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问子 《老年人》2008,(3):40-41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代延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姓氏文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置身于网络空间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由于网络空间的超时空性使网络这种现代化的交际工具具有极大的便利性、时效性、经济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等特质 ,因而网络人际交往正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然而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以网络为载体的交往方式在促进人们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平等观念增长的同时 ,也难免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来讲 ,他们的心理成熟、发展较之成年人相对薄弱 ,更容易受网络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深入研究网络交往方式对青…  相似文献   

3.
希腊德尔裴神庙有一些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主要部分,要求他的学生用毕生精力研究它.从此它成为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我国对它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最近看到更多的是关于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经营自我的一些大部头出版物,罗列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六人晚餐"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友方式成为都市白领阶层的新宠,本文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六人晚餐"的特点及其风行的原因,并指出了参与者应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少子化和老龄化都飞速发展的当今日本社会 ,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十分富裕。在这种背景之下 ,青少年本身正明显地呈现出正负两种相反的发展倾向。一方面 ,青少年的规范意识和社会化程度降低 ,为物质环境所左右 ,心无所系 ,有的甚至失去了明确的生存目标。日趋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就是这一倾向的极端反映。另一方面 ,青少年们对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等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各个地区 ,都能看到青少年积极参与救援活动的活跃身影。当今的日本青少年的现状究竟如何?它具有怎样的特…  相似文献   

6.
7.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融通于传统艺术指导原则,为今天传统艺术创作所沿袭,它所涵盖的辩证理论,又是一种最佳处事状态的价值手段。它所包括的和谐、适度原则,以及执两用中的处事态度,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成长之中理性思绪,并且可以给当前面临的青少年社会问题提供解决的途径。中和之美价值观念的阐释、解读,将给予今天青少年教育全新的启示,指导青少年优化处事原则、平衡浮躁心态、合理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是当前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溯,介绍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结构等理论问题以及经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未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社会青少年文化中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指出当代青少年文化在语言、符号、价值观、规范、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文化异化现象的表现,并就其中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中形成了一股以电影<大话西游>为代表的"无厘头"文化风行现象."无厘头"电影所体现的"小人物"心理、对真实人性的解放及其对"苦难"霸权的解构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无厘头"文化因与其父兄文化的差异而反映了不同的代际特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ociology in Hong Kong since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creased student enrolment in the nineties. Colleges gained university titles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s matured as a result. I attempt to trace the current state of sociology in teaching progra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I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s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repositioning of Hong Kong within sociology as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continue to negotiate, navigate and grapple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inland China both as a productive site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a reference point to be different in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