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间财富的代际转移,构成了中国新一轮财富分配的一部分,"这个财富分配的过程,是按资本,而不是按劳动。""富二代"成为这轮财富分配最直接的受益者。和新兴国家一样,中国缺乏财富传统,还没有一个像"肯尼迪家族"那样的家族式榜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已悄然成为媒体的宠儿和公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富二代们继承了巨额的家产,坐拥巨大的社会资源,成为没有打拼过的社会精英。然而,某些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也在不断地触动公众对于"贫富分化"问题的敏感神经,挑战公众的忍耐底线,以至于使富二代群体被妖魔化。但是我们不应因个别人的不良行为而彻底否定一个群体。富二代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继承父辈的财富,同时也继承着父辈的经验和信念,给予富二代良好的家庭关怀、系统的学校教育、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他们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关键的一代,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富二代"是指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企业家"富一代"的后代群体,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传承上一代人的名声、财富和资源,承担着延续家族财富的责任。从学理意义上讲,"富二代"属于中性概念,其最典型的群体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教育受重视,做人教育时常被忽视;自身压力大,交往圈子小;人生起点高,社会认同低。鉴于此,亟须加强对"富二代"群体的教育引导,尤其需要在注重教育引导的层次性、突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强化教育引导的系统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使他们能够自主、自强、自立,以承担更多的责任来赢得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富二代"这个词非常流行。据悉,该词最早出现在《鲁豫有约》中。当时节目对"富二代"的定义是:最早一批"富一代"的子女,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香港人称之为"二世祖"。  相似文献   

5.
"富二代"一词首现于《鲁豫有约》,该栏目对它的定义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千万甚至过亿家产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批民营企业家的子女们。随着"80后"逐渐"奔三",民营企业一二代开始交班,通过继承财富就能自然拥有资产的"富二代"们在众多复杂目光中粉墨登场。这些"富二代"怎样对待事业?如何对待爱情?生活中他们又有怎样的喜怒哀乐呢?  相似文献   

6.
富一代,创业;富二代,守业;富三代呢?当财富累积三代,当家族的期望无孔不入地浸透他的生活,他犹如困兽一般举起了剑。是英雄断腕的悲壮,还是青春涌动的鲁莽?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富二代"在国人心中似乎已成不思进取、拜金败家的代名词,放眼海外,不少世界级的"富二代"却自食其力。"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说"美国没有富二代"。在最新公布的2011年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富二代"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使社会大众对"富二代"群体产生了刻板印象,炫富、飙车、打人成为和谐、经济的良性运行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借助相关理论基础,对"富二代"炫富行为进行客观分析,进而从加强"富二代"教育和塑造良好社会风气角度提出引导"富二代"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所形塑的“富二代”形象主要表现为炫耀、绯闻和事故等方面。现代大众传媒对“富二代”话题具有报道内容的议程设置效应,现代大众传媒的运用产生了社会民众对“富二代”话题讨论的深度参与效应以及社会整体对“富二代”公共形象的交叉放大效应。为防止贫富阶层的恶性分化和刚性冲突,政府有必要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媒体对“富二代”悲观预言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4):9-9
中国80后美女富豪榜出炉,出身多是富二代。  相似文献   

11.
"钱好赚,凑热闹的多"掌管一家资产达数亿企业的24岁青年张鹏,下个月即将从"二代"民营企业家传承与发展特训班毕业。两年来,像张鹏一样的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富二代"们,每两个月都要飞到北京上5天课,参加这一"富二代"培训。虽然"富二代"时常被当做负面标签,但他们喊出了"不当败家子"的口号。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陈国还是个富二代。可2008年他大学毕业时,拥有千万财富的富爸爸一夜之间因金融危机破产了!他也随之成了负二代!本来计划大学毕业进父亲公司接班的他怎么办?从小在蜜缸里长大的他会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去找工作吗?即使找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他的求职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14,(2):52-52
正研究显示富二代的孩子们往往承受着父辈们成功的压力,从而增加了心理疾病的风险。调查发现,那些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家庭的孩子,其心理焦虑和压力程度是普通孩子的2倍。一些诸如抑郁、神经质、饮食紊乱、滥用药品、自我伤害的问题,正出现在这些富家子弟当中。调查发现,这些富二代孩子觉得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往往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太多,结果导致年轻一代变得越来越脆弱。压力导致富二代孩子从小时候就产生了极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关于“富二代”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富二代”被推到风口浪尖是个偶然吗?非也。在我个人看来,在公众舆论的词典里,现在的所谓“富二代”,尽管本身是个中性词,但其贬义色彩不言自明。飙车、耍阔、霸道、无知,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成了“富二代”的代名词,构成了他们的集体人格素描。基于社会关于“富二代”败家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陈国还是个"富二代"。可2008年他大学毕业时,拥有千万财富的"富爸爸"一夜之间因金融危机破产了!他也随之成了"负二代"!本来计划大学毕业进父亲公司接班的他怎么办?从小在蜜缸里长大的他会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去找工作吗?即使找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他的求职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相似文献   

16.
<正>"富二代"这个词近年来很热。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生活,但他们却常常在负面新闻中出现,留给大家的印象也似乎都是什么不劳而获、不可一世、娇纵懒惰等等。虽说负面评价不少,可如今也有不少年轻女性直言"要嫁就嫁富二代",说什么"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吹凉风"!那么,作为结婚对象,"富二代"到底有多抢手,究竟有多少姑娘愿意嫁给"富二代"呢?本期,《婚姻与家庭》杂志联合新浪女性频道共同推出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判断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都是存在的,而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及金融市场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体来说,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财富效应正逐渐由弱变强,其对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耐用品消费支出的影响上。同时,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产生机制来看,中国股票市场既有直接财富效应,也有间接财富效应。从基于2001年和2007年的特征事实可以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进行有效改革前的2001年,间接财富效应非常不明显,而到了2007年,间接财富效应则比较明显。从基于季度数据的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促进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具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股票市场投资效应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的影响上,而且股票市场对投资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对房地产投资不具有促进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替代效应。从微观层面来看,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影响企业家的信心,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股票市场波动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中国股市影响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不明显。综合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可以判断,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已越来越显著。由此我们认为,股票价格应当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风向标,用以帮助中央银行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富二代”成为在各种新闻报纸、书刊杂志,甚至是老百姓日常谈话中很熟悉的一个词。“嫁人只嫁富二代”也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非诚勿扰2》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却是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象。本文将从该影片切入,继而探讨“嫁富”这一价值观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孕育出一批特殊的群体——"富二代"群体,他们有着父母留下的巨大的社会财富积累,如何运用前辈给他们留下的财产值得深思,有些人选择挥霍,有些人选择在前辈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本文对于"富二代"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研究这个群体的特征,对于社会对"富二代"的社会认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当前“富二代”现象进行行为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