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承袭北魏末年的制度,仍然设置征讨都督。当时国家设置的征讨都督是以大都督为称号的。这些征讨都督已经不是兼领职,而是独立的职官。国家设置征讨都督而向其授节,也不是固定的制度。为适应征讨作战的需要,国家还设置了受军事统帅统领的征讨都督。东魏、北齐征讨都督在军事行动中与行台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相州之置,始于北魏。东魏都邺,改为司州,北齐改为清都郡,置尹,北周武帝灭北齐,复名相州。这一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几度成为国都或陪都所在地,至隋唐,相州不再是京畿之地,就其辖区而言,也远非昔日可比,其地位下降、自不待言。但相州仍不失为地方都会,它在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诸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对隋唐时期相州的政治地位进行综合考察,应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韦琦辉 《学术界》2008,(1):236-241
东魏、北齐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高级还是低级官吏都普遍存在贪污现象,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无所不至.虽然东魏、北齐贪污盛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治理贪污的失败是最主要的原因.贪污的泛滥使东魏、北齐国力迅速衰退,最终被北周吞并.  相似文献   

4.
东魏、北齐曾在境内侨置凉州,这个凉州不见于《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北齐地理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等古今地理志著作。文章从史籍、墓志中辑得13条东魏、北齐凉州及其所辖盘和县官员的资料,既可补史载之阙,又揭示了凉州地名的东西移动。这些凉州官员有一半源自河西或西域,其中不少是粟特等西域胡人。东魏、北齐侨置凉州的目的,是为了安置从河西凉州及灵州等地迁徙来的民众,尤其是粟特人对东魏、北齐的胡化风气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西胡化风气在东魏时就已流行,此点拓展了陈寅恪提出的北齐西胡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北齐至隋唐时期的晋阳宫位于并州晋阳县,其于武定三年在原有的东魏霸府基础上建造而成,至隋炀帝时又重新营造.唐朝时晋阳宫被涵盖在并州城内.晋阳宫的官属经历了多次变化,北齐时置晋阳宫令管辖,隋初长官则为晋阳宫监.大业末年因边防战争的需要,晋阳宫留守一职出现并逐渐成为并州实际上的军政长官.晋阳宫由于其优越的地缘因素而与中古时期的政权更替密切相关.北齐时晋阳宫成为陪都内的离宫,隋炀帝时重修行宫负责防备突厥入侵,至隋末它又为太原起义军保障了物资供应.李唐开国后晋阳宫作为龙兴之地,军事功能随着唐朝建立而逐渐消减.成为唐国史书写的重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北魏末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战争中而兴起的怀朔镇高欢和武川镇宇文泰两股势力,把北魏一分为二,形成东魏和西魏。以后又由东魏演变为北齐,西魏演变为北周。西魏北周经过一系列改革,转弱为强,最后终于灭掉北齐。统一北方。西魏北周为宇文氏执政。宇文氏主要以武川镇军人起家,其势力主要由贺拔岳军团、侯莫陈悦军团及随孝武帝元修入关者三类组成。孝文帝元宏迁洛之后,六镇鲜卑没有受到洛阳政府汉化的影响,鲜卑文化完全保留下来。住在六镇地区的各族人几乎都鲜卑  相似文献   

7.
东魏、北齐的食幹制度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北齐书》、《北史》及《隋书》有关官吏食斡的记载,结合已经著录的北齐碑刻墓志中关于墓主“食幹”的记述,对东魏、北齐所特有的“食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不仅首次揭示了食幹制度的内容与特征,而且指出了食幹的身份,来源和官吏食干的政治、经济意义,还进而论述了食幹的对象主要是出身于六镇降户的鲜卑勋贵的事实,从而显示了食干制度的实质,在于扶植与优待六镇胡人和鲜卑勋贵。东魏、北齐之所以独行此制的根源,也于此得以裸露;也为研究东魏,北齐历史的其它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北齐设馆修史标志着史官制度的重大变化.它之所以出现在北齐,而非北周,更非东晋南朝,是由于北朝史官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推进了国史编撰,北朝史家的良史意识催生了以专人专职修史的编纂思想,以及北齐比北周更多地继承了北魏一东魏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胡胜源 《文史哲》2022,(1):64-76+166
《魏书》对尔朱氏所立的孝庄帝、元晔、节闵帝及高氏拥立的元朗、孝武帝有不同的书写。元晔不预《本纪》,元朗仍为帝,却被淡化存在。因高欢本属尔朱荣势力的"拥帝派",又以为君父报仇之名与高乾兄弟合作"举义",孝庄帝的历史地位便不容否定,高欢为此不得不废节闵帝改立孝武帝。孝武帝入关,高欢以"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改立新君,更令孝静帝认孝明帝为父,使"高祖有祀",强化统治正当性。《魏书》沿袭高欢基调,批孝庄帝让"高祖不祀",称节闵帝"雅道居多"、孝武帝"悖德为甚",将节闵帝等三帝之帝号、王号并举,建构北魏孝明帝—东魏孝静帝—北齐文宣帝的君位继承,便有创造东魏北齐承袭孝文帝国统的目的,暗藏提高东魏北齐正统性的用心。由此,也能一窥《魏书》高度推崇孝文帝的原因,及孝文国统对北朝末期政治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谢振华 《西域研究》2024,(2):33-43+170
北魏分裂后,每逢东、西交战,邺下先行“黄黑蚁阵斗”以占胜负。黄蚁代表东魏,黑蚁代表西魏,双方展开阵斗,存活方预示胜利。这是源自西域的占卜术,龟兹、拔汗那等国皆盛行以元日斗戏占验当年丰歉,原理与邺下相同。西域占卜术的东传,隐含着西胡东迁的历史。5世纪末,嚈哒吞灭西域诸国,掀起了西胡内附的高潮;东魏建立后,高欢迁都邺城及招徕河陇边民,再次掀起西胡东迁的浪潮。东魏在晋阳侨置凉州抚慰新民,酋帅与魏末官僚化的商胡被吸纳进政权。多股西胡汇聚邺城,形成了内聚力强的胡人聚落,造就其文化优势,深刻影响了河北风俗。邺下占卜术与太原旧俗,既反映出底层社会的西胡化特征,又折射出北齐西胡化勃兴于东魏且有连续性,是衡量北齐西胡化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9.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