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昕东  汤丹 《统计研究》2012,29(7):31-36
 核心通货膨胀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中长期的、持续的成分。核心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CPI分项目价格指数建立动态因子指数(DFI)模型估计了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结果显示,我们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反映了通货膨胀的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对未来5-19个月的CPI亦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解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控以及宏观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分解的方法,预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该方法在预测的同时还能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分析,得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本走势信息.  相似文献   

3.
袁靖  薛伟 《统计研究》2012,29(2):42-47
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和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联合建模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通货膨胀目标值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是扩张性和持续性的,对于所有到期期限都是持续上升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冲击的效应则是递减的,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斜率影响较显著;通货膨胀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曲度影响较显著。模型样本外预测大大优于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模型一方面有助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另一方面有助于央行制定前瞻有效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和生活成本水平的一项重要统计指标,消费价格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与工资水平,还是制定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预警的重要参考依据.文章从英国价格指数体系发展历程着手,对商品种类挑选整理、抽样方法、编制计算以及指标间差异等多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探讨了英国价格指数体系的各项指标特点,同时结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编制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价格指数编制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贾茜 《统计与决策》2016,(6):113-117
文章首先分别就我国通货膨胀对每个经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上一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五个因素)和通货膨胀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接着将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引入,建立以通货膨胀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为被解释变量,各个最佳滞后期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分布滞后模型;然后对这个分布滞后模型进行经济意义(包括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统计意义(包括参数值和模型是否显著)以及计量经济意义上(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的检验,对初步的回归模型进行修正,获得最终的分布滞后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用隐因子模型和无套利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发现将宏观因子加入利率期限模型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拟合和预测效果均有提升.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发现,CPI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短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长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此外,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可以形成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土地供给量与宏观经济诸多变量的互动机理,运用定性分析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土地供给调控政策的绩效。研究结果显示,土地供给调控政策对宏观经济三个变量的影响均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期主要表现为一个季度,对物价影响的滞后期主要表现为2年,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期主要表现为1年。而土地供给量受三个变量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经济增长对土地供给量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物价水平和就业增长率在第2季度以后均呈现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8.
潘静  张颖  刘璐 《统计与决策》2017,(20):110-1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与调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历史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对CPI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债券市场,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的企业债和国债月度交易情况,对静态利率期限结构SV参数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拟合较为精确的企业债和国债的即期利率曲线,据此计算出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在对中国AAA级企业债按不同的期限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该等级债券的信用价差曲线形态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中国债券信用评级过高、担保机制存在问题等;对不同期限企业债信用价差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等,而且这些信用价差序列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货币和产出缺口能给通货膨胀提供有用的信息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启志 《统计研究》2011,28(3):15-22
 ]论文目的是确定货币、产出缺口和国际商品价格指数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关系,能否给我国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除通货膨胀自身所具有的以外的信息。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通货膨胀与相关经济变量的长期关系检验,并进行预报实验,将预测结果与仅包括通货膨胀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给m2、m1、m0都与通货膨胀有显著的长期关系,但是只有m0含有通货膨胀自身没含有的信息,能给通货膨胀提供额外的信息;产出缺口、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与通货膨胀有长期的关系,含有通货膨胀自身没含有的信息,能给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额外的信息。最后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选取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社会融资规模四个金融变量,建立SVAR模型确定变量权重,构建了量化我国金融状况整体松紧程度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其次,基于已构建指数,引入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状况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环比和同比CPI三个指标之间均存在39个月的耦合震荡周期,且中国金融状况指数领先三个指标的期数分别为1.91、0.44和5.5个月,对应一致性统计量的值依次为0.94、0.97和0.96,均接近于1,说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以及对通货膨胀均具有先导性和强相关性,可作为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先行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之谜现象自提出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尝试对其成因进行了探析。从CPI衡量通货膨胀的局限性出发,借助多种方法构建并测算广义价格指数,并分别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基于TVP-VAR模型比较了货币供应量对不同价格指数所衡量通胀水平的影响,以此提出中国货币之谜的一个新的解释。研究发现:(1)利用共同因子响应法并以卡尔曼滤波提取共同因子,所构建的广义价格指数最为优良;(2)CPI衡量通货膨胀具有明显低估效用,广义价格指数揭示1997年以来中国平均通胀率高于3%;(3)货币供应量对以广义价格指数衡量通胀的影响,较传统CPI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存在一定时变特征,"货币数量论"在中国仍然成立,货币之谜的论断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3.
从通胀预期角度看国内通胀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期因素被理论界认为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人们必须掌握通货膨胀的内在成因.因此,文章以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两个调查数据代替通胀预期指标.建立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的虚拟变量模型,分别研究紧缩和扩张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企业家的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房价、医疗费用等重要生活支出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不能很好的衡量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及动态传导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7年1月4日至2015年9月30日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相关指标的日度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首次构建了日度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FSI),该指数不仅可以准确测度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压力情况,为实时监测金融风险提供量化工具,还能用于研究金融压力对宏观经济的动态传导效应,为政策制定者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金融压力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对CFSI建立MS-VAR模型发现,我国金融压力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样本区间内CFSI大多时间处于平稳下降区制,而处于上升区制的时间段则与国内外的一些重大金融压力事件相吻合,说明CFSI的走势能够准确地反映我国的金融压力情况.随后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CFSI、CPI、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月度数据,首次建立TVP-VAR模型研究了CFSI对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利率水平的动态传导效应.模型通过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①CFSI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以负向为主,并且不同区制下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CFSI在上升区制内对CPI负向影响的强度较高,在平稳下降区制内负向影响的强度较低.②CFSI在不同区制内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CFSI在上升区制内对经济增长负向影响的强度较高,在平稳下降区制内负向影响的强度较低.③CFSI在不同区制内对利率水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CFSI在平稳下降区制内对利率会产生持续的正向影响,短期内影响较强,中长期内影响不断减弱;而在上升区制内,CFSI短期会对利率产生正向影响,中长期内则转变为持续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选取了我国国民经济中八个主要行业,首次提出并采用成分商品的“三重筛选”标准,选取了72种成分商品,先以成分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为权重构建了行业商品现货价格指数,然后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权重综合行业指数得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其次,基于已构建指数,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领先CPI、PPI、CI三个国内宏观经济指数的期数依次为2.48个月、0.66个月、0.89个月,领先BPI、MyBCIC、CCPI三个国内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的期数依次为1.54天、1天、1.21周,领先上证综合指数的期数为13天,说明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具有很好的预警和预测能力。最后,本文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对CSCPI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定量检验,检验结果与谱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谱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5月,我国通胀预期不断加大。这是否预示会经历新的一轮CPI的大幅上涨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VAR模型,分析各因素对CPI的影响,得出CPI对自身反应较为敏感,原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较弱,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及货币供给增长率对CPI的影响也较弱,但有3个月的时滞。对未来36个月的CPI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未来三年我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短期利率跳跃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容提要:通过在Vasicek模型中引入跳跃强度与宏观经济变量相关的跳跃成分,本文建立了一个更具一般性的跳跃-扩散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种不同形式进行了实证比较与分析。借助于新模型和比较结果,本文对中国短期利率的跳跃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短期利率不仅存在均值回复和扩散行为,还存在显著的跳跃行为;(2)短期利率的跳跃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水平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 ,但水平效应比宏观经济效应更显著;(3)跳跃行为、跳跃强度的水平效应以及宏观经济效应在刻画利率动态行为时都是必要的,现有的跳跃-扩散模型不足以描述中国短期利率的动态行为特征;(4)随着跳跃、跳跃强度的宏观经济效应和水平效应的逐步引入,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逐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文献中Nelson-Siegel模型大多将载荷因子λ提前固定为常数或作为待估静态参数,较少考虑载荷因子λ的时变化。本文基于得分驱动时变参数建模方法,在状态空间模型框架内考虑时变载荷因子λ,构建GAS-λ-DNS模型,并提取相应时变载荷因子。结果显示,时变载荷因子λt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同时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将时变载荷因子λt应用于预测工业产出增速,发现载荷因子相比于传统宏观预测因子具有额外增量信息,引入λt可以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本文结论对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建模和宏观经济预测因子选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我国央行频繁加息,实施了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这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但利率水平的变动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利率政策是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应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选用1979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率水平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1979~2011年间的利率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尚玉皇  张皓越 《统计研究》2023,(10):109-123
及时反映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动态作用机制是大数据时代制定前瞻性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分析的关键。重大突发事件增加了动态经济机制的不确定性,有必要挖掘高频信息加以识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规则混频宏观利率期限结构(IR-MF-NS)模型,并基于我国国债收益率和宏观经济信息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国债收益率的拟合效果有所改善;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实体经济活动与斜率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我国逆周期监管目标相一致;高频曲度因子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正向持续性冲击,验证了曲度因子在高频数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经济机制受信息频率影响,低频数据的“平滑效应”使得低频经济机制表现出平稳效果;高频数据因为信息波动产生“反转效应”使得低频机制和高频机制出现背离;受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后,国债收益率与宏观基本面的联动性出现系统性减弱,期限结构因子的预测方差作用降低,而宏观基本面对国债收益率预测方差的贡献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