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银行效率的研究引起了我国金融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怎样提高效率成为国内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对中信银行1997年至2007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除了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考虑银行效率外,还考虑到银行作为一个特殊企业及自身的金融服务特征,把银行效率分为两个子效率,即服务效率和盈利效率来分析综合效率。结果发现从技术层面看银行综合无效主要归因于纯技术无效;而从分解层面看,综合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盈利效率,而非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利率扭曲、信贷市场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突出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而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由于其国有背景和规模优势,获取信贷较为容易。近几年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科技公司涉入金融领域开始从事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应用金融科技以提高贷款技术。金融科技催生的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加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减少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有可能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仅在政府调控程度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显著。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金融科技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其效率高低的主要指标。近年来,理论界从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成本效率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文献较多,而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则较少。对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3年期间的盈利能力进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ROE、ROA明显低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结构、银行产权性质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存款市场份额、存款资产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银行产权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是提高其盈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成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动能。在此背景下,探究金融科技对家庭基金投资的影响,对于提高家庭金融福利和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作为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家庭基金投资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增加了家庭基金投资的广度、深度和投资金额;这种影响存在异质性,户主教育水平较高、位于东部地区和城镇地区的家庭,基金投资的概率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导致家庭资产配置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显著减少,但是银行理财投资所受影响较小。机制分析显示,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社会互动,促进家庭的基金投资。因此,要认识到金融科技并非万能良药,也存在局限性。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也应重视完善配套措施。应充分发挥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资本市场包容水平。  相似文献   

5.
郭妍 《统计与决策》2012,(9):152-155
针对近年国内银行的并购热,文章基于1996~2009年我国银行业国内和海外并购的案例研究银行并购后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的并购尤其是海外并购、市场主导型并购提高了主并方的效率,且效率的改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对我国银行并购后效率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目标方成长性、交易主导类型、相对资产规模、地理集中度、相对盈利能力,而产品集中度、主并方经验类型、相对成本利润率对并购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9-2015年期间国内50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资产负债结构及其他宏微观因子对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负债及资产结构对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性存款占负债的比重、贷款占资产的比重均与其盈利水平显著正相关;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及成本控制水平越高,盈利能力也越强;规模越大并不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强,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因为聚焦于中小客户群体、具有更高的定价话语权而能够获取更高的盈利;GDP增长率、货币政策等外部宏观环境并不会显著影响城商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城商行不应追求单纯的规模扩张而应着力强化资产负债统筹管理,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科技创新在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而在中部地区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科技创新对公共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对市场科技金融只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发展差异,导致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高巍  高嘉静 《统计与决策》2023,(15):125-130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全国视角与分区域视角全面估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处于明显非有效但易提升阶段;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均为负,银行集中度以及政府金融集权度对全国的影响和对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影响一致,且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微观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企业金融发展与企业TFP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当期企业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相关关系,而滞后一期企业金融发展则对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9家上市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5~2007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将金融企业竞争力拆分为企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三个指标体系,对知识资本及其三个构成要素与金融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对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我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包含科技金融资源指数、科技金融经费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然后运用系统GMM两步法检验了科技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DEA以及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金融集聚指数以及生态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利用2009年-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呈现"东高-中西低"良好的统一性,而且各省市金融集聚指数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性,在东部西部地区,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在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态效率的提高;银行业、证券行业以及保险行业对于不同地区的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大小以及方向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充分考虑回归结果稳健性的问题后发现,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微观层面上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要大于城市居民。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邱海洋 《统计与决策》2017,(12):165-167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Moran's Ⅰ指数测算发现,无论是采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还是采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在金融发展维度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Moran's Ⅰ值均显著为正;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产业化水平在省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业规模指数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指数和金融集聚程度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靠激励。本文以我国88家软件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这些公司对人才的激励状况。结果表明,对高管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影响,高管持股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营业收入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建议加强对企业高管的现金激励,优化高管的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中国14家上市银行1999-2015年的日收盘价数据估计出相应的beta系数,使用简单面板OLS模型、固定个体或时间效应模型以及随机个体或时间效应模型,对中国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银行系统风险与金融杠杆、贷款资产率以及盈利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与银行规模和流动性比率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降低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各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2010年中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能够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而改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品牌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选取使用中国驰名商标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认定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借助2001年年报数据资料,分析了国内上市公司品牌经营现状,分析了名牌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文章运用均值(中值)比较、曼·惠特尼U检验方法,对全体名牌上市公司和非名牌上市公司各盈利能力指标和成长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品牌经营确实显著提高了企业营业利润增长率;但企业盈利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品牌经营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验表明,信用评分技术可较好地解决小企业贷款高成本、高风险及信息不对称难题.本文广泛选取了可适用于小企业主信用评分领域的12种数据挖掘模型(包括本文的改进模型门限Logistic),并以3个银行微观客户数据集为案例,通过10折交叉验证和预期分类错误成本的方式,检验了这些模型的综合信用评分能力.分析结果及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改进的门限Logistic模型在模型预测能力及预期错误分类成本等多方面表现优秀;而基于决策树的组合方法也表现良好.本研究对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合适的小企业主贷款信用评分模型具有参考意义,也有助于推动银行微观金融统计,完善金融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