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吕氏春秋》成书之际,战国纷争局面即将结束,统一的历史趋势日渐明朗;学术思想也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走向相互渗透与融合。与此相应,《吕氏春秋》形成了兼收并蓄各家思想的杂家风格。《吕氏春秋》取合诸子思想的标准是君道思想。先秦学术对于君道思想的论述最终体现为二重关系的处理上,即天人关系与人人关系。《吕氏春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君道思想体系。在天人关系上,它以法天地为指导原则,以无为而行与贵因之道为具体的方法。在人人关系中,它把处理天人关系得出的原则与方法加以实际运用,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研究《吕氏春秋》君道思想,既抓住了其内在的主旨,又对把握秦汉之际学术思想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把“和”视为“乐之本”,《乐记》则从天地之和阐释音乐之和的作用,二者都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吕氏春秋》和《乐记》都认为乐的美以善为前提,都认为乐与政通,应该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许多学者笔下,《吕氏春秋》的思想就是吕不韦的思想似乎已成了不证自明的前提,并由此前提出发探讨与之相关的问题。这个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宋代以来读书界普遍存在的因人废书倾向,但能否说就没有受到其他成见的荫蔽呢?从《史记》等现有材料来看,《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授意编撰的,他个人的一些想法、主张,也应在书中有所反映,但具体的编撰工作,则由其门下积学之士担任。吕不韦对《吕氏春秋》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吕氏春秋》绝非其为政指南。就《史记》、《战国策》等对吕不韦生平行事及其当政期间秦国国政的记述来看,吕不韦是一个精于权谋的“闻者”,而非励精图志的改革家。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政见或有冲突,但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的矛盾,应主要还是雄心勃勃的君主与把持朝政的权相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观;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发达,孔子乐论被认为是先秦音乐美学的创始,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论,《吕氏春秋》吸收并糅合了先秦各家乐论。文章旨在将三家对音乐的缘起、本质、作用的论述作比较,以期清理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渐进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来源之一就是乐正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的主要思想——重孝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作为治国的根本;其贵信等思想亦被《吕氏春秋》合理吸收,作为君主修身的重要内容;乐正氏之儒具有兼儒墨的学术特点,这与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学术特点十分接近;乐正氏之儒是通过尸子而在秦地传承。从而为吕不韦所熟悉与采用;研究《吕氏春秋》杂家思想的形成,尸子这个人不应该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读《〈吕氏春秋〉校释》林存柱《〈吕氏春秋〉》是吕不书主编、撰写而成.但是由于《史记》对他人格的诬陷,历史家们在他们的历史著作中是不介绍《吕氏春秋》的思想,其学识之浅偏见之深可谓深奥.陈奇猷先生能用“四十余年”的精力投入到《吕氏春秋》的校释中,为后人研...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的思想统一性问题,同时关涉到思想主旨和文本结构问题的讨论。《史记》所载《八览》《六论》《十二纪》的次序反映了吕氏门客编定《吕氏春秋》的次序,三个部分功能不同。《八览》重在集览先秦政治与思想资源,并批评秦政得失,《六论》则进一步抽绎理想政治的基本原则,《十二纪》才是最终目标所在,即为新的秦王朝设计一部治国纲纪,并论述其思想基础。《十二纪》的编制,依托于秦汉之际流行的统于太一的元气宇宙论,其思想有统一性,但这种元气宇宙论,其内容主要是对战国中晚期思想成就的继承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战国后期,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吕氏春秋》是这一阶段重要的语料之一。被动句在《吕氏春秋》当中使用时,传统标志被动句主要以"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为主,它们占据了标志被动句的多数席位,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的"被"字句、"乎"字句。而《吕氏春秋》被动句真正的主流是意念被动句,这是由主观意识感知的被动句,不存在被动标志词。研究《吕氏春秋》被动句,总结其中的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先秦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吕不韦之《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的关系,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秦统一后制订的治国大纲,但因同秦始皇的思想格格不入而未被采用。  相似文献   

11.
花卉世界,品种繁多。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花卉的喜爱和厌恶就存在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花卉语和各具特色的花卉语文化。本文分析了不同民族对花卉不同态度的一些原因和花卉语的象征意义,介绍了花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独特作用和在英语等文学语言中的应用,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申论考试与应试者的能力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论作为国家录用公务员的考试科目,已引起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应试者应把握申论考试的特点,一是考查功能的综合性,二是所论问题的现实性,三是试题组合的层次性,四是应试者角色的规定性。应试者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主要是政策理论修养、阅读理解能力、辞章文体构建能力、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有志于应试公务员者应提升综合素质,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对有机硼和有机硅的反应选择性进行了园满的解释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科技革命的到来 ,必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如何使人们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方面协调发展 ,只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才能使广大师生在理论上、实践上认识科技革命对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历史上 ,在科技引进、对待西方文化等方面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成败效果上差异较大。研究、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 ,应从更深一层的文化视角去看待它。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封建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心理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近代中日两国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几百万个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他们大部分都将或早或晚地采用ERP系统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了能够正确引导中小企业选择与实施ERP系统,对ERP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提供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成功实施ERP.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以孔子、老子、孟子、墨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这些先哲们提出了许多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的深刻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此,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诸子百家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提出了正确吸收和运用诸子百家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道德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应该重视文化对比 ,因为语言差异往往来自其传承、规约于不同文化的差异 ,或者说是语言世界观的差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就是广义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受制于曲折型语言的思维方式 ,汉语受制于综合型词根语的思维方式。这种差异 ,以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而导致产生的语义层面上的空缺、抵牾 ,最是令学习者困惑。本文从跨文化传通的角度入手 ,在语言分割、词汇空缺及修辞意义三个层面上分析、比较了英汉词汇语义结构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其投射带来的影响 ,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具体剖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美学因素。为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从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词汇联想和文化现象的差别导致语义不同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加以论述,特别是通过有关动物、数字、颜色等方面词汇的对比来探讨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词汇在中、英两国读者中所产生的相同的、特别是不同的联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