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于宋词繁荣的经济政治背景,人们已经作了多方面的阐述,诸如城市的繁荣、从升平而走向分裂的政治局面、统治者重文轻武怂恿享乐的政策等等。这些考察,从根本上说明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归根到底要受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约,无疑为我们认识宋词及其前身唐五代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纯社会学的考察,往往造成“艺术是被动地发展的”这样一种错觉。于是,“探讨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自然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命题。但是文学的发展是否有“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之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代文学之胜的宋词始终是词学界关注的热点,要想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实属不易。本期笔谈的四位作者都是活跃在词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人,他们撰写的文章分别探讨了宋词的接受、题材的演变以及宋词与箫音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选题都有一定的新意,可望推动宋词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动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大段地摘引了黑格尔关于事物“自己运动”的论述。黑格尔指出:“……矛盾却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哲学笔记》第145页)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做到了这一点。”((列宁:《哲学笔记》第147页)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一个人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步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使自己的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个性心理特征。这就是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发展变化形成人的个性。因此个性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个性矛盾运动的过程。 本文试图从分析个性矛盾运动的条件、个性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个性矛盾运动的动力因素、个性矛盾运动的过程、个性矛盾运动的质变几个方面来研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阐明个体由自然实体变为社会实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情况。以说明笔者对个性的定义和个性心理结构的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5.
唐宋词史的流变中,温庭筠、柳永、苏轼、周邦彦、姜白石等五人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他们因其所处词史地位不同、时代环境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作词目的不同等,各自创作出了不同审美特点的词作  相似文献   

6.
审美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文学是审美系统中最重要的门类。文学的发展是审美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审美系统基本矛盾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认识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才能科学地解释文学的发展。 审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它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非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制约、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它们都只有通过审美系统基本矛盾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揭示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的辨证运动,是深刻理解文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运动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中的根本问题。然而,我们的有关哲学书籍和文章对这个问题的简述是不够全面的。这个问题应当从运动的源泉,本质和表现形式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可是,人们往往把前两个方面混淆起来而不加区分,例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经典作家早有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  相似文献   

8.
南丁的文学生涯是与共和国同步启程的。转眼之间,走过了三十多年笔耕墨灌的多味觉岁月。此间,他在诗歌、散文方面时有所作,常有佳制,甚至还在戏剧创作上乘兴出场,小试身手,撰写了《牛不能卖》的街头剧,但他奋力耕耘、探索不辍的还在小说园地。在读者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特定的内涵,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关键,也即事物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写作的本质呢?或者说研究写作的关键是什么呢?研究写作的关键,首先要弄清楚写作是怎样发生、怎样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作者怎样把客观材料经过大脑创造而写成文章的。本文拟从剖析写作要素入手,进而阐述写作要素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社会调查诸要素的矛盾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主要有调查者自身以及调查者和调查对象、调查目标、客观环境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矛盾运动并非总是前进上升运动,它在客观上区分为优化运动和扭曲运动。矛盾优化运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的结果,矛盾扭曲运动是社会主义缺点放大的产物。当党的路线政策正确,主体活动基本矛盾两个方面间产生协同互补效应之时,矛盾运动步入良性优化轨道;当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偏差,主体活动基本矛盾两个方面间出现离异互损效应之时,矛盾运动陷于反常扭曲状态。造成主体活动两个方面间最优的协同互补效应的局面,是社会主义矛盾运动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对矛盾特殊性问题的论述,是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继承人类优秀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成果。本文欲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的有关论述,探讨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不朽哲学著作《矛盾论》,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该书第一次以简练的形式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树立了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的榜样,或者说作出了深入分析与论证矛盾的特殊性的范例。遵循《矛盾论》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本文拟就生命运动中各类矛盾的特殊性问  相似文献   

14.
略论美国现代史上的三次环保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三次环保运动的高涨期:20世纪初主要由西奥多·罗斯福和吉福德·平肖自上而下推动的以功利主义为主要信条的资源保护运动;20世纪30年代由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以民间资源保护队为重要力量的具有应急性的资源保护运动;二战后60-70年代主要由知识层推动的大众广泛参与的具有更为深刻内涵的环境运动。每一次环保运动的高涨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它们也不同程度地推动了美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保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事物序变的抛物线运动是整个世界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新旧事物的更替是事物整体序变中无序变化和有序变化相互交替沿抛物线运动轨迹相互转化的结果。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是同时并存、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当事物肯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有序变化在序变矛盾中为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有序变化 ;当事物否定方面为事物矛盾主要方面 ,无序变化就成为序变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整体呈无序变化状态。有序变化和无序变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所持续的时间是由事物自身的性质和基本情况决定的 ,并且这两种变化也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进程中,存在着多种对立冲突的矛盾体,其中最主要的有:“统一”与“多元”的潮起潮落,文论与创作的平衡与失衡,不同思潮之间的融汇与冲突.这些矛盾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基本面貌.梳理这些矛盾运动的历史轨迹,进而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是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演变的题中之义;也只有如此,新世纪中国文学才能直面问题,取舍在我,稳健前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观就是矛盾运动观.矛盾是一切运动的动力,运动是一切矛盾的源泉.宇宙就是物质连环锁链式的矛盾运动过程.根据自然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研究成果,在矛盾运动观看来,宇宙的来源可回溯到高能量"空洞";再而可回溯到"零"和"无"状态.它经过了母子、子孙具有各种不同质的多层次演化.人类至今对宇宙的认识很可能只是它在特大黑洞与明朗宇宙螺旋或波浪运动及其所包含的较小时空局域膨胀与收缩波浪运动中一个半波中的半波宇宙.  相似文献   

18.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新的矛盾,但是,旧有的许多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或消失,只是在新矛盾的交互作用下,旧矛盾有的更加激化,有的呈现了新的形态.而这些新旧矛盾错综复杂的运动,便使得近代社会矛盾运动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矛盾运动互相交织,互相干涉,互相融汇,互相结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状态.  相似文献   

19.
宋词欣赏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如果把它同诗作比较,大体上说它在节奏上更富于变化,在用字上更讲究声调,在言辞上更接近口语、更活泼流畅,在描写上更细腻,它兼有诗的美和音乐的美,虽然曲谱早不存在了,但节奏和声调仍体现着音乐的特色。 “词”起源于隋唐民歌。当初,它题材丰富,涉及了广阔的社会面,但不无粗糙之感。后来文人染指其间,争相仿效。到晚唐五代,君王、宰辅也常常以填词唱曲为能事,推波逐  相似文献   

20.
没有宋词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华夏儿女的英雄气概在那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管治下,欲伸不能,欲展不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文盛武衰的年代,心怀叵测的“文人”用他们拿惯的笔轻轻钩划,就划出了一个民族的耻辱与悲壮。然而,当我想起千年前的那个王朝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出这样的画面:青藤静静地攀在残破的古墙上,空气中浮着淡淡的清香,一位素淡的女子,手执花灯,莲步轻移,她的脚下,是那些词人婉约的韵脚。只论婉约,许是以偏概全。但是那个王朝,真的是多雨季,淋漓在雨中,让我想起了晓风与残月、落花与笙箫。曾经,想要做一个那样清澈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