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大众传媒机构实质上是美国政府的宣传部门,它不断将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梦的硬内核传播到世界各地,是美国梦硬内核的软包装.美国大众传媒传播价值观最大的特性是隐性传播,具有隐蔽性、多元化、娱乐化等特点,值得我们借鉴.但其过度自由的特性,对社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相似文献
2.
张学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90-9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民主国家在宪政转型中制度抉择上的争议,在理论上探讨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优劣成为政治学界的重要论题。文章从比较方法论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总统制与议会制之争的学术讨论从学理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认为,这一学术争论经历了三个阶段,讨论的重心经历了从宏观的政体层面、中观的配套制度兼容性层面、到微观的决策者与议事程序层面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侯艳兴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41-44
社会性别史与妇女史都受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启示,两种范式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妇女史发展经历了"受害史"、"英雄史"、"分离领域"、"多元与差异"四个阶段,演变成社会性别史。但是双方在概念理解、理论方法、政治目的以及研究范围上迥异。研究社会性别史,不仅可以开阔理论视野、拓宽史学领域、发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观点;而且其开放性的特色,必将对传统史学全面渗透和改造,即与传统的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进行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王晴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4):109-114
同性恋身份是现代性的产物。作为19世纪的发明,“同性恋”这一标签重构了同性爱欲者并使之成为具有共享身份与特性的族群。同性恋的历史书写、话语争夺、性主体意识与现代性等要素共同参与了“制造同性恋”的进程。大体而言,同性恋身份的建构过程可以分为历史寻根、经验阐释与族群建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中可以区分出年龄-结构化、跨性别、职业化以及平等主义等不同的同性恋类型。现代性为同性恋亚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现代同性恋世界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媒介以扩大经营规模、分散经营风险为动因,以资本控制为纽带、收购兼并为特征,通过横向和纵向扩张增强实力.超级集团的出现使集团化成为媒介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我国媒介组织的政策取向、运作路径和效能评价体系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媒介组织在集团经营进程中面临着资源有效整合、业务成长战略、组织架构模式以及在WTO环境下国际间竞争与合作等诸多问题的挑战与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电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落后到先进、由城乡分割到初步走向城乡统筹的过程。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做出“两改一同价”的决定以后,农电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城乡政策的落实,农电发展、政策、规划和管理将发生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7.
袁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20-125
大众传播的功能在于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最佳的认同方案。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经历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深刻变革,文化传播的功能以及建构的文化认同出现新形势,其中地域认同是主流、公民认同是基础、小众认同是趋势,三种认同模式共同作用于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并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9.
利益博弈与身份呈现——媒介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与约束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年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10-13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组织可以在不同的条件约束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角色特征。构建了“功能—利益相关者—目标”模型,认为媒介基本功能——媒介产品生产,决定了媒介组织内在的经济利益诉求;媒介产品的多种性质决定了媒介组织身份的复杂性。而媒介组织外在的主导身份的呈现,取决于媒介组织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在何处达成目标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11.
李伯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德意志民族始终被民族认同问题所困扰,德国也被德国人称为一个麻烦的祖国。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德国的发展和稳定的大问题。造成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德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致,即德国位于欧洲的所谓中间地带,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德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即德国历史一再遭遇断裂,极不利于民族意识的形成。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德国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全民性的共同归属感的形成再遇障碍。在决定性的19世纪下叶,德意志民族国家终于建立,但是三个德意志民族国家均以失败告终,致使民族意识一再遭受重创。德意志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比较语境中的媒介身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119
当代媒介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媒介身份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将媒介视为一个具有"身份"的类生命体,这个身份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在复杂的互动中形成,并决定着媒体的传播行为.同时,此研究非常注重"身份"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方法的核心价值.这种构想具有一定的实验色彩和探索性,恰好可以放置于媒介场域研究和媒介生态学的前沿理论语境中,通过比较,确认媒介身份研究的理论位置,见证缺失和优势所在.为媒介研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孙立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152-157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德国新闻媒体纷纷指责基督教新教士的中国传教活动;针对这种指控,德国新教传教士一方面极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另一方面也试图找出引发义和团"暴乱"的"真正"原因;他们把所有的责任和罪过都归咎于中国和中国人,并以此论证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侯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
作为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傅斯年对中国文学历史问题作了心智层面的深邃求索.他以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血脉.傅斯年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见解独到,且有系统性,辨章学术,兼容并包,故能开一代风气之先.文章梳理和分析了傅斯年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内涵与方法、意义与特质,及其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加持社交使得原本的政治认同建构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聚合与割裂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认同建构与解构两种分化特征.个体生活与宏观政治的聚合、群体身份与政治认同跨时空归属的聚合以及政治互动的跨层级聚合,促进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为政治认同的建构创造了群众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方式.社交媒体也通过屏蔽、引导、规训和伪造的技术路径,造成社交媒体上政治认同心理的分化割裂.多元化认同阻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差异认同诱发政治危机,认同越级化侵蚀理性认同根基.应通过加强主流媒体认同引导、圈层认同吸纳、算法认同构建来规制政治认同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6):29-34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间文化史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科学方法。古史辨派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辨伪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辨伪,才能“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相似文献
18.
赵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4):534-539
德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军备控制实践在世界军备控制与裁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要想使军备控制与裁军达到最初目的,需要严格的军备控制措施、国际合作、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思想改造;仅仅依靠单纯的军备控制是解决不了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20.
1968年 美国 通过 双 语教 育 法,目 的 在于 让移 民 的子 女快 速 学好 英语 以 融入 主 流社 会。30多 年过 后 ,效 率的 极其 低下 宣告了 美国 双 语教 育的 几 乎一 败涂 地 。1998年 美国 加州 通 过立 法率 先 回归 阻断 母 语思 维的 英 语浸 入式 教 育。一 场关 于美 国双 语为何 失败 的 大辩 论由 此 展开 ,并归 结出 如 下启 示 深远 的经 验教 训 :双语 教育 推 行之 前没 有 经过 充分 的 科学 论证 ;教 学方 法缺 乏稳定 性与 多 样性 ;社 会、学校 、家 庭、学生 各组 力量 的 矛盾 冲 突;没有 重视 教学 方 法载 体 、教师 优 秀素 质培 训 的首 位意 义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