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客观事物发展是曲折和复杂的。社会主义也不例外,它自身发展的过程必然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粉碎“国人帮”以来,特别是真理标准的讨论展开以后,多年的思想禁区一个个被冲破了,思想解放的春潮开始奔涌了。我国思想界自“五四”以来从未有过的这种活跃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许多人欢欣兴奋,一些人忧心忡忡,有的人则言之愤愤。但是,任何一种激动的情绪都不能代替对事物的科学认识。本文的任务是:试图把这个“解放”作为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力求进行一些尽可能符合实际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即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建立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还不具备实行全民所有制的条件;因而提出要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倒退”到集体所有制。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油画民族化问题,是艺术民族化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提法的最早记载,见于董希文在《美术》1957年1月号上发表的文章《从中国绘画的毒现方法谈到油画的中国风格》。“油画民族化”的提出,一开始是画家们从实践的角库提的。人们只着眼了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的探索,比如在油画习作和创作中,注意采用中国绘画的形式,不重可变的光,而重不变的形,以线为核心,表现固有色等等,后来又进入到了一个多方面的理论探讨阶段,人们开始研讨民族化的可能性和关于具体方法的设想。 建国后至“文革’前关于“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坚持油画民族化的创作方向是大家的一致倾向。2、反对油画简单的中国画化。3、就如何理解和实  相似文献   

5.
我国素为文章大国。唐宋以前的文章“家族”里没有戏剧、小说的地位,诗歌、辞赋之类的文学作品也不过是作为这个“家族”里的“宠儿”而占有一定的位置。所谓“宠儿”主要是说人们虽然喜爱它,但并不把它看作对于立身行事、齐家治国有实际效益而加以重用。在我国古代文章“家族”里,真正受重用的却是诗歌、辞赋之外的那些有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在五十年代中期进行的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相似文献   

7.
当代人类最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思维发展的总计,并正在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人类思维的发展,从低到高,是一个大圆圈,或者说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圆圈。这个圆圈大体上包括低高对立统一的两个阶段,即朴素认识或朴素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文化、思想、学术界又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反思。对这一文化思潮,在直接参与者中,有“破旧立新”与“存旧立新”之议,而广泛的社会舆论,则持三种态度——赞成、反对、有条件的接受。同一事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迥然有异,究其原委,固然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差别,但也同人们对什么叫“反思”、为什么要“反思”、怎样“反思”等,这样一系列问题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学说不是教条,而革命行动的指南;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理论——实践是一个反复无穷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些论断,已成为我国上下包括学术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三种文明本身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之争,在我国旷日持久地进行着。这场斗争表现为多种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论战到枪战,未曾间断。 1919年马列主义刚刚传到中国,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潮流就分成两派。一派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传播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另一派是以胡适为首的“文化人”,马上出来反对,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谈“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干的事。两条道路之争自此开始,逐步升级。从使用批判的武器,直到使用武器来批判,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与国民党进行武装较量,最终取得胜利,成立了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状况,决定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只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前段有人要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企图把历史的车轮倒转。本期黄百炼撰写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一文,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百多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反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则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制度发生革命。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资本主义就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社会主义是当代举世瞩目的重大现实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人们都在议论它、探讨它,只是由于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罢了。 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文献中。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就其外延来说,它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种关于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克服牺牲多数人来达到少数人发展的社会对抗状态的思想。它是一种关于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走过曲折道路,付出巨大代价所作出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是完全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现着人在历史行进中特有的主动性。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革命史上特别值得关注的年代。它跨越了三种交错点,在这短短的20年间记录年代、朝代和历史时代的变化过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苦、认真的探索和选择,终于在各种外国思潮中找到并接纳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认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这架"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美妙的未来,从而树立了鼓舞人心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开始了中华民族兴旺、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步入了不惑之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祖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全盘西化”的斗争,仍在进行着;在一部分人中,究竟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在这一根本问题中,一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加以改变,实现城乡土地权益和土地市场的一元化,保证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权利,这或许是解决目前城乡土地二元制度顽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