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人学思潮开始冷静地、理性地向学科建设转向之际,邓小平人学思想为当代中国人学科学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文章探讨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起始是对"颠倒"的颠倒,提出了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统一及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人学是研究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哲学史来看,人学是全部哲学的精髓。从现实来看,人学是21世纪的显学,是整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形态;是当代中国和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国内研究者所了解,学术界掀起了一场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成就反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潮。该文以萨特的"人学空场论"为研究对象,对"人学空场论"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其在哲学基础、人学基础和唯物史观上与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核心重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内核。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艺学以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崭新人学理论为深层根基。深刻了解马克思在人学理论上所实现的范式革命,对于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文艺学价值指向和学科动力学等方面,这种新的人学理论深刻规定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显示了新型人学理论对于文艺学的基础性指导意义;这种新的人学理论对文艺学同样具有普遍意义。深入研究人学理论,是深化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人学──21世纪的显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当代社会生活和实线发展已把有关人的基本理论课题推到科学前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都需要有对人自己的科学认识作指导。科学成果和思想史的积累已为人学建设准备了必要的科学和思想理论条件。哲学要成为21世纪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把人学作为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人学在中国已沐30余年风雨,人学理论范式由"实践论"向"系统论"转换呼声渐起。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造诣颇深的高清海和钱学森两位前辈人学思想的对比、分析发现,钱学森从"系统论"视角解读人的范式完全能够为高清海"精神是人的奥秘"和人具有类生命即精神生命的论断提供逻辑支撑,从而突破并超越传统从"实践论"范式理解人的单一思维模式,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创新提供理论补充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的美学大势是走向人学。其学理依据在于 :其一 ,西方美学起于哲学 ,展于艺术美学和审美心理学 ,最终归于人学 ,人学成为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理依归和各派美学的价值取向 ;其二 ,中国古代以儒道为源头的楚骚美学、经学美学、玄学美学、佛教禅宗美学、宋明理学美学 ,以及明代心学美学等 ,无不以人文精神和人学理念为其筋骨 ,2 0世纪的中国美学更是以时代精神汇入人文传统而呈人学大势 ;其三 ,新世纪的美学需要关注人的生存世界、洞悉人的意义世界、瞩目人的情感世界 ,更应该从学理上丰富美学的人学底蕴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40年代始,西方人学发生了生存论人学的转向,几乎所有的现代人学都以关注人的生存作为自己人学的起点、基础和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生存论已经成为一切现代人学的普遍品格和出场策略.马克思既是知识论人学的终结者,也是生存论人学的开启者.从知识论路向到生存论路向的变革和跃迁,是人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范式革命.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性的独断"转向"感性的超越";从人的"忘在"转向人的"出场";从"实存"提升为"生存";从"天国"回归到"尘世".  相似文献   

9.
实践存在论美学具有人学的品格:它一方面继承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内核,另一方面又受到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影响,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它对主体性和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吸收也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人学这一维度展开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当下中国文艺理论及文学批评建设坚持人性维度提供了价值立场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基于20世纪中国处转型时期的非常时刻,其目的在于通过国民个体素质的改造实现民族文化新质的形成。鲁迅人学思想辩证地论述了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新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与鲁迅人学思想的世纪对话。重温鲁迅的人学思想对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教育研究观问题始终是教育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以来是坚持科学主义还是坚持人文主义进行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研究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特点,笔者认为教育研究应该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本思想。它是对抽象人本主义的合理扬弃,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关怀人、为了人、谋求人类的彻底解放,通过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而且对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它能够有力地回应那种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同非人道的专制和暴力等同起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5世纪,伴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古代希腊产生了西方史学史上最早的进步史观.它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古希腊的进步史观主要是哲学思辩的结果,与具体的史学研究之间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作为与科学主义并行不悖的价值观主张,在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作用为心理学所重视。功能主义则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派别,而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指导。但是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离开了人本主义和对人的需要的重视,社会系统的功能,便失去了作用的对象。离开了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和尊严,社会发展和社会学研究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的思潮有其各自独特的方法论意蕴。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异形成为一种学术传统与文化背景,影响着包括行政学在内的各门科学的发展。在行政学研究历史上,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学者恪守科学主义的方法论传统,而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等时期的学者则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使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一种趋势。中国行政学的发展要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要求我们做到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走出价值分析的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误区,注重对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人文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专家调查、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加强体现人文性进行探讨,针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人文性缺失的现状,应根据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教学目标,提出在构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加强人文性思考的建议,从而充分体现大学体育本身蕴藏着的丰富人文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国史学走上了“科学化”的行程,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以及40年代《思想与时代》杂志对新人文主义的传播,在中、西人文主义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史学界力图矫正“科学化”之弊端,从“科学”与“人文”兼重的史学观,到逐渐萌生出“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提倡义理与考据并重、科学“实证”与人文“虚会”方法结合、主体与客体交融互渗、知识追求与价值意义兼顾的治史新趋向,使中国史学走上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史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的哲学兴趣原本在自然哲学,但又不自觉地被卷入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实践哲学"的争论中去.在这场争论中,我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解和研究逐步深入,对马克思哲学做出了"实践人本主义"解释,将其"人本"精神化,认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科学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现代价值观念,是对实践的人道批判.在此基础上,我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文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反对唯物质享乐主义,提出追求美好精神财富和强调精神因素的实践心本论,认定人的精神是人的内在本质,实践是精神的对象化,故"心"是"人本"的本中之"本.  相似文献   

19.
人文主义这一问题是世界知名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家赛义德著述探讨的中心问题。在重新思考和重新界定人文主义这一方面,赛义德一直走在当代理论家前列。他对人文主义与批评实践的反思就集中体现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2004)中。在该著作中他将当代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y)与人文主义传统联系起来。在批判传统人文主义的欧洲中心主义、精英主义和本质主义观念的基础上,他呼吁一种世俗、民主的、开放的人文主义,并主张人文主义与批评实践相结合,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为一种全球人文主义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践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在总结革命的实践经验和以往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而实践人道主义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内容。这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守人道主义提供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