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货币波动对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ABSTRACTFrom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aspects,theauthoranalyzetheimpactsofmonetaryfluctuationonfin...  相似文献   

2.
预测误差的辨证思考—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导致的背逆欧阳进孙议政ABSTRACTTheauthormaintainsthatthereexistmutualefectsamongforecast,practiceandfuture.Thismutualef...  相似文献   

3.
林毓铭 《统计研究》1996,13(5):53-56
养老保险统筹费率的统计研究林毓铭ABSTRACTFromthestandpointsofstatistics,thepaperdoesresearchontheassociatedindicatorthatafectstheoveralcostrat...  相似文献   

4.
王凡 《统计研究》1998,15(1):63-66
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的几个问题王凡ABSTRACTThepaperhasmadethe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processandmethod-ologyofpriceindexofindustrialproducts,an...  相似文献   

5.
杨灿 《统计研究》1998,15(3):25-28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优化设计杨灿ABSTRACTTheaccountingtableofGrosDomesticProductsisakeyforminthefivemainaccountsofnationaleconomy.Thetable...  相似文献   

6.
应当关注度量技术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统计指标丁晓良牛文元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fromthreeaspectsthatthestatisticalindicatorsreflectingthemeasurementofrela...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组合预测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目标组合预测优化模型研究①马永开唐小我ABSTRACTThepapersetsuptwoprecisionindicatorsforforecastingmodel,thensuggeststhemulti-objectivescombinedfo...  相似文献   

8.
论新核算体系中GDP与GNP指标的变化刘坚式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toduct简称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iProduct,简称GNP)是目前世界各国在生产核算和收入核算等力‘面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一对指标...  相似文献   

9.
刘勤  顾岚 《统计研究》1998,15(3):60-65
中国货币需求波动研究——广义可塑最小二乘法及其推广刘勤顾岚ABSTRACTAnewmethodofparametersestimation-GeneralizedFlexibleLeastSquares(GFLS)wasintroduced,then...  相似文献   

10.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简称4Ps)是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工具,也是企业藉以实现营销目标的诉求重点。市场营销组合的改进即是利用4Ps之间的补偿关系和替代作用,合理分配各种组合工具的营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结构特征明显,主要是因为受到生猪、棉花、大豆、胶脂果实类林产品和稻谷等农作物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用广义误差分布的ARCH类模型对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价格没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生猪、大豆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集聚性,但其市场并没有表现出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稻谷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但大豆和生猪的价格波动没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基于GED的ARCH类模型提高了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更好地分析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贡献分解与实证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测算中国粮食增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存在虚增或低估某要素贡献率的缺陷,文章通过改进粮食增产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估计了2003—2016年期间单产、播种面积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巨大成就主要是单产增长贡献,年均贡献率50%以上,播种面积和作物内部结构调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0%与10%以上。然而,未来中国粮食增产依靠播种面积扩大和结构调整的空间变窄,需要探索新的增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以食为天”,食物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首要的物质基础。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是决定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和掌握食物消费结构特征,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政策,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对中国的粮食供给和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食积极性,保证中国的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为此,借助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简称AIDS),建立联立方程…  相似文献   

14.
胡学锋  王鹤 《统计教育》2008,(11):48-55
从农产品生产的投入(即生产条件)角度来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拥有的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生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农产品的综合能力。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土地与水域资源保障能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生猪及大牲畜养殖能力、农药化肥与劳动要素供给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四个方面一共选取了13项指标,组成广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至2006年广州市及其所属各区(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耿晔强 《统计研究》2015,32(9):49-55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层次上,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扩大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经济距离对中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各类区域经济组织作用不同,在分类层次上,除人口规模的影响不确定外,其他主要因素的作用与总量层次相同;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不足”,在五类农产品进出口上属于“贸易不足”的国家较多,表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肖海峰 《统计研究》1997,14(5):59-62
由于德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农场大多数都是中小型农场,因而德国的粮食产量也是通过对播种面积和单产两大因素的调查而确定的。粮食播种面积是在每年一次的“土地使用主调查”中确定的,而每一种粮食作物的单产则是通过“农作物生长情况及产量报告制度”和“特别产量调查”两种方法综合确定的。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电商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 131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产品电商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产品电商选择从P2P等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还是从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这与农产品电商的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及区域特征变量紧密相关;在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方面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电商,更倾向于从P2P等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反之,则倾向于从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  相似文献   

18.
CPI与PPI波动呈分异趋势、PPI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增大、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显著及通胀效应大等特征说明新一轮通胀有着深层的结构性原因。基于货币供给软约束框架分析了结构性通胀的运行机理。指出M2的过快增长伴随着贷款产值比的下降削弱了稳定通货的基础,输入性通胀因素的不断强化加大了通货管理的难度;因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过大而形成的农业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是刘易斯拐点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通胀,它是"滞胀"的潜形式。推动工资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是劳动力供给"短缺",而是工资定价机制的转型与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的结合。通货管理应由应急型的以"总量调控"为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为更加强调结构性手段运用和绩效的长期稳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房价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房价、住房面积、消费习惯及借贷约束等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出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条件下,能够检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动态系统广义矩阵方法,采用我国29个省市的年度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我国城镇居民受到较强消费习惯与收入敏感性的影响;(2)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为负,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为正,且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3)中东西地区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均为负,但影响系数差异较大;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差异就更为明显,东西部地区影响为正,中部地区为负。分析也表明,我国城镇高房价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是导致实证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