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绍兴市城乡小学的24所学校及566位教师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差异明显,在小学推行这种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它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 ,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精神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价值的充分展示 ,有赖于对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相关变量的辨析 ,包括研究性学习与实践、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及研究性学习与现有学科教学等 ,在辨析中逐渐剥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开展的学习活动,应属于"课程教学"范畴,其目标设计不能运用行为目标的模式,适用的目标模式是生成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在研究性学习目标设计的实践中,应遵循学生本位、能力本位、过程本位、个性化、差异性与多元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改革价值取向的目标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今天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又从多元性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目标回归。从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的演变,既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改革历史进程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也对未来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性给出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主体“人”。品德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育对象主体“人”是否在内心服膺道德和在行动上是否实践道德。因而品德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体人,,来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品德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我们的失误之处恰恰是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对主体“人”主体地位的漠视与淡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品德课程改革中,应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范式,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战层面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全新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颇具时代特色的课题 ,本刊本期特辟研究性学习笔谈 ,选登四篇文章 ,以期引起对这一课题更为热烈、深入的讨论。《研究性学习目标中非认知取向的价值》《研究性学习与教师培训》均触及了研究性学习的新领域 ,《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理念支持系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旨在分析几个值得关注的颇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但在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影响下,居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接受式学习,正离教育以人为目的的本质愈行愈远。为促进学生有尊严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基于康德人即目的的尊严观,研究性学习以成人为本,在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理性精神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成败,是课程改革中须着力弄清的理论问题。文章从分析历史与现实出发,从21世纪从事生产、服务的技术劳动者的素质着眼,对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服务目标、模式目标、时空目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职教课程改革应取“就业需要”、“人格本位”和”面向未来“的目标指向。为当前我国普遍开展的职教课程改革提出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具有合作性、问题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主要引导学生选择课题、再现历史情景、撰写小论文、合作与交流、练习巩固等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欲望,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注生活: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是其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全面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中,正确的价值取向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同时,也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真正发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管理、“诊断”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表现为:重视"双基"训练,忽视个性化学习;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忽视感性素质开发;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现实生存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文化自闭与文化迷失中曾出现了偏颇与失衡,又在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发展与超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立在对民族课程文化认同与认知的基础上,在面对时代与社会剧烈变革的反思中,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课程文化比较与借鉴中进行的主动探索、自主适应与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课程价值并驾齐驱的展现,各种课程价值彼此保持一定的张力并试图走向融合,这种融合的突出特点是为了摆脱并超越个人和社会本位从而回归到人类活动中去.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这种应然的价值取向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历史检视表明,学习效能内涵探究的零散、策略探究的繁杂、理论探究的缺位使学习效能的探究陷入概念模糊、主体旁落和基础薄弱的困境之中。基于此,在坚守主体认知、社会交互和文化价值的价值取向中创新探究的思路,是提升学习效能探究品质的应然选择;在三元交互的理论内核、多维印证的理论结构和循证支撑的实践形态中创新探究的路向,是提升学习效能探究品质的必然诉求。由此,在历史回溯与检讨中鉴古明今、在价值取向的匡正与明辨中正本清源、在理论逻辑的科学研判中审思笃行才是学习效能探究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颇具时代特色的课题 ,本刊本期特辟研究性学习笔谈 ,选登四篇文章 ,以期引起对这一课题更为热烈、深入的讨论。《研究性学习目标中非认知取向的价值》《研究性学习与教师培训》均触及了研究性学习的新领域 ,《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理念支持系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旨在分析几个值得关注的颇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特点,它将思维、实践、过程与创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颇具时代特色的课题 ,本刊本期特辟研究性学习笔谈 ,选登四篇文章 ,以期引起对这一课题更为热烈、深入的讨论。《研究性学习目标中非认知取向的价值》《研究性学习与教师培训》均触及了研究性学习的新领域 ,《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理念支持系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旨在分析几个值得关注的颇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方式有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之特点。由《定积分的概念》课堂的具体实践探讨得出,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提出研究的问题应具有艺术性;给学生以适当的方法性指导.学习中应对学生鼓励和督促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