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都必须具备生产的物质要素与人的要素,并使二者按一定的质和量的要求组合起来。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只有在生产要素可以流动,企业又能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按照社会需要不断重新组合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使社会生产朝着供求平衡的方向发展。所以,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合理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充分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而且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1、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具有量的规定性,更重要的是还有质的规定性,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更是如此。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提高熟练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而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3.
开放劳动力市场不是一般的人才交流,也不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开放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容之一,是合理地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客观要求。第一、开放劳动力市场是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的客观要求。在商品经济中,企业总是力图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和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的变化都必然引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的改变。而生产技术的变化则从根本上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4.
目前,调整信货结构,是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同志们所议论的热点,笔者对此谈点个人看法,求教于同仁。 调整信贷结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都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的大生产不但要求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要求构成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的私有财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 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是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和生产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结果是旧技术被新技术所代替、旧分工被新分工所更换、旧工种被新工种所淘汰。因此,很难设想每个劳动者都会终生或长久固定于一个工作岗位上,相反,他们是经常处于被社会调节的过程中。所谓劳动力的社会调节,就是使每个劳动者取得适当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安置相应的劳动者,也就是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合理的。既节约使用劳动力,又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劳动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力所有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自己的劳动力与不直接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有劳动报酬或收入的社会劳动时,便实现了就业。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就业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又有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本文拟就我国劳动就业的社会稳定机制作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地、相互协调地发展。但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使得这种客观要求,常常要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8.
在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今天,劳动力商品问题又形成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产生的必然性、劳动力商品化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关系以及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实质与发展方向等问题,谈谈我们不成熟的看法。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力买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 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社会化,一方面决定了劳动者和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依赖、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需要交换。另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必须通过一定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和组合。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的一般社会前提。社会主义条件下特殊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包括劳动力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物质利益关系,则是物质产品和劳动力采取商品买卖形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需要坚持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公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却存在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公有经济主要采用的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的企业模式,基本上与传统的计划体制相适应。既属于国家所有又具体分属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企业,其总体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是按承包的原则强化地方、部门的局部经济利益,划清其与国家总体利益的界限,这种矛盾就越明显。当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突出时,国家就会收回一部分权力,包括企业隶属关系的上划;当地方、部门缺乏积极性时,国家又将企业和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下放到地方、部门。实践表明这种收收放放的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既受政府保护又受政府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曾得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结论“社会化生产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及其产品,即要求社会占有产权.”笔者对此观点进行过认真反复研究,有些不同的看法,现将自己的认识阐述于后并就教于学术界同仁.按照教科书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的:第一,各个企业的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这种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使用和产品都社会化了.第二,整个社会生产已经联成一个互相依赖的整体.不仅一个个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密切的分工,而且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之间构成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社会生产整体.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如果离开了别的企业部门的协作,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第三,企业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生产.表现为:各个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这样,每个企业、部门的生产就不仅为了某一地区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以至整个世界市场的需要.笔者认为,生产社会化的第一点,第三点表现并不见得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及其产品.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规律是产生于一定经济条件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下简称“计划规律”)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了计划规律。价值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动力结构概念的提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些基本责任制形式,经过变化、演替的过程,最后包干到户成为联产承包制比较完善的形式。联产承包制改变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包到组是劳动力以“组”的形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包到劳和包到户是劳动力以“劳”和“户”的形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包”是分配关系的改革。包到组、劳、户的本质是从分配领域入手改变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  相似文献   

13.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什么必然是商品经济。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是商品经济,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诚然,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化大生产,整个社会生产是在分工和协作的体系中进行。社会分工使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交换其产品成为必要。但是,社会分工并不能说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为什么要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更不能说明它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有何联系。有的同志从生产资料的不同公有制关系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来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一、对乡镇工业加强宏观管理的必要性要不要对乡镇工业实行宏观管理,要不要把乡镇工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此,我们是持肯定意见的,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听凭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由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其必要性举其大者,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要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合乎比例的分配,这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如果任凭各个部门、各个企业自行其是,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为中心按经济区域组织物资流通,具有下列的优越点: 一是,能够避免条块分割与城乡分割的弊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流通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的基本特征是要求全社会进行最广泛的分工和密切协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们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指导经济活动中,必须实行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关于计划管理的论述,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一)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社会的生产,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  相似文献   

17.
人们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生产才能实现。因此,与此相适应,生产条件所有制也应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劳动力所有制构成。人们往往只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原因在于人们对劳动力本身没有正确认识。劳动力虽然存在于人体之内,不象生产资料以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外。但是就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来说,它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力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并需要人去运用才能发挥作用。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人只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现实结合的媒介。我们没有理由只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由于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劳动力在各经济领域与单位之间必须合理流动。但劳动力能否作为商品进行流动?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性理论问题。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流动,只有一部分是商品。本文准备就此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否定公有制,实际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它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社会生产力有可能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避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它决定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再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奴隶,这为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围绕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大型企业,而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又一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企业间参股及个人入股,都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继续试行下去。本文试就马钢大型企业试行股份制作一些可行性研究,向同行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