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世界历史上,伊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国家,伊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其文化和教育在变革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以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三个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改革出发,简要概述了每一时期教育的发展变化,以此得出伊朗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工业现代化是一个与工业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是一个起始于近代工业革命而没有最后终点的长期变革过程,又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竞相发展,“领先型”工业现代化和“赶超型”工业现代化的相互转换,促使世界工业现代化运动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内容不断更新,形成了世界工业现代化总体运动的历史轨迹。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世界工业现代化进程,迄今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与中国现代化吕伟俊,刘元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伟大的革命性转变,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历史进程。在这个使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实现这个变革都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的编辑业的变革过程,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出版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它既以社会现代化为前提,为基础,同时反过来又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起码应包括技术手段,编辑出版主体,管理模式以及出版物的现代化四个方面,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前提和支撑,主体-人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关键,管理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保证,出版物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结果。作为一个影响深巨的全面,系统的历史变革过程,编辑出版现代化具有性质上的革命性与进步性,同容上的复杂性,空间上的全球性和地域性差异,时间上的长期性以及加速度发展等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由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1月7日至11日举行。来自海内外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十余位学者就东亚区域向现代世界转变的总体进程、结构变革及其历史经验等问题向大会提...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起源阶段是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第二阶段。其主要历史内容集中体现为政治现代化和工业化在英国的率先发生及其超越英国一国向欧美其它国家的推进。现代化的第一步是从政治领域迈出的,政治变革为经济起飞创造了前提,工业化则构成了现代化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内涵。伴随着欧美国家的相继实行工业化及其对外扩张,工业文明展现了它最初的历史面目,而世界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1]走向未来,就是要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实现从现实向未来的转变。对于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教育来说,这种转变更具有深刻的、历史的内涵,它将经历一个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革。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新命题。这一命题,既是中国现代化自晚明开启其进程以来的、一个中国现代化当下模式的概括,也是世界现代化史持续五百年发展的一个中国果实。只有在现代化史的脉络中,才能找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锁钥。现代化史展现出高度关联的社会环节,构成了现代化史的复杂性与中心性线索:只有在现代化的世界史这个大历史线索中,才能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历史;只有在现代化的世界史这个国别结构图中,才能辨认“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现代化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诸方面的一个合成结构。但世界现代化史并不将“中国式现代化”标示为绝对例外的历史产物,它约束并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性:现代化是上位特征,中国式是下位特征,现代中国历史被现代化规定了国家方向与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世界现代化史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和时代性,重构了世界政治经济地缘。全面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深刻剖析百年大变局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际遇,对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伊斯兰教育,是世俗教育一个有益补充,并在教育体制和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突出进步。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而现代化的伊斯兰在在扫除文盲、凝聚社会的合力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东南亚国家现代化引导着伊斯兰教育进行现代化变革,而变革后的伊斯兰教育反过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东南亚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发展道路、价值立场、核心主题、基本构成、文明形态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世纪之交的我国现代化内涵和历史进程的大跨度反思。在综合分析产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轨迹与中国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曲折之后 ,论证“现代化”是一个涵蕴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全球性发展过程 ,后发展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但不能背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去“照搬外国”的制度模式 ,更不能走“全盘西化”的“依附性现代化”道路。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已经取得全国亿万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同 ,迎来了中国现代化走向胜利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多元发展与国际政治结构性震荡张铭1国际政治结构性震荡,通常是指国际政治中主要大国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是它们在利益分配整体结构上作出的重大调整。当我们回顾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时,可以看到这种结构性震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从大英帝国崛起问...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化”理论的新视角,审视中日近代的历史发展,较易发现两者的差异。日本现代化属“外源型现代化”,具备思想、政治变革在前,经济、社会变革在后的“序性”。关于从非物质的精神层面去解释历史,过去我们重视得不够,甚至以其“反作用”来解释其历史作用,也不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条件。在近代以来特定的“现代化”世界大势背景条件下,共同包含其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诸多元素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巨大的复杂的多单元网络系统,各单元、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就是互动的,精神方面、意识形态上的(上层建筑)作用也就是绝对不可忽视、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成功开拓,但它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引领时代潮流,仍待说清。现代化为什么不是西方化,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阐明的问题。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资本主义而成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它注定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在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跨进世界历史的同时也改写了世界历史;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必须运用唯物史观掌握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跨越西方以单一的“启蒙精神”、普世的“世界祛魅”为个人主义正名的语言陷阱。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与人口转变理论王渊明从传统农牧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是一次全方位性的深刻的历史变革。伴随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不仅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要发生变化.人口发展的模式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型。对于人口发展的变化,人们...  相似文献   

17.
党的址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治国方针提出来,这是一种创举,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以及世界文明相协调的新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中国方案,释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路。现代化道路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多样性,探索符合自身国情和客观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是各国的重要课题。日本是“后发赶超型现代化”的典型,也是陷入“赶超后困境”的实例;中东国家很早就开始探寻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至今却依然面临物质生产、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困境;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后随即开启现代化历程,时至今日却仍处于过渡阶段,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理论迷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启发。2023年3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意涵和世界意义展开深入交流,会后本刊组织其中六位专家撰稿,以推动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之路体现出历史选择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探索性及世界引领性。现代化路径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及主要矛盾,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中国人结合国情自觉主动选择的结果,更是无数中国人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的重大选择,体现出中国人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面前的坚韧和执着,也体现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的艰辛探索,最终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出新形态,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罕默德那可里为了使埃及实现国富民强以及维护他对埃及的统治地位对埃及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改造和变革。从现代化角度来看,不论是改革的主要内容还是基本特征,它都表明这是埃及的早期现代化运动。改革在短期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迅速失败形成鲜明的对照。但是改革对埃及社会发展还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埃及历史上一个伟大而痛苦的起点,埃及就这样走上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