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会科学辑刊》2005,(6):Ⅰ-Ⅴ
哲学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曾志/1·4“数字增强”的价值及伦理问题/肖峰/1·10后人道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反思与定位/陈凡赵迎欢/1·16康德哲学的本体论意蕴/王国富/1·22论儒家恕道精神的当代价值/辛达海/1·26儒家中和观及环境伦理哲学启示/谢树放/1·31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王充闾/1·65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浑融性及其成因——从民间故事的复杂内涵说起/杨太/1·69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郭国勋/2·4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李尚德/2·8本体论:人之存在的理论诉求/王晓红/2·15事件…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三》附说二《说华山之华字》谈到:“杜荀鹤诗中‘华山’之‘华’即读平声”,并举“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惟将六幅绢”句为证。经查:华山虽有太华山之别称,却没有九华山之名.这九华山只能是原名九子山、号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那座了.因为唐  相似文献   

3.
。 ‘ ’‘。 政 治 ’ “ ·、 ’ 一、 .旗帜鲜明地靖在清除精神污染的最前列……………………………I.·本刊评论员(】.1)论“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方法论错误...…………··……………·牛治富乔根锁i 1.28)‘人性与文学 . . ——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汝一文的思考…·”于乃昌(2.、8)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唯物史观 。。一≯ ——读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的一点体会…···郭有为(2.19) 学习《邓小平文选》 ’办好蹦;院校,必须尊重人才 、’…. 莎必 ——学习《邓小平文选1))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1993,(1)
·文学·茅盾的文学思想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二翟抽《围城》创作主旨新探“··········一曲文军孔子论《诗》与鲁迅论《诗》·”··…玄佛静观思想与晋宋山水诗 的兴起”·“··”··“·“·“…”·“.…一汉魏六朝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日口, 及影响”·”·..·····““·”··”“····”一王平苏曼殊诗的时代特征“·”··““·“·”·…孙之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宣佛小说···“··“一郑欣盛唐之音·中唐之响。晚唐之韵 —唐代审美理想发展与遭变的 艺…  相似文献   

5.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引入了道德价值判断,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主要方面有对功利主义“施以了批评之斧”,使之更具理性。对于财富和机会均等的“人道主义的关心”,使之区别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自由主义“复归”的人性分析,使之具有折衷性。  相似文献   

6.
本刊继今年第1期发表《人道主义之累》后,又举办了一次有关人道主义问题的座谈会.下面是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论述了当代宗教哲学家唐·库比特的反实在论宗教哲学。库比特认为当今已经到了第二轴心时期,我们需要以反实在论的方式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新的世界观:世界是偶然的,我们需要接受普遍的偶然性;我们最合适的选择是空的激进的人文主义;关注存-在(Be-ing)是我们的宗教态度;最好的生活是太阳式的生活;而社会关怀的依据是人道主义的社会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罗萨·卢森堡强调社会主义历史客观性和无产阶级意识能动性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罗萨·卢森堡的社会主义观建立在革命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基础之上,罗萨·卢森堡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可供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诗处于唐诗、宋诗两座古典诗歌的高峰之后,以学问见长而与之鼎峙.清诗学问化较先前时代的诗歌更为明显:一是以专门之学(主要是朴学)入诗;二是诗歌体现出学术意识和学术精神;三是典故运用的经常化和偏僻化.其原因应从古典诗歌自身的发展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清代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来考虑.清诗重根柢学问,力纠明代诗坛空疏不学之弊,但始终未能克服学问有余而诗性不足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唐与回纥和亲公主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唐与回纥的和亲在唐代民族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学术界虽有文章论及,但都失于笼统,未将和亲公主的出塞背景、在回纥的经历以及和亲的作用突现出来。本文拟对唐与回纥的七位和亲公主作些考述。一毗伽公主毗伽公主与敦煌王李承寀结婚是在至德元年(756年)十一月。关于毗伽公主的身世,《新唐书·回鹘传》说是可敦(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后)之妹;《旧唐书·回纥传》说是怀仁可汗之女,《新唐书·三宗诸子传》和《资治通鉴》卷219《唐纪三十五》,皆从《旧唐书》之说。显然,后一种说法要更可靠一些。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旧唐书·安禄山传》),而安史乱军经过多年训练,素质较高,很快占领了河北,攻下了两都  相似文献   

11.
(括号内为年度与期数)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民族理论研究………………………………··-…阿·乌哈古勒奇 王戈柳(83.1)7b克思对民族学的贡献…………………………………………………,………………………··李小东(8 3.l)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沦的体会…………………………………………………………………··IZ焕文(83.1)。乙克思的伟大发现与科学抽象—…,………………………………………………………………熊舜时(83.1)o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存在主义人道主义………………………………………………,……··曾宪…  相似文献   

12.
:“名 (代 )·之不·动”式来历被古汉语教材误解为用“之”字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 ,本文从结构性质、结构特征、语意表达三个方面 ,通过比较互证 ,论述“名 (代 )·之不·动”式并非动宾结构 ,而是否定式主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正深入讨论并清除关于人道主义的某些错误认识,研究李大钊当年是如何认识人道主义的,尤其对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认识,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 李大钊对人道主义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思想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把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并认为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与体现。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是从民主主义者转变过来的。李大钊也不例外。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是把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被认为是李大钊第一篇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俄法革命之比较观》(一九一八年七月)一文,说:法国革命具有爱国的精神;“俄人今日,又何尝无俄罗斯人道的精神,内足以唤起其全国之自觉,外足以适应世界之潮流,倘无是者,则赤旗飘飘举国一致之革命不起。具其人道主义精神,人人之心,世无伦比。”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简直就不会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为转折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到了失败.每当论及这个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实面貌,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然后在东南各省次第举行政变"清党"."四·一二"政变,则是政变大屠杀达到高峰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唐·卢纶《塞下曲》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的“大雪满弓刀”句,一般说法是雪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新唐书·李多祚传》记载:“李多祚,其先靺鞨酋长,号‘黄头都督’,后入中国(按指中原,下同),……至多祚,骁勇善射,以军功累迁右鹰扬大将军。讨黑水靺鞨,诱其渠长,置酒高会,因醉斩之,击破其众。”这段史料明确记述了李多祚统率唐军进攻黑水靺鞨并获得胜利的事实,为人们研究唐与黑水靺鞨关系史及黑水州都督府建立前唐朝对今黑龙江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17.
楚怀王为太子时,屈原曾经当过他的老师.楚国历来就有太子师傅之类的官职.春秋时,楚成王之太予商臣,得其师潘崇之谋,弑父自立(《左传·文公元年》),楚庄王又使大夫士亹为太子箴之傅(《国语·楚上》),楚平王亦使伍奢、费无极为太子建之师(《左传·昭公十九年》).屈原之任太子师傅,虽不见于记载,却是一桩班班可考的事实.其证据有三:  相似文献   

18.
一_卜。al~‘万·里}二 合粉一}且旦} 中华民族‘。!优秀的.群,攀辱醉,l之,一河l黄土类.人‘一}‘.孙。}。·胜}橄国的:先l解4担}且且}·。{全称我们自己来l过团结、毖}厂万万不·} 承。旦{过旦}坦五}紧张、严肃、活改,我们的作五力‘努 I任I们一、王‘甲学\‘子产‘一资革同1风,,1拜·!4·,】二!过 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且}过且!奋斗,英勇栖性,」通三我们的立12传统。桌,}l·亘}‘汹涌澎3脚,a之‘I.河I黄I一象.一.舀‘会1一社i新上粉工向‘筑主之刘巡二】:寇驱泥于国上,自日1把4·;}2·},。、!二前进,篇进,我们是劳动」理老的·}l铮ls先…  相似文献   

19.
“三年之丧”起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根据《论语》所记孔子的解释,“三年之丧”指父母去世后孝子为其服丧守孝三年;也指王侯崩薨,世子服丧守孝,三年不问政治,宰相摄理政事。关于“三年之丧”起自何时、定于何世,历来说法不一。有说起自唐尧之世的;有说是殷商之制的;有说是周礼规定的;有说是孔子首创的等等。现在想把这个二千五百年前的问题讲得一清二楚是很困难的,但考辨各种说法的真伪得失还是不无意义的。第一,关于“三年之丧”起自唐尧之际。孔颖达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丧期  相似文献   

20.
〔括弧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哲、学孙以楷(8一31)、.尹、.户、少、,才8 2 95八口2 gln乃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体论涵意、·······,“…王德峰(1·1)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一都华中(‘1‘’7)论狄尔泰的生命认识论········...········“…莫伟民(1·12)胡塞尔对·自我”痴莽,.’.:·,... ........….…崔伟阴(:.18)张凌云(8·张奎良(‘g·—一个逻辑的和历史的考察李仁群(9·汪堂家(O·“新理学”的理性精神·····················……冯契(2.1)孟子理想人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