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的代表,探讨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高于常住户籍人口,且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错位形态存在差异。分行业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业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而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由计量分析发现,住房价格水平、就业集聚规模、高端产业比重和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差异均产生相似的影响;而租赁户数比重和低端产业比重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则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的中国移民规模逐渐增大,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变化,中国移民的构成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对俄罗斯边境地区四个州的中国移民情况调查表明,中国移民群体在移民类型、目的、法律地位、地区来源和去向、技术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构成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虽然中国的劳动移民在整体上还没有对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和人口就业领域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但在俄罗斯东部,特别是在贸易、建筑业和农业等领域,移民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3.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界限一般都由国家规定,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范围也不同。我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年龄的下限为16岁,从历年人口效果的资料来看,我国实际就业年龄的下限为15岁,上限男性为59岁,女性为54岁。15-19岁年龄组是劳动年龄人口中最低年龄组,他们刚冈位入劳动年龄,各方面都未完全成熟,所以把15一19岁年龄组的人口称为低龄劳动年龄人口(以下简称低龄劳动人口)。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低龄劳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引发对低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就业时长是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文章基于生命表技术,利用中国1987~2020年8次人口调查资料,测算1987~202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其构成。研究发现:(1)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持续缩短,从1987年的38.12年下降至2020年的32.97年。(2)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发生了结构性缩短,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重由1987年的55.35%下降至2020年的40.81%。这一方面受教育扩张和在学年限延长(从1990年的8.50年上升至2020年的15.51年)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法定退休年龄固定不变,以及预期寿命显著延长有关。(3)中国人口老年预期就业年限出现数量增长和结构性变化。(4)就业年限存在性别与城乡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文章提出加快实施延迟退休、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长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并不大,短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就业调整速度、劳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的。较低的短期就业弹性使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产出水平,同时调整产业规模、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2000~ 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31个省市按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分析了就业、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受城镇化、在岗职工工资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主要受就业、城镇化和在岗职工工资的影响;在总体上,就业和城镇化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增长起阻碍作用,其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由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为了减缓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渐短缺的状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增长,最大限度地减缓人口老龄化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之一,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也将因此出现重要变化。文章运用最新的人口预测结果以及分省的相关数据,分析并预测了城镇劳动供求的趋势。总的来看,劳动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而劳动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正迅速增加,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正在得到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一次下降,表明中国已经步入后人口红利时期。在后人口红利时期,为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克服劳动供给下降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滞缓影响。本文由此提出通过就业和养老两方面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来延续人口红利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工作预期寿命及其变动趋势和地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农村老年人口劳动参与水平持续下降,工作预期寿命稳步缩短,非工作预期寿命延长;这些变化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地区差异,男性和农业发达、人口净流出地区的农村老年人需要面对工作预期寿命更长而晚年闲暇时长更短的双重劣势;各地区农村老年人口工作余寿在余寿中的拓展模式可以分为“安逸型”“劳逸结合型”“高负担型”“低负担型”“限制型”5种类型,所属类型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劳动意愿、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紧密相关。政府和社会在为农村老年劳动者赋能的同时,应该为其提供设计合理、保障有力的经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0.
王传荣 《南方人口》2004,19(3):41-45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在分析中国开放、全球化推进与中国劳动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促进就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富余劳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余劳动力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口两大部分。在中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就业问题已是困扰中国长远发展的难题。之所以产生GDP增长与失业率上升相伴的喜忧参半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增长过快,是富余劳动力的源泉。第二,经济体制是富余劳动力存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协调我国人口就业与不同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对1978~2005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就业与不同产业经济增长之间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我国人口就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构建模型对我国不同产业的GDP与就业人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我国不同产业的GDP就业弹性,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产业对就业吸纳作用的差异;以及利用得出的结论提出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劳务输出等政策建议是缓解和扩大我国人口就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伦 《西北人口》2014,(1):45-49,55
文章采用Leslie方法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年龄分布结构.据此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根据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预测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计算劳动力供需缺口。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总量都呈现减少趋势,供给减少更快,2015年后,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面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缺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的城乡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重心都已明显地转移到城镇地区 ,但也不可忽视全国劳动力存量重心仍在农村。不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量看 ,城乡都存在供过于求的矛盾 ,必须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努力扩增城市就业容量 ,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城乡就业压力的双向疏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与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要全面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应借鉴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实现城乡综合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地区各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差异,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区域内劳动力供需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开展形成了区域内国际劳务合作的多种形式。我国作为区域内的主要劳务输出国,扩大与区域内各国的劳务合作,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红利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君丽 《南方人口》2005,20(1):41-47
本文介绍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及其实现条件。通过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 ,论证了我国人口视窗开启的时间 ,分析了过去人口红利未能充分兑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兑现人口红利的途径是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方面利用城镇经济发展机会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延缓城镇人口老龄化 ,延长人口视窗开放时间 ,实现经济再次飞跃发展。完成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需要政府在建设城乡间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突出的人口压力仍是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中国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严重性将远远超过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严重性,未来高龄老年人应是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要对象。所以,人口控制是新形式下中国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生育率的回复是必要的,但其回复又是长期的、渐进的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西北人口》2008,29(1):30-34
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转变过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来得早,也去得快。如何抓住这短暂的历史机遇,如何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从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这不仅是中国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消除城乡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力素质,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应成为促进人口红利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A Ma  R Zha 《人口研究》1984,(3):24-36
The national census conducted in 1982 provides the most up-to-date statistics on China's population. The following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t the present time, based upon preliminary analysis: (1) The total population figure has passed the one billion mark, but the growth rate has been declining since the 1970s; (2)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higher tha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but the distribution is uneven. The percentage of the city population is low, and changes in urban and rural distribution are slow; (3)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higher than average, and the ratio of the minority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4) There are slightly more men than women-an impact of traditional society; (5)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still young, but sharp change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6) Fertility has declined on a large scale, but is still far from reaching the goal of population control; (7) The death rate has remained at a low level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average lifespan is gradually becoming prolonged; (8) The marital status has remained stable, and people normally marry between the ages of 20 and 30; (9)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general public has been promoted, but still not enough for modernized construction; (10) The employment rate is high, and most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is employed with the departments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percentage of employment of a service nature is small. A high percentage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i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fish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The precentage of workers in manual labor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for mental lab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