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虐童行为是指家庭成员以外的成人实施的、侵犯未满十四周岁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虽然不构成轻伤以上但危害较大的各类行为.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法体系完整性以及刑事政策等角度看,虐童行为具有入罪的必要性.在虐童行为入罪的路径选择上,新设虐童罪论与扩大虐待罪主体范围论都并非妥当.根据现有法律规定,虐童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因此通过刑法解释将虐童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保教机构“虐童”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其综合防治面临着司法防治成效有限、校园防治措施零散、社会防治 体系尚未成熟等困境。本研究基于情境预防理论视角,通过对保教机构“虐童”事件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保教机构环境的封 闭性、虐童行为识别和问责困难、结果导向的机构管理制度、多种类型的人际冲突、校园儿童保护制度可见度低,为“虐童”事件 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建议通过提升保教机构开放性、强化保教机构的内外部监督、健全保教机构管理制度、关注教职工 身心健康、加强法律知识宣传与预警等措施,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教机构“虐童”现象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期以来,各地频频曝光儿童遭受虐待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对此类事件进行谴责,并就如何扼制虐童事件的发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文章对如何遏制虐童事件的发生进行研究,着重探讨虐童立法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教师虐童行为的含义、分类和影响,对我国教师虐童行为防治的立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防治教师虐童行为法律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本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鲜有发生,这得益于其采取了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制定防治虐童问题的专门法律,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处理虐童问题,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虐童行为,制定科学合理且规范严格的学前教育制度等措施以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虐童问题的有效规治。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数次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愤慨和共同忧虑的焦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虐童具有隐蔽性强,儿童难以抗拒,施虐方式多样,越小儿童越易受到虐待等表现特征。虐童行为不仅伤及儿童身体,更给儿童心理和精神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止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需要从政府、幼儿园和家长层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虐童现象的普遍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虐童行为的规制成为必要,但方式应该是通过立法,而非司法。对于实践中以司法方式实现虐童入罪的做法,应当摒弃,并肃清其背后的理念、逻辑。虐童入罪固然必要,但是问题的解决更应该走向刑法之外,通过儿童保护及福利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减少虐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频发,社会和媒体对于教师虐待儿童的关注愈加强烈,然而我国刑事立法方面对于幼师虐童的空白导致对这一类行为的法律干预力度消极而无力,以及司法裁判的争议性将对于虐童性质和定性的讨论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
浙江幼教颜某的"虐童行为",引发了社会对"虐童罪"入刑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媒体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虐童罪"入刑。然而通过对现实层面的必要性与价值层面合理性两个方面予以阐释,在现阶段,我国将"虐童罪"独立入刑是不必要的,且会导致与原有刑责体系冲突。而对虐待罪予以修订,以扩大适用范围也是不合适的。对儿童权益的刑事保护,通过完善故意伤害罪来予以保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英国幼儿园虐童治理的法律政策以“更强大、更灵活”为完善目标,以儿童利益最大化、非延迟、多机构协作、共同参与 和保密为基本原则,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虐童处理流程,包括识别和报告、评估、共同保护儿童会议以及惩戒四个阶段,细分 为发现迹象、行为质疑、寻求帮助、及时报告、评估、战略会议、儿童保护会议、儿童保护计划、审查会议以及惩戒等10个步骤,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儿童伤害,维护了儿童权益,可为我国幼儿园虐童防控机制的建构以及学前教育立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