅速,未容充分地实施,但反映出多年来西藏行政方面积累的缺陷和弊端,适为后来福康安等制定著名的卫藏善后章程进行全面改革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刘丽楣 《中国藏学》2006,(2):282-290
《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丛书》全书共8册。收录档案条目95,000余条,合计820余万字。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青海省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甘肃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的内容及出版情况。这套《目录丛书》的编成和问世,不仅对开展藏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藏学研究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远大先生以"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为研究主题,先后翻译英、俄政府有关西藏的多种档案280万余字,出版专著《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为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他的学术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过程、研究路径等进行介绍,探讨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远大 《中国藏学》2011,(3):171-180
《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文件汇编(1900—1914)》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沙俄政府与中国西藏关系的档案专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这部档案文件汇编的内容、特点及文献价值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对碑铭金文与正史典籍鲜少引用对照,并使用《西藏王臣记》等对唐代吐蕃史事记载非常不可靠的教法史料,致使彼等所宣称之"大西藏",在史实上站不住脚。其次,众所周知,政治统驭的疆域,随着王朝势力而变迁,固定疆域界线的主张,显与历史事实常识不符。其三,青海、四川与云南省等多民族聚居且镶嵌的情形在所多有,尤其,藏族在该多民族区域呈现少数弱势状态,一律划入藏区,不易治理,难以服众。作者认为西藏疆域的区划,应尊重历史事实与民族现况  相似文献   

13.
赵长治 《民族学刊》2019,10(4):92-98, 128
姚莹《康輶纪行》是一部主要记今西藏及川西高原藏区史地及文化、民俗的著作。康藏之行及撰《康輶纪行》时,姚莹参考了《卫藏图识》等几部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从《卫藏图识》之《图考》上、下,《识略》上、下及《藏语》等卷中摘引了大量资料。姚莹重视《卫藏图识》的资料有迫切希望较深入地多方面了解西藏的原因。《康輶纪行》对《卫藏图识》资料的利用不仅量大,并具有利用其资料十分全面但又有重点等四个特点。姚莹对《卫藏图识》及资料价值的重视,说明《卫藏图识》修纂有特点,内容也显丰富,已是清代西藏地方志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1981年到2011年,不知不觉中《西藏研究》(汉文版)已经走过了30年.回首30年来的发展历程,130期杂志积册成墙,色彩斑斓里映现出刊物的每一步艰难成长;2千5百余万字的页页书香,翻卷出岁月年轮中杂志曾经历的每一次春华秋霜.在纪念杂志创刊3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忘不了历任编辑的筚路蓝缕、艰辛开拓,更衷心感谢始终关心和支持刊物成长的各位领导及广大读者与作者.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坚守和付出、关心和呵护,才成就了《西藏研究》的枝繁叶茂、硕果芬芳,点染出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百花园里的娇妍争奇、春色怡然.走过了昨天,才知道承载的厚重;经历着今天,更懂得珍惜历史的闪光;在明天的憧憬中,我们将更加奋发昂扬.  相似文献   

15.
《法华经》是世界范围的佛教经典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流失境外的和国外收藏的残缺不全的《法华经》已出版不少版本,而中国西藏收藏的4种《法华经》梵文手写本较之其它写本最为完整,虽然成书年代并不早,但其学术意义和资料价值是其他写本所不能及的。文章对国内《法华经》不同的梵文写本及《法华经》的汉藏译本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藏歌舞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作者自上中央戏剧学院起即与藏族结缘,1959年分配至西藏歌舞团后,更是把一辈子献给了西藏。文章回忆了其与藏族结缘的经过,在西藏歌舞团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创作《我们是大地的主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望果节》《雅吉节》的经历,并讲述了他所听到的几则老西藏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与中原文明关系史研究的拓新之作──《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评介杨凌最近,由藏学青年学者、西南民族学院副教授石硕撰写的《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发展史》)引起了藏学界及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反响。此书时间跨度上起石器时...  相似文献   

18.
肖杰  谷泓 《中国藏学》2017,(1):111-118
形成于本世纪初的《西藏政策法》是美国近30年来涉藏政策的总结,也是当前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操纵“西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文章从中美建交以来美国介入“西藏问题”的历史出发,介绍了当前美国涉藏政策的形成过程,论述了美国《西藏政策法》的政策渊源;分析了《西藏政策法》的立法过程,指出《西藏政策法》是美国国会两院之间、政党之间妥协的产物;分析了《西藏政策法》的文本信息,对其中涉及的政策内容和机构授权进行了重点研究;对《西藏政策法》实施至今的绩效进行了评估,重点论述其对于中美关系的破坏性以及由于自身政策动机的不合理导致的不可完成性。  相似文献   

19.
欧美学刊发表的大部分有关西藏人权的文章,往往荒谬地虚构出一些根本不成立的逻辑起点,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方法也极不规范,论证范式常常自相矛盾,文章的结论更是荒谬、错误,反映出作者学术之外的另有企图.在这些文章中,除了有些作者本身即是对中国历来就怀有敌意的组织的顾问或成员之外,亦有相当数量是出自那些初出茅庐的法律硕士和博士生,他们大都是流亡海外、得到一些欧美大学资助攻读学位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藏族人.对于这些人,既要与其针锋相对,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回来看看.西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权研究不能只在猜想中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有关清朝整顿西藏差税问题的两个藏文历史档案资料,一个是藏历第十三饶迥的水牛年(公元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钦差总理大臣和琳奉乾隆皇帝圣谕,会同达赖喇嘛及掌办商上事务的济龙呼图克图,为解决达赖属民和班禅属民在支应差税方面的争执而作出的决定,简称《水牛年决定》;一个是藏历第十四饶迥的铁虎年(公元18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