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学生的教育训练与教育系的改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师范院校里削弱或反对师范性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学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门训练,必须明确:教育学科的性质是应用学科,要密切结合实际;教育学科的内容必须更加丰富;道德教育的地位与分量必须加强;教育实习必须加强。而为了加强这种教育专业训练,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科师资的水平,就必须对高师院校的教育系进行改建。教育系的任务应以培养研究生水平的专业师资为主,使学生在修完其他学科的本科学分的基础上,再专门学习一定的教育专业学科,使他们达到高校教育专业教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于2007年开始制定了教师教育拓展训练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并先后在校长培训班、教师进修班、脱产成教班和师范类专业普招班作了初步尝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体现规划中的四个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明确群体合作精神及合作技巧,进而掌握沟通与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  相似文献   

3.
审美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很多,但通过舞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一、在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的基础训练对于任何舞蹈教育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中等师范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基本训练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基础训练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在舞蹈教学的初级阶段,基础训练是很枯燥的,必要的手法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础训练中让学生感到一投足、一举手就是美,就有音乐,就有思想,就有灵魂,要让学生认识到再简单、再单一的动作里也有美,也有艺术。如学生在学习擦地组合训练中,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在表现一种美,必须用心去感悟,让学生想象在空间运动时所能表现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主持语:赵健尊重传统艺术,在他的教学培养计划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中国学院派"基本功训练的重视。他认为艺术比现实更纯粹,更抽象,情感能为绘画注入生命力的同时,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沉淀了的生活。赵健从基础造型训练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权衡取舍,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寻属于个人的绘画方向,他与学生间亦师亦友的相处时光里充满了彼此的爱戴与呵护。  相似文献   

5.
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吉林师范大学借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理念并参照职业院校学技能训练的模式,结合课程内容和就业市场,构建了具有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比其它学科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教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学生对数和形的接触、了解相比其它学科研究的对象多得多,这就为他们发现、提出一些数、形规律创造了条件。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应是中学教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一、形式化训练不能代替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重视培养的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中突出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因而在整个中学教学教育中,我们注重形式化教学的特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式化训练是完全有必要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主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入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要同其他教学技巧和艺术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非中文专业“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与训练刘静敏“教师口语”课是我校非中文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教育他们热爱祖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普通话语音能力,使之掌握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  相似文献   

9.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这就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实习,让学生早期接触教育教学实践, 并联系中学的数学教育教学, 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教师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职前教育,将传统师范类专业所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应用于拓展训练项目,是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教师职前拓展训练不同于企业的拓展训练,有自己的特点、方式和课程分类。教师职前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培养领导才能、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热诚对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阐释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性,从主体发展和环境营造两个层面上构建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主体发展层面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发展;环境营造层面着重:学校培养、社会支持、家庭配合。  相似文献   

12.
普通艺术教学中所运行的课堂教育的弊端在于;过份注重技能技术,课堂教学程式化,学生视野受限、缺乏艺术激情,使艺术教育僵化、格式化。艺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气质)和自我感觉为主,应走出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艺术教育模式:利用美术馆、博物馆、专业艺术园区和学校、现代电子媒介技术等,以真正提高全民的艺术意识和气质。  相似文献   

13.
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 ,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可以培养他们艺术思想和艺术创造力 ,以及艺术欣赏力等相关联的各种能力的领域。而真正的综合艺术教育应包括指导学生举办艺术展览这一环节 ,通过这种形式 ,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审美敏感性 ,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社交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红燕 《新天地》2011,(12):252-2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潜能的挖掘、知识领域的拓宽、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教育远离工程实际,脱离产业需要,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造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等问题,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面向21世纪我国制造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要求,分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原则、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课程是培养师专生教师职业素养与技能的课程。只有与其它课程的协调才能发挥其动能。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一要转变学生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安排好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与能力训练结构体系,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要强化实践环节,将校内外,课内外的实践相结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努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检查,作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广告学专业,尤其需要在这一教学环节尤其要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讨论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特点、选题方向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认为应该从选题方向的确定到论文答辩的各个教学环节着力打造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学生就业提供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如何协调好学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专业艺术教育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此,一要办学形式多样化,高质量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二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宽专业口径;三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等。专业艺术教育在办学上,既要坚持大学应有的高品位和艺术教育的精英性,又要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既要强调基础学科知识(技艺)的扎实与深厚,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人才培养上,既要造就艺术精英人才、学术人才,也要培养一般的艺术职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专业艺术教育才能较好地完成它的双重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从地方性高校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为办学定位及教学特点出发 ,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其创新意识 ,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与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 ;制定了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多种模块、多层次的训练内容及相应的考核标准 ;以达到训练覆盖全校 ,为有意从事工程相关职业的学生 ,包括非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基础性训练机会 ,以利于他们的就业和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