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中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完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方面 ,促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当地特有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功能价值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立法须突出"保护优先"和"效应叠加"两大理念,强调民族地区特色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特色,采用落实、补充和变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历久而常新的课题。在中国 ,实践证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 ,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将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本文着重研究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文章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我国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规范性认识及其特征 ,并在全面检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成就及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新世纪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但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加强民族地区的环境法制建设 ,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 ,突出地方特色 ,加快民族地区的环境立法 ,是我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必要保障 ,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本文从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充分行使好自治权 ;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 ,加快民族教育发展 ;建全社会主义法制 ,加强民族立法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 ;正确处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 ,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 5个方面对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立法取得了很大成就。截止2006年底,全国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已制定自治条例135个,单行条例447个和变通规定、补充规定75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发展,为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及其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完善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成功之路与最佳形式,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面临着"自治市"的建制、立法困境、民族自治权的落实等六个方面的新问题.要继续探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形式、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权威性、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等,进一步完善与创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8.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法律化的一个标志,是新时期民族地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平等权利的需要,它给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法律环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使得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最薄弱的环节,民族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覆盖的宽度、深度都很有限。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民族地方的行政环境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一般行政环境即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公共服务的消极和积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民族地方公共服务、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行政环境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的思想扬弃。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的正确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立法自治权行使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北川羌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立法实践过程可帮助观察和分析民族地方自治立法过程中遭遇的理论和现实困境,并为探寻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立法中的扩张权、限缩权与排除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 ,同时享有自治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双重立法权。自治立法权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享有的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而享有的立法权 ,二者之间有着质的差异。在自治立法中 ,立法机关分别具有扩张权、限缩权和排除权的权能 ,而地方立法权则不具有这样的权能。因此 ,正确区分自治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 ,并正确的行使自治立法的扩张权、限缩权和排除权 ,是完善民族立法 ,充分行使民族自治权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在区域结构形式中并存着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三种类型或三种模式之间既有根本的不同又有本质的相通。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在当前无疑是一种管理上和经济运作方式上的竞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竞争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如何在吸取其他类型的地区的有效经验基础上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民族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民族区域自治立法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限的范围不统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主体的设置不科学、特殊民族立法程序不合理等,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和公布的新宪法,把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给各族人民带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光明前景,同时也为各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提供了依据。而各民族自治地方认真做好本地区的立法工作,制定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今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拓展民族立法领域提高民族立法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方立法是我国民族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单行条例的制定在民族立法当中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在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上与地方性法规有较大差距 ,制约着民族法规体系的完善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从民族地方立法的含义、加强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及完善民族地方立法的途径等方面论述拓展民族立法领域 ,提高民族立法质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探求加强民族地区地方立法 ,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法治之途。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行为法律调控顾华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宪法》中规定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全国有5个自治区,30自治州,124个自治县(旗),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总人口为1.5亿,其中少数民族为...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民族立法的回顾和现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族压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民族人民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各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形式。为了保障和全面推动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9.
自治条例是贯彻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环节,但因我国民族立法工作发展相对滞后,自治条例在制定和实施过 程中仍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现状有关,也与各级自治机关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相关 法律的认知程度有关。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法,探 析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建议。旨在充实我国自治条例研究内容,完善自治州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发 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扬弃.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的正确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