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是蔡尚思先生所撰《王船山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色,在人们把视野集注于王船山批判程朱理学时,作者却以翔实的资料,说明船山对程朱理学的核心命题“理一分殊”仍有所眷恋;在人们汲汲于发掘船山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时,作者却认为“王船山提出绝对君权论” (《王船山思想体系》第20页,以下引该书只注页数。);在人们盛赞船山的进化史观时,作者却认为船山主要是“主张退化史观与赞  相似文献   

2.
<正> 《王船山沉思录》是陆复初同志继《王船山学案》之后研究船山学术思想的又一重要成果。作者自称:由于《王船山学案》受体例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本人对船山思想体系的理解,故有《王船山沉思录》之续作。所以在《王船山沉思录》中,作者以  相似文献   

3.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4.
二、理气不离不杂 与道器相关联的是理气范畴.船山从《周易》道器论的融突而和合的精神来探讨理气问题,并对此作了总结性的发挥,达到了宋明理学中气学派的高峰. (一)实理条理 “理”是船山关注的范畴.他认为,理的基本涵义是:“凡言理者有二:一则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一则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二者皆全乎天之事”.(《船山全书》第6册,第716页).其实,除全乎天之事外,亦涉及人之事.……  相似文献   

5.
许家星 《中州学刊》2024,(1):117-124
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对朱子再传饶双峰的《孟子》说加以深度剖析,从解经方法上严厉批评饶双峰过于分析的区别法“自误误人不小”,简直是“石田中求罅隙”;在理气观上,船山倡导理气不相离、理势不可截然分的理气相因观;在人心论上,船山严格辨析真心、本心与佛老之别,对双峰以人心为仁之解极表赞赏;在仁与礼乐、仁与不仁、孝与义等问题上,船山提出新的看法,批评双峰“谕父母于道”说违背了孝道精神。船山对双峰的反思与接受,表明船山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对朱子后学继承与批判之上,朱子后学构成船山思想的重要来源,显示出船山学的朱学底色。  相似文献   

6.
<正> 王船山传记散文,包括《姜斋文集》中传略,行状、墓志铭、墓表四类。以其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特色,在船山散文中甚为突出.本文试就其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大家.一王船山传记散文思想成就首先表现为作者强烈的民族思想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学者和爱国主义者,但就其表现的深度和广度看,王船山爱国主义思想更为特出。清末章太炎说:“明季之遗老,王而农(船山)为最清.”(《章太炎选  相似文献   

7.
<正> 湘西草堂本《老子衍》之年代、版式、文字及镌刻湘西草堂本《老子衍》系船山之子王敔弊刻《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之一。《书集》现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封面正中镌《王船山先生书集》粗笔大字,两旁镌《老子衍》《庄子解》《楚辞通释》《张子正蒙注释》《俟解》五书名及“湘西草堂藏板”六字,亦皆阔大。《老子衍》一书情况可简述为以下几点:(1)书中不讳“丘”字。按清雍正三年始诏讳“丘”为“邱”,故知此本确系其前所刻。  相似文献   

8.
<正> 在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中,获赠一批探索船山生平与思想的书刊。对哲学系师生最实用的一册,无疑是唐凯麟、张怀承《六经责我开生面——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出版社,1992)。作者参阅《四书笺解》以外的船山一切原著,虽未征引冯玉辉先生发现的佚文,但是几篇短促的佚文尚无伦理新意。冯玉辉《王船山思想的渊源》(载肖起来、黄隆顺、熊考核编《船山思想探析》。北京:国际展望出版社,1991)强调《易》学根源,似为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的缩影。其实《五经》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王船山诗论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王船山诗论中一些重要范畴却缺少深入的探讨.以致歧义甚多。如;船山诗论中的“势”范畴,有的认为,指宛转屈伸的表现手法;有的认为:指‘宛转屈伸’的意境;有的认为:指诗人进行创作时存在于情感中的某种被认为“理不可知”的强大力量:还有把势解释为“意象结构’、“表现形式”、“审美效果”、“艺术表现力”等等,真是歧义纷出,缠夹不清。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对船山诗论整个体系的深入研讨。所以。  相似文献   

10.
<正> 王船山之宗教思想与其理气论关系密切。船山从理气论宗教,创见甚多,兹分数点论之。一、天人不合船山所谓天,包括理与气。“气者,理之依也。气盛则理达。天积其健盛之气,故秩叙条理,精密变化而日新。”  相似文献   

11.
在《古诗评选》之中,王船山评选了大谢包括古诗与乐府、小诗在内的三十余首诗,居于六朝诗人榜首。船山论大谢《晚出西射堂》有"不知《三百篇》如何",论《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有"即远入细,千古一人而已"等的评论精语。船山从"亦理、亦情、亦趣",从别具的"构思",从风韵神理的韵味等角度切入抓住了大谢诗的唯一。在此书中,船山也以一个理学家的深刻悟性评估大谢的乐府诗,这些均应是王船山于千载以下对大谢诗的试图修饰。但由于船山没能正视玄学价值以及大谢的玄学气质,因而其评论不可避免有很多漏洞。  相似文献   

12.
<正> 读了张武同志《船山与二程在“性即理”命题上的基本分歧》一文(以下简称《分歧》①,颇受启发。但文中的某些看法值得商榷。兹陈浅见于后,以就正于《分歧》作者和学界同人。(一) 船山与二程对“理”的不同解释《分歧》认为:二程之理,“是脱离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非物质性的独立存在”。这是不全面的。二程的理包括两部分含义:一是“天理”,  相似文献   

13.
二、理气不离不杂与道器相关联的是理气范畴。船山从《周易》道器论的融突而和合的精神来探讨理气问题,并对此作了总结性的发挥,达到了宋明理学中气学派的高峰。(一)实理条理“理”是船山关注的范畴。他认为,理的基本涵义是:“凡言理者有二:一则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一则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二者皆全乎天之事”。(《船山全书》第6册,第716页)。其实,除全乎天之事外,亦涉及人之事。在船山哲学逻辑结构中,理与气关系构成其哲学逻辑结构的重要内容。理在船山哲学中究竟是什么?船山对其做了规定:第一,理为实理…  相似文献   

14.
吴震 《学术月刊》2024,(1):11-23
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气学、理学(道学)、心学三分构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一个基本预设。张载作为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开创了所谓“气学”传统,王船山的思想以重建道学传统为根本旨趣,丰富和推进了气学理论。船山理气论呈现的思想样态表明,船山是广义道学史上的人物,而非单纯的所谓“气学家”。船山学在本体论域,接受周敦颐的太极说及朱子的本体论诠释方法,以太极释张载的“太和”,肯定太极即本体。在理气问题上,船山学在“天地之理气”的预设下,坚持理气不离、理气一体的立场,同时对朱子学的理气不杂说亦有肯定,提出“气不损益,理亦不杂”说,并承认相对于气而言,理有“秩序”义,因而在工夫上主张“以理御气”,呈现出与理学工夫论相符的一面。船山学一方面坚持“理是气之理”的气本论立场,甚至认为心、性、天、理都必须“在气上说”,另一方面又引出“诚”的观念,认为诚是气的本然之体,又是天之实理,而且诚是“极顶字”,是不可用其他字“代释”的最高概念。船山学在宇宙论本体论问题上略显复杂的观点论述表明,其理气论在实质上仍属于气学形态。总之,船山学是对濂溪学、横渠学以及朱子学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对王船山历史观的评价,争议颇多,《湘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四期发表的《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提出:“可以边样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最高形态,船山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雏形。”显然,持此观点的同志认为,王船山已经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虽是“雏型”,却已具唯物史观之“型”了,这也就是说,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两军对垒中,船山史观已属唯物史观营垒,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属于同一阵线,二者仅是“初级”与“高级”之别而已。这种观点,颇受到重视,《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均予摘录转登。最近,该学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极为推崇《诗经》的艺术风格。他赞赏《诗经》反复咏叹的旋律美,视节奏为区别《雅》、《郑》的主要标准,对《诗经》中诗歌的节奏多有论述。船山以“曲尽人情”与“外周物理”为标准,评赏《诗经》中的情景描写;以“意藏篇中”为标准,评析《诗经》的章法、句法与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在经典诠释中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责任担当,阐释着其丰富的道义思想。尚义之理:天理之公与人不可昧;尚义原则:义在事宜与立义皆称;尚义之策:言必以义与行必以礼;尚义旨归:义以裁之而德业日隆。船山尚义思想四个层次的逻辑展开,分别彰显了船山尚义之缘由,尚义之基本原则,尚义之基本策略,尚义之价值旨归的问题。王船山的尚义思想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尚义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 王船山《漱玉琴铭》,见于《马桥唐氏族谱》,共三十九字,全文如下:“大观,修隆庆,叶盛世之音不弭忘:寒泉冽,玉英扬,岭之璞帝台浆;涤凡心,渡沧桑,传奕世兮其昌。明行人王夫之勒”款后另有署年“康熙二年癸卯秋月”。按《唐谱》载唐凤仪有一张古琴。船山《翔云先生传》云: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人们习惯称他为“船山”。比如,他的著述篇目,称作《船山著述目录》;他的著作集,刊作《船山遗书》、《船山全书》;他的生平事迹年表,题为《船山公年谱》、《王船山先生年谱》。为了纪念他,许多地方修建了“船山祠”,为了研究他的思想,海内外成立了各种以“船山”命名的学术性团体,等等。总之,三百多年来,“船山”别号与王夫之本名一同流传,为学者乃至世人所熟悉。那末,“船山”这个别号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船山”别号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后…  相似文献   

20.
<正> 例言一、《愚鼓词》系王船山先生词集之一,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部分。《前愚鼓乐》为鹧鸪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词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它是用道家乐歌形式阐述内丹丹法,借以抒怀之作。金陵刻本卷首题“夕堂戏墨卷八”。《船山遗书》金陵刻本和太平洋书局排印本及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均列入“子类”。中华书局《王船山先生诗文集》作为附录列在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