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有其自身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总的态势是复杂的、长期的和尖锐的。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我国的政治制度,要依靠人民群众以及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贪污贿赂犯罪是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中的一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它严重侵害着党和政府的健康机体,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党群关系,阻碍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是反贪污贿赂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和国家廉政建设、减少或铲除贪污贿赂犯罪的根本性措施,是保障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坚持同已经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斗争,又要努力做好消除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根源的工作”。因此,我们在高度重视打击贪…  相似文献   

3.
反腐倡廉斗争是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治前提 ;对当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认识 ,既不能否定党的主流是好的 ,又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 ,一靠教育 ,二靠法制 ,三靠监督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阶级、剥削制度的产物 ,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机体的病毒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为了恢复党的形象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有关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从严治党 ,加强廉政建设 ,标本兼治 ,深入持久地把反腐败斗争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关键在于抓住要害─—谈谈反腐败标本兼治的对策张和敬近年来,全党上下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尽管如此,当前腐败现象仍普遍存在,违法违纪案件仍居高不下。对此,一方面要看到腐败问题的形成有诸多复杂的原因,实现由“高发...  相似文献   

6.
腐败现象之所以治而不除,纠而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赖以生存的土壤,没有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因此,有识之士呼吁:下一步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思路应是防治并举,纠建结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笔者结合自己从事财会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谈谈财会体制改革对搞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腐败与反腐败的“时间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阶段性成果”捷报频传,另一方面各种腐败现象又避开反腐败的锋芒,不断滋生蔓延。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其中有一个尚未引起重视的深层原因,这就是多年来腐败与反腐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现象。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腐败,重视、减少以致消除这种“时间差”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差”的表现及其危害所谓腐败与反腐败的“时间差”,是指某种腐败现象从萌芽滋生到基本得到遏制,一般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就某种腐败现象或不正之风而言,这一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初探邓平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始终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机关的反腐败斗争,对此有过大量论述。当前研究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一、洞察腐败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对腐败现象发展程度作出客观正确...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是无产阶级执政党一项带有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关系党生死存亡,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打击和遏制腐败现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必须从严治党.如果治党不严,必然导致腐败滋生蔓延.从严治党,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段论述,精辟地指出教育、法制、监督、改革这四项措施都是反对腐败的治本之策,对反腐败斗争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教育是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反对腐败最根本的手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指出:“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针对的是腐败行为的主体,是正确引导人n1的合理需要、遏制不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1.
吴增基 《学术界》2003,(3):103-109
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 ,党和政府发挥着领导、组织与推动的作用 ,但强化政府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决不意味着要强化政府管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 ,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腐败现象蔓延的根源。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内生型的特点 ,但其反腐败模式与制度并不是自生自发的 ,也是人为设计与制定的。在反腐败斗争中 ,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并不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而是可以相容与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反腐败的途径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本,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转轨是引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导火线,权力腐败是中国社会腐败的病因和中心问题。腐败已呈现广深、多样化、团伙化和高智能手段及由权力范围向社会蔓延发展的趋势。深入反腐败,要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健全法制,保证反腐败斗争深入有序地开展;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深化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李卫东 《中州学刊》2002,(4):192-194
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处于主体地位。要着力从制度创新和加强群众监督上 ,探索依靠人民群众揭露、打击腐败现象的有力机制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官商不分、以权牟私、腐化堕落、滥用特权、官僚主义是腐败的主要表现.腐败现象既有源渊的历史根源,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开展反腐败斗争,既要靠行政手段,又要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分析了腐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指出反腐败应标本兼治,抓好其关键环节,使反腐败斗争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7.
腐败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蔓延 ,有其特定的原因或根源。要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入开展好反腐败斗争 ,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2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加大力度 ,严肃惩处 ;4 .进行综合治理 ;5 .切实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分析了腐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指出反腐败应标本兼治,抓好其关键环节,使反腐败斗争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同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最近党中央又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四大精神,提出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思路与对策,并限令务必在近期内取得阶段性成果。有鉴于此,我想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出发,结合现实的反腐败斗争,谈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遏制腐败的法制功能李建明腐败现象令人担忧和痛恨,反腐败斗争令人关注。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没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是不可能奏效的。但是,法制手段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用法制手段遏制腐败现象,是许多国家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