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一段话主要是说明作家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为什么必须“入”又必须“出”的道理.其实,入与出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此.在文学欣赏上,也有一个善入善出的问题,也同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文学欣赏究其本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也具有审美感受的一般特征.但文学欣赏又与一般的审美不同,一般审美是以现实生活中实有的客体为观照对象,而文学本身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2):10-12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胡能观之,入乎其内,胡有生气,出乎其外,胡有高致。  相似文献   

3.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重要的美学命题,也包含着深刻的创作心理思想。本文从艺术创作心理角度对这一传统美学命题进行论说,揭示其丰富而又辩证的创作心理机制。“入乎其内”感受生活与情感,是心理准备;“出乎其外”体悟回味生活与情感,是心理超越,是创作心理关键。同时在把握这一普遍的创作规律过程中,阐发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常用以形容文学创作,其实亦可以用之于翻译。翻译也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以求理解,"出乎其外"以求表达。理解与表达密不可分。选取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狗》为研究对象,从视觉转换、遣词用句等方面分析了其翻译策略和技巧。并强调在翻译散文的同时,一方面译者需要深入原文,探究原文真谛,可谓"入乎其内";另一方面,译者又需跳出原文之外,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用目标语将其忠实自然的再现出来,堪称"出乎其外"。而《狗》的英译本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再现了原文信息,很好地实现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5.
改革时期的文学创作,要求作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便更好地反映变革的时代精神风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来;在回顾与展望中,提出了文学审美走向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泛接受美学,自始至终跃动着一种强烈的读者意识。它既关于作品的本文论,又关于作品的生成论,还关于作品的接受论。其中“空纳万境,白多余韵”的空白意识,“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知音意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自得意识,便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审美接受意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文论思维的反思,认为仅用科学思维来解决文艺问题具有局限性,因为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文艺的所有问题。文章的结论是:只有通过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珠连璧合,才能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准确而又自由地对待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8.
大隐隐于市     
(2005年湖北卷话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古人有言:小隐于山;大隐于市。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人格追求、生命实践和艺术创作等方面表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交融互通的特点。在一定的现实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心"是儒道禅与苏轼思想相融通的契合点,而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有为而作"与"不能不为"几对范畴的表现上,苏轼明显呈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的融通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编辑行为与著述、出版活动在进行文化审美的过程中“联袂演出” ,三者是互为前提的 ,为此 ,我们特别强调现代编辑观念的文化审美价值 ,即确立一种文化审美意义上的编辑观。不论出版载体如何演变 ,不论著述活动如何繁杂 ,人类的编辑行为都是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的 ,编辑学界讨论颇多的“编辑学” ,与其笼统称为文化创造 ,而与著述、出版混淆 ,不如说是一门研究编辑行为的文化审美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庾信后期诗赋的美学风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定要在魏晋六朝的诸多文人中推举一个代表作家,而这个代表人选的文章必须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本时期同行各类作品这一全豹的一斑。那么,我以为庾信应该是首选人物。陶渊明似乎横空独立,曲高和寡。谢灵运、鲍照又嫌只是入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庾信生当六朝、隋唐易代之际,正是他所具备的代表性因素产生的最佳时机。他含英咀华,集先贤之大成;  相似文献   

12.
“先锋”一词从诞生之日便具有强烈的革命性特征,当被引入艺术领域,其自身的特质与内涵同艺术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紧密集合,使先锋艺术以独特的品格和意味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先锋艺术成为审美现代性在艺术领域的一种激进表达形式,一种带有强烈反叛精神和超前意识的形式,其在时间上的流动性、叛逆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在空间上的本土化、边缘化的特点,使其成为艺术发展与探索的方向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造的发生是一切文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作家经历了材料的储备与选取、创作动机的产生和艺术发现这三个阶段.这一具体创造过程在《聊斋志异》中体现为,蒲松龄通过博观、自觉与升华对材料进行储备、选取,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方式促使创作动机的产生,并在题材、文体和手法方面以创新性的艺术发现使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成为空前之作.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品评诗歌,主张"先钻进去",然后"再爬出来",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诗有达诂",赏诗者应"以意为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赏诗过程,也是一个诗境与赏诗者心情相统一的过程,即寻觅知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观物"与"观无"——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汉语所表达的中国人的思想中,显而易见,我们的一切“观念”,皆出于“观”:观念是“念”,念出于“观”。然而在中国思想中,“观”有两层不同的意义:一是“观物”,是有所观之观;二是“观无”,是无所观之观。观物之所观者,或者是形而下的存在者、“万物”,或者是形而上的存在者、“道之为物”,故有所观;而观无之所观者,则是存在本身,是“无物”、“无”,故无所观。而在儒家,这种“无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作为大本大源的生活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而观无作为无所观之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活领悟。这样的生活情感、生活领悟,是先行于任何存在者、任何物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6.
四化的基础是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怎样弘扬开拓精神,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为培养和造就一支富于奉献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优秀教师队伍作出积极的贡献,乃是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改革高师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改革高师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肤浅认识。 一、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要培养学员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首先必须引导学员深入下去,认真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有一种由表己身的代词“自”带动词构成的结构形式.“自”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通过动词产生影响,而这种行为的影响又反过来达于己身,即“其行之出乎己仍反乎己”.如:《史记·田儋传》:“诸侯皆反秦自立.”“自立”意为“自己立自己为王”.《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反”,意为“自己反问自己”.我们不妨借用一个目前十分流行的术语,将这种结构命之曰“自V式反馈结构”(以下  相似文献   

18.
在署名为“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①中,王国维对文学意境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现我者,意徐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这里王氏给我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意”与“境”;2、怎样才会有意境;3、什么是“出于观我”与“出于观物”;4、什么是“意…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研究中,仅仅就某一对象谈某一对象,是很难把要谈的或该谈的问题真正谈清楚的,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把特定对象的内在意涵讲得深一些,悟得透一点,则有赖于研究者大胆跳出研究对象固有的樊篱,站到一个相对超脱且极有意义的视点上。加以“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审视与探讨,就中获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科学效应。古典小说研究者吴圣昔先生,或许与我所见略同。近年来,他在坚持小说之内说小说的基础上,开始跳出原来的框框,即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学术制高点上,多方面揭示它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渗透和制约;同时深入剖析、归纳明清小说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最终在新  相似文献   

20.
东坡一生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2700多首诗作。其中不乏蕴涵着悠远意趣、耐人寻味的满蕴禅趣的上乘之作。严沧浪说:“诗有别趣,非观理也。”沈德潜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纪晓岚也说:“诗宜参禅味,不宜作禅语。”苏诗中以禅趣入诗的诗是不少的,其内容多从人情物性的体会中来,因饱含着诗人成熟高妙的悟力,故能伺机泉涌,触物成篇,寄兴味于其内,发直趣于其外。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中云:水光漱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是传颂千古的绝句,所作时间晚于上一首一年。唐宋诗人中吟咏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