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轴。厘清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性进展、地区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特征,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思想和深刻内涵,紧扣“有内有外、以内为主、内外联动”的发展宗旨,从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内外资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双循环绩效,并基于SDM模型和SARAR模型对双循环绩效的空间收敛性进行系统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双循环绩效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和中部省份双循环绩效提升速度快于西部省份,且省域间地域性差异明显,领先地区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省份。全局双循环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从局域空间自相关来看,双循环绩效高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均相对集中稳定。省域双循环绩效水平在增长中呈现收敛态势,即落后省份的双循环绩效增长率高于发达省份。因此,中国在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  相似文献   

2.
曾萍  肖静 《统计研究》2023,(6):91-104
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6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呈下中上游递减的差异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促进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以提升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其中环境规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经验和证据。  相似文献   

3.
吴升 《统计与决策》2016,(13):55-57
文章以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课题研究数据,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据此,从技术创新网络、网络联盟与企业组织学习等维度,对提升技术网络协同创新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赫  曾智  米锋 《统计与决策》2023,(4):163-167
文章以中国实施的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理论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省份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而持续的推动作用,且东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要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碳交易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转型进而提升生态福利绩效;而技术创新的生态福利绩效提升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地区与成熟型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推进高技术产业“聚链成群”的对策建议,为扎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6.
为弥补国内使用两阶段DEA模型中第一阶段非参数法和第二阶段参数法之间的逻辑不一致所产生的缺陷,文章使用2008~201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相关数据,使用BCC模型分析了31省(直辖市)的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创新绩效状况,并分别使用TOBIT回归模型和对称修正最小二乘模型探讨影响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方中秀 《统计与决策》2022,(24):154-159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企业的R&D投入和技术溢出,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文章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1734家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直接影响,还会由R&D投入和技术溢出等创新动力对创新绩效施加间接影响;法律执行效果、司法保护水平与知识产权意识等因素亦通过不同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作用;在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的具体因素不同,进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携程旅游网数据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讨论中国省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包括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结构洞、核心—边缘和块模型分析;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研究中国省域旅游流的空间效应,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数据源和引力模型测算的结果,线上旅游市场省域旅游合作与交流程度更高;中国省域旅游流网络结构总体上较为紧密,各省份间普遍存在关联关系。东部省份的网络中心度高于中西部省份,除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外,西部的陕西也是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省份,这些省份在旅游流网络中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在旅游网络中属于核心区,互通程度高,其他省份属于边缘区,网络连接相对不紧密。净受益板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属于净溢出板块,经纪人和双向溢出板块在东中西部省份均有分布。省域旅游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五一”、暑期、“十一”三个时间段的出游人数较多,且旅客选择出游的热点地区也随时间变化。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省域旅游流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相邻省份旅游流能够相互促进发展。扩散效应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而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心度、数字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于斌斌  申晨 《统计研究》2020,37(2):65-79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城镇化率增长为主的传统城镇化迈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效率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指标。本文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城镇化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与产业间结构的服务化调整相比,产业内各行业生产率增长才是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并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省域空间范围内,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镇化效率改善,但这一影响效应伴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城市规模扩大而变弱。本文蕴含的重要政策启示是,当前我国应将城镇化效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量目标,并以生产率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尤其是在城镇化程度和城市规模均不高的情况下,慎重采用服务业对工业的“腾龙换鸟”或“退二进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内涵,从协同创新投入、协同创新产出、协同创新转化、协同创新合作、协同创新支撑5个方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省份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要显著强于中西部省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基本保持稳定,只有辽宁、福建等个别省份变化幅度较大。省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接近的省份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分布。  相似文献   

11.
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变动及收敛性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DEA-Malmquist指数能合理地测度省域节能减排效率。将中国各省份作为开展节能减排效率评价的基本单位,搜集各省份相关指标数据组成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各省的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度,并分解成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再从全国、区域、省域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节能减排效率正在提升,得益于技术进步;东中西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存在差异,东部的效率要高于中西部的水平;绝大多数省份节能减排效率在进步,同时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收敛现象。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2010—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其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客户信息优势提升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创新绩效高、规模大的样本企业,以及技术引进经费与市场发展程度高的省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其可持续发展绩效事关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其绩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6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创新绩效4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必要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且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规模较小、非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促进效果更好,对规模较大、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流动在各阶段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呈现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周边省份的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对相邻区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协同集聚有效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在技术研发阶段,人力资本流动虽然可以增加创新产出,但却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技术研发创新的促进效果,而在成果转化阶段,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测算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四个核心产业大类的增加值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空间条件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规模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动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省域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值为1165.0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9%。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规模区域差异较大,基尼系数呈现“V”型变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规模存在极化现象和空间效应,东部地区省份呈现高低集聚态势,中部地区省份呈现趋同态势,西部地区省份呈现极化态势,东北地区省份则呈现高低差别化稳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对中国30个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采用SYS-GMM模型分析企业的创新模式及政府的科技支持力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各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仍需优化,同时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差距有所扩大,东中部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显著优于西部地区。企业模仿创新能力对现阶段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较高,而有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政府作为现阶段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对基础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7-2014年的省域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认为:在样本期内,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紧密程度呈递增趋势,网络结构的不平等程度在降低,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上海、江苏、天津、北京、浙江、广东等省份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在网络中发挥核心中介作用,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在网络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受益者"板块,其他地区属于"贡献者"板块。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为省际间实现"引领-跟随"型的协同碳减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国民健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省域间国民健康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总体上偏低;服务可达水平对国民健康生产效率产生正效应,教育水平、政府投入能力和城市化水平则相反,个人投入能力不能发挥明显作用。在这些影响因素作用下,理论前沿技术不能充分发挥,使得实际国民健康生产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弱化了省域效率间的趋同态势。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有利于四川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能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南北联动、东西互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加速四川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四川在国家大局中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新时代战略大后方的位与势。对标先进省份,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还存在哪些短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该如何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势在必行。本文从数字能力、经济活力、知识实力、创新动力和潜能助力5个维度构建新经济新动能综合指标体系,借助PP-IPM模型进行权重设置,测算2014—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新经济新动能指数,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考察省域新经济新动能的空间关联强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呈现新经济新动能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进态势。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新经济新动能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先收敛后发散的动态趋势,形成以“高—高”和“低—低”聚集为主的空间格局;地区之间的新经济新动能联系东密西疏,省域新经济新动能的对外辐射和吸纳能力逐步提升,北京、四川等省份大概率占据结构洞位置,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结论对于推动我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