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系统、详实地松述了近十年来文艺反映论一方面在哲学层次上接受了文艺主体论、文艺本体论、文艺价值论、文艺实践论与生产论的挑战,另一方面又通过深刻内省,在“反映”概念、审美反映心理及艺术媒介三方面实现了较大的理论突破,从而维护了自身在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文艺反映论只有不断克服自身缺陷,并在进一步论争中博采众长,锐意创新.才能不断完善,为建设辩证、科学的社会主义文艺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人一再诋毁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在文艺理论界,有人认为“对反映论的偏狭的认识使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和没有很好地说明艺术反映的主体能动性,剩下的只是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改造问题”;“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并不准确的命题”;“总之,反映论不能说明文艺的个性本质”①更有人指责“我国建国几十年来的文艺理论对作家的研究可以说建树甚微.占主导地位的反映论文艺学是对作家研究最为轻视的理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轻视是以突出强调作家的作用的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根据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对文艺作了一个定义性的科学论断:“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一论断明确地指出:一,文艺是一种观念形态,或称意识形态。二,这种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三,文艺对生活的反映不是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探讨文艺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形成了反映论与表现论的对峙,两种意见各自倔执一端,互不相容。在他们看来,文艺创作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就是艺术家个人心灵的外射;不是反映,就是表现,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永远不能逾越的鸿沟。在我看来,反映客观与表现主观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并非截然分开,完全对立,而是以审美意象为中介,二者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时候,从文学与社会生活和作家世界观的关系,亦即从文艺理论的角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造成文学各种流派和各种现象的许多因素,归根结蒂,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单有客观的、外部的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学主观的、内部进行研究。文艺理论和文艺心理学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我们美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的基础。但我们以往的一些传统理论在实际上把美学整个地局限于反映论,并且是一种与辩证法相脱离的反映论。这样就忽视了艺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情感活动,它不仅只是具  相似文献   

6.
艺术与时代、艺术与自我,即艺术创作过程中客体与主体关系问题,是每个艺术家必然遇到的,也是历来文艺理论家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革命导师列宁在马恩创建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基础上,结合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映论原理,并将它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实际,透彻地、辩证地论述了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同现实的关系,作为艺术家的个体同社会的关系,特别是提出了艺术反映变革时代,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7.
一文艺创作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还是表现主观世界的?正确的答案是:它既反映客观世界,也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达一情况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不管作者主观上坚持什么主张,采用何种方法,实际上创作出来的作品总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当然作者主观上所持的主张和所用的方法是会对作品面貌发生显著影响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主客观统一的事实,只是在如何统一上起一定的作用。) 当我们看到一幅描绘大海日出的画时,可以声称画中大海日出的艺术形象是客观世界中大海日出景象的反映。这种说法不妨称之为“二环论”,因为它只说了两个环节:“客观世界→艺术形象。”“二环论”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在创作理论上的朴素表现,它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但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却是过于简略了。在“客观世界→艺术形象”这个公式中,创作者的心理活动已经不知去向了,那么文艺心理学还研究个什么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三环论”,即包含“客观世界→主观反映和加工→艺术形象”三个  相似文献   

8.
认识主体性问题是当今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长期以来,认识论的研究比较强调反映的客观性而忽视认识的主体性,在一些教科书中,对认识主体性阐述得很少.因此,对于什么是认识主体性、反映与主体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挥认识主体性等理论问题,不甚明确.近年来,学术界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对于正确认识上述问题是有益的,但在讨论中出现一种片面夸大主体性的错误倾向.把认识的主体性与能动反映论对立起来,把能动反映论等同于直观反映论.我们认为,研究认识主体性不是为了否定能动反映论,而为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充实.为此,必须正确理解辩证反映与主体性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存在的反映.那么,什么是反映?从现代系统论来看,所谓反映,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在感觉问题上的根本对立,着重分析了感觉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对于“符号论”与反映论的区别,以及基于感觉的认识发展过程,文章也作了论述,并提出了人的反映形式的分类问题,批判了否认人的感觉的绝对性并进而否认客观范畴和客观规律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求实”,二是“求是”。前者要求人们的认识如实反映客观世界的情况,这是唯物论反映论的基本要求;后者要求人们的认识,在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同时,深入事物的内部联系,把握其本质和发展规律,这不仅是反映论的要求,而且体现着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论同辩证法实现完美的结合,才  相似文献   

11.
书讯     
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文艺心理学研究先诃的中文系教授金开诚,孜孜矻矻,勤于著述,又推出新作《文艺心理学概论》。从1978年以来,金开诚结合教学研究文艺心理学,在两遍讲稿的基础上写出两部专著:由第一遍讲稿写出《文艺心理学论稿》,198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第二遍讲稿的基础上写出今天的《文艺心理学概论》。无论从研究内容的深入、新颖,还是从篇章体例的完备、合理看,后者无疑比前者更趋成熟,系统,堪称为反映了当前最新学术成果的更新换代之作。全书三十五万字,分六大章十六节,每节大都又分若干问题进行阐述。贯串全书的主旨,可概括为两个基本思想和五种辩证关系。第一个基本思想,即以唯物主义反映论为指导,论证文艺创作与欣赏活动都是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所实现的主客观统一;第二个基本思想,是根据大脑活动的整体性原则,论证文艺创作与欣赏都是以自觉的表象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主体论的论争中,对创作的主体意识的确认和尊重,似已无歧见。毋庸讳言,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实践中的主体性失落的反拨。其意义不可低估。 但是,在寻根溯源时,一些论者把主体论和反映论对立起来,把作家主体意识的失落现象归咎于反映论,说:“反映论只解决人的认识,不能解决人的价值和感情意志的动向”;或者干脆说:“长期以来人们以‘文艺反映生活’的貌似雄辩实则肤浅的片面  相似文献   

13.
論写真实     
现实主义就是写实主义。它要求作家忠实于客观社会生活,以生活为唯一源泉,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现象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它是创作上实事求是精神和唯物论反映论的体现。虽然历史上的现实主义作家没有今天这样的理论自觉,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凡是现实主义作家,其世界观都有一定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其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所以,我们一向把现实主义作为文学艺术的进步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文艺的多样化就有保证。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写真实是文艺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的基础。今天,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作家除了要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外,在创作方法上就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写真实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一、“直接反映说”(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当前国内外在意识形态及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问题上各种不正确观点,都是以“直接反映说”为主要依据。二、文艺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经济基础与其他现实,意识形态学说上的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的含义。三、文艺直接反映现实(以个人心理为中介)的弊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因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本身就包含文艺的直接源泉与文艺的间接(最终)源泉。  相似文献   

15.
反映论与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兴起有关。文学反映论从整体上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一种认识活动,20世纪在苏联、东欧、中国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模式,也经历了曲折的演变历程。文学反映论既有局限性,也包含一些合理因素。在反思反映论的同时需要对反映论的历史功过以及列宁的反映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文学反映论的前景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艺思潮的角度,论证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作者认为,《讲话》与当时的整风文献一样,锋芒所向,是在批判左倾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讲话》纠正了革命文艺队伍中的观念论倾向,把文艺观落实到反映论的基础上.联系解放区文艺实践,对工农兵文艺方向作了历史的阐述,同时并对毛泽东提出的文艺问题上的两条路线斗争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艺批评的特性与方法,这是有文艺以来就存在的问题,以往的文艺理论家对这些问题曾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从各个方面对它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自新时期以来,由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文艺学的许多观念都在更新,出现了由重视文艺的外部规律转向重视文艺的内部规律,由文艺的反映论转向文艺的主体论。对这些问题如何正确地理解,目前仍然存在着各种分歧,恐怕一时也难以解决,但是,这些探讨是很有意义的。这里,我也想就文艺批评的主体性和方法问题讲一点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建立在艺术反映论坚实基石之上。艺术反映论来自哲学反映论,但不能把哲学反映论等同于艺术反映论或用哲学反映论去取代艺术反映论。本文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论述了艺术反映三个阶段各具的特点、功能、机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有针对地驳斥一些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对艺术反映的全过程作了较为扼要深入的勾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建立在艺术反映论坚实基石之上。艺术反映论来自哲学反映论,但不能把哲学反映论等同于艺术反映论或用哲学反映论去取代艺术反映论。本文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论述了艺术反映三个阶段各具的特点、功能、机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有针对地驳斥一些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对艺术反映的全过程作了较为扼要深入的勾画。  相似文献   

20.
真理问题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尖锐斗争。 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存在不存在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的相反回答,同哲学基本问题即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不同解决直接联系着。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承认客观真理,认为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