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爱平衡线     
她生在农村,年轻时心高气傲,一心想嫁出去,嫁到有宽宽马路的镇子上去,但终没有如愿,依旧嫁在了村里。男人是个独子,家里条件还算不错。  相似文献   

2.
蓉儿 《老人世界》2008,(1):24-24
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我和几个小伙伴玩过独木桥的游戏,每个人都用手绢蒙住眼睛,然后从架在两块石头中间的木板上走过去。我刚走几步,突然一脚踏空,顿时,一阵锥心的疼痛包围了我……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将正在准备走亲戚的母亲招了过来,背上我就拼命地往村卫生所跑。  相似文献   

3.
张骥良 《老年人》2005,(7):23-23
我拿起笔,只想写点文字献给我的母亲。我深知手中的笔太轻,无法承载母亲在整整半个世纪里给予我的爱。2004年6月30日,是我50岁的生日。也就在这一天,母亲讲出了我的身世。50年前的这天,天空飘着小雨,父亲下班走出医院大门,在一家店铺的门口,隐隐约约听到了哭声。走过去一看,他发现破旧的纸箱里躺着一个出生才几天的婴儿。父亲抱起婴儿,在那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直等到天黑,也没看到孩子亲人的影子。无奈,他只好把孩子带回了家。这个婴儿就是我。父母当年没有生育,很想要一个孩子。尽管如此,他们总想着为我寻找亲生父母。然而,偌大的北京城,又到…  相似文献   

4.
深深的母爱     
母亲帮我把行李送上车,叮嘱着:“路上小心。”车开了,我突然想起还没对母亲说一句告别话。我从车后窗望去,望到了母亲落寞而怅然的样子,忽然想哭。我竟然连“我走了”这么简单的道别话都没有对母亲说。依稀记得,妹妹出生时,父亲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杀了。说是给母亲滋补身子。当时我4岁多,母亲吃饭时总带上我。  相似文献   

5.
唐雪元 《老年人》2008,(3):35-35
前不久,我从部队复员后回家探亲。已经有好几个年头没回家了,自然是归心似箭。火车在凌晨才到达家乡的小站,当我提着行李蹑手蹑脚地走进自家院落时,门前的灯骤然亮起,房门随之打开。明亮的灯光下,年迈的母亲披一件棉袄,一脸慈祥地把我迎进屋内。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与母亲在公园的长椅上等人。长椅在一棵桃树下,桃花正开得热烈,一朵朵粉嘟嘟娇俏俏的。母亲有些疲倦,将头倚在长椅靠背上,闭眼小憩。一个女人轻手轻脚走来,问我:“这桃花能折一枝吗?”  相似文献   

7.
周衍辉 《老年人》2008,(3):37-37
小城的夏夜,一派灯火辉煌,甚是热闹。因为刚下过一场雨,马路上三三两两到处都是纳凉、散步的人。吃过晚饭,我打算到小区北边的枫桥书城看书,妻子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相似文献   

8.
结婚六年,我依旧希望自己能够“丁克”下去,只是母亲却有着些许不情愿。她说:“为了事业,放弃孩子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一个女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母亲,这一生都不完整。”母亲所说的这些,我全然不放在心上,心想,有事业有钱多好。  相似文献   

9.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的母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妇女,她对儿女的爱就像她随身携带的竹篮一样,朴实,清新,素雅,无私。儿时的我,脾气倔强,看不惯那些恃强凌弱的孩子,爱抱打不平,见到有人欺负弱小,我总要出手相助,结果不是人家被我打得头破血流,就是我被人家打得鼻青眼肿。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鲜花盛开的五月,让温馨溢满整个五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母爱的藏宝阁。  相似文献   

11.
翟杰 《老人世界》2013,(3):28-28
朋友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三五好友备了大包小包的补品,一同前去看望。赶到医院,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推开病房门,偌大的单间里,朋友一个人正半躺在床上看书。  相似文献   

12.
母爱的分量     
王树槐 《老年人》2008,(2):31-31
南方的冬天,绝对温度不低,但湿度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比北方零下10度还要冷。商店里买的踏花被也好,水鸟被也好,盖在身上,尽管柔软,却轻飘飘的,并不怎么暖和。倒是母亲请人缝制的大棉被,虽说笨重了些,保暖功能却是一流。也因此,一到冬天,我最喜欢盖母亲做的大棉被,睡在里面,感觉温暖而踏实,很快便可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13.
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把500元借给妈》,写一段儿子与母亲的往事。父亲去世后,儿子经常出差,很少能在家陪陪80岁的老母亲。有一天深夜,儿子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老母亲还没睡。老母亲吞吞吐吐,似乎有事要问他。  相似文献   

14.
自母亲因操劳过度而去世后,琳达一直很伤心。更让她伤心的是,没过几个月,父亲便又娶了一个叫菲莉的女人。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新过门的继母产生好感,并友好热情地对她,这无疑难于登天。看着菲莉整天在家里指手画脚,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样子,琳达对她更不满了,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父亲身上。琳达开始觉得,母亲的死跟父亲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不是只知道在外忙着工作挣钱,丝毫不顾家里,母亲也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15.
母爱如涓流     
刘少峨 《老年人》2008,(8):32-33
母亲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可我仍然不时想起她老人家。 小时候家里贫穷,兄弟姊妹又多,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父亲一天忙到晚,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操持家务、照料孩子的重担就全压在了母亲肩上。尽管每天累得疲惫不堪,可母亲对自己的一群儿女却呵护有加,从不打骂。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后,他爱上了一个漂亮而且时尚的女孩,和她结婚的时候,母亲没有来,她托一个进京办事儿的老乡捎来了一万块钱,装在一个皱皱巴巴的信封里,用报纸一层一层的裹住。他把那些钱拿出来数了一下,有九千块,是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而其余的一千块,是零零散散的毛票,又脏又旧,  相似文献   

17.
一份既看不到任何希望又得不到一丝回报的爱,她整整坚持和付出了30年。30年来,她一直不离不弃、嘴对嘴地喂养一个和她毫无血缘关系捡来的残疾女婴。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最美母亲”。她——就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58岁的农妇王均秀。1985年3月16目的傍晚,王均秀的丈夫曹宗恋开着拖拉机给供销社送酱油,返回途中,借着车灯微弱的光亮,他看到路旁有一个纸箱。曹宗恋停下车走近纸箱,发现纸箱里面有一个用小被子包裹着的、奄奄一息的女婴。当时天色已黑,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曹宗恋担心女婴被野兽叼走或被冻死,善良的他就把女婴抱回了家。  相似文献   

18.
母爱的深度     
我们守在她的床前久久不愿起身,似乎只要母亲还在面前,我们就是被母爱笼罩的孩子,就永远心有所依。大哥突然脑溢血去世,我和大嫂、姐姐料理完后事,一直不知该如何跟68岁的母亲说这件事。中年丧夫的母亲,还承受得起老年丧子之痛吗?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向她隐瞒实情。那晚,大嫂找上门来,向母亲哭  相似文献   

19.
阿红 《现代妇女》2010,(11):8-9
从小到大,父母记得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他们从来不会为我们的失败感到丢脸,而我们却总是嫌弃着父母的种种不好。其实做父母的不图我们回报,只希望我们过得好。  相似文献   

20.
尹利华 《当代老年》2008,(10):16-16
一次饭局中,同桌的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一个半根香蕉的故事。 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住在贫困的农村,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母亲带他去县城参加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他平生第一次见到香蕉,黄灿灿的,月亮一样的形状,透着诱人的香味。母亲为他剥好一根,递给他,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风卷残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