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玉宝是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白家村村民。他广开致富门路,搞多种经营,四路进财。去年,全家纯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他的致富经验有四点:一是传统致富项目抓养羊。他从1982年开始饲养辽宁绒山羊,20多年来每年饲养量都达100多只,卖活羊和羊绒收入1万多元。二是上山栽植板栗树。他家原有200多棵板栗树,每年效益都不错。2000年,他又以每年2600元的价格买断100亩荒山30年的使用权,栽植板栗树  相似文献   

2.
向峰,人称鳖王,养鳖已有三年多,93年纯收入3.8万元,一家四口人,人均收入9500元,谱写了养鳖致富四部曲。(一)从摸鳖到养鳖。向峰,家住湖南省绥宁县黄土矿乡半岭村,他身怀祖传的摸鳖绝技,91年以前,摸鳖是他的家庭主要副业,常外出几百里,来回十天半个月,早出晚归,辛苦异常。91年正月初二,他在丈母娘家拜年时,看到了一本《专业户》杂志,拿起一番,看到一则养鳖信息,回家后,与家人一合计,第二天便开始修起了养鳖池。  相似文献   

3.
涡阳县新兴镇共产党员刘振红,两年养甲鱼,纯收入3万元,脱贫致富奔小康。九二年春,刘振红看准了市场行情,养甲鱼,能致富。他自筹资金6.5万元,建起了一个900平方米的甲鱼池,投入4万元,夏季购买半成品甲鱼饲  相似文献   

4.
《源流》2015,(2):45
杨荣义先生是惠东县白花镇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到深圳市创业,1993年成立深圳市荣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致富后不忘回报家乡老区建设,从1997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先后捐资近千万元兴建自己家乡的小学、村委会、村道及养老、敬老等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为解决"看病难"问题,捐资3000万元兴建惠东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2007年捐资1000万元兴建惠东县白花镇卫生院荣超楼;2008年1月5日在惠东县慈善总会成立当天,捐资7150万元用于  相似文献   

5.
丰顺县关工委名誉主任、民营企业家陈绍常先生出生在八乡山老区。他从小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外出创业致富后,不忘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教育成长。他于2003年捐资120万元资助丰顺中学新校区建设,捐资5万元资助龙岭小学建校并资助  相似文献   

6.
在村里,年届八十的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的退休教师蒋国珍是个富人。他不仅能按月领到2300余元的离休工资,还种了红薯、黄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可他对自己,节俭得近乎自虐。在他家不到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只有一张床,床上的棉  相似文献   

7.
丰县师寨乡张庄村李念明从94年第3期《专业户》上看到从事加工业大有可为,他购买了原料和有关资料建立了天花板生产厂,半年获利7万元,正是靠一项技术使他的厂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合肥、武汉等地,他的致富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利用  相似文献   

8.
纪多志,男,现年35岁,中共党员,初中文化,明光市涧溪镇人,曾先后评选为明光市十佳青年和滁州市农村致富带头人,现为滁州市人大代表,明光市政协委员。纪多志初中毕业后曾在镇农电站做了十年农电工,1997年10月,通过报纸、电视等信息渠道和周边农户养鸡成功经验的启发,他瞄准养殖业良好发展前景,毅然辞去电工职务,多方筹集资金7万余元,在明来路祝岗段西侧兴建养鸡场。建场房8间300平方米,购鸡笼90个,养鸡5000只,当年收入1.2万元。在尝到首次成功的甜头后,他信心大增,1998、1999两年,他又大胆地扩养肉鸡10批约6万只,年纯收入均在4万余元。1999年…  相似文献   

9.
吴晓娴 《社区》2013,(7):32-32
一天,梁曦翎同学起了个大早到社区去捐款。梁曦翎住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社区,这里有一个由小伙伴成立的"蒲公英青少年基金会",号召大家捐出压岁钱,再用这些钱一起来做公益活动。征询了妈妈的意见后,他来到社区办公室,向捐款箱里捐了200元,然后在捐款登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万子恒,2.5元;陈芊文,20元;  相似文献   

10.
翟勇 《社区》2013,(5):32
一天,梁曦翎同学起了个大早到社区去捐款。梁曦翎住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社区,这里有一个由小伙伴成立的"蒲公英青少年基金会",号召大家捐出压岁钱,再用这些钱一起来做公益活动。征询了妈妈的意见后,他来到社区办公室,向捐款箱里捐了200元,然后在捐款登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万子恒,2.5元;陈芊文,20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合川市南津街办事处夜雨村三社农民刘持林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他养蛋鸡3000只,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0万元,获纯利3万多元。1993年,从事蛋生意的刘持林率先走养鸡致富之路。他分两批引入罗曼蛋鸡2100只,其中第一批1500只,第二批600只,一年后获纯利1.67万元。初获  相似文献   

12.
王其义同志系枞阳县其林镇梅花村人,农民,男,现年51岁。从1984年开始领头承包村集体水面、土地1500亩,开展种养殖业以来,二十年如一日,不仅自己勤奋劳作,在积累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勤劳致富,而且心系乡邻,不计报酬的帮扶、带动周边106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年人均增收1000元,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04年,种粮面积1300亩,养殖面积200亩,产粮65万公斤,水产品产量1.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4万元,上缴税费8万元,年纯收入52万元,参与生产经营的农户年人均增收2700元,被农业部评为全国100个种粮大户之一。小富不安,富而思进王其义从自己…  相似文献   

13.
今年40多岁的养蜂能手韦韬,是广西环江县洛阳镇永权村人。经过多年摸索,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仅去年销售蜂蜜3000多斤,收入达4万元,全家人均收入八千元。99年冬,他应邀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全区养蜂会议,并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现今,很多农民都在探寻致富之路。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绿溪口乡陶伊村青年农民路必和,用自己的实践,展示出一条可靠的致富之路。这些年,他依靠科技发展家禽养殖业,办起了一个拥有150台孵化箱、5个孵化场、2个种鸭场、1个饲料加工厂,家禽年孵化量达500万羽,年总产值200多万元的综合孵化养殖场,形成了生产一加工一销售一体化经营格局,累计纯收入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5.
海利集团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600万元。创办人李儒昌有着非常独到的经营策略,他从地方市场做起,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疆域,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几年以前,残疾职工林喜门,还是个负债高达15万元,如今却成了拥有百万元家产的致富大户。林喜门今年57岁,自幼因患关节炎落得个终身残疾。62年,他从大巴山来到称为“夹皮沟”的天山脚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一分场四连当了一名普通农工,一干就是三十多个春秋。  相似文献   

17.
阿山 《华人时刊》2006,(8):48-51
一头鹿1年可以为社会创造500万元的价值,并且连续8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一个71岁的老知识分子与鹿相伴几十年,他的科研成果让15个省、自治区的养鹿人致富,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鹿,老人出生入死、受尽苦难。可是他说,一生的幸福都是鹿带给他的。  相似文献   

18.
明清两朝,戏曲成为山阴(今绍兴)祁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祁氏家族因此对戏曲,尤其是昆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戏曲也巩固和丰富了祁氏家族文化.祁豸佳是个天才艺术家,然而学界对他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通过关注祁豸佳的戏曲艺术造诣,对他的主要戏曲活动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家族文化等因素对他成就卓越戏曲才能和素养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牧民阿迪亚科学养畜致富牧仁赵振中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老牧民阿迪亚,1995年全家总收入达2095万元,扣除上缴18万元税款和草原管理费、支出生产性费用515万元,全年纯收入为14万元,全家人均收入高达2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牧业大富户。对阿迪...  相似文献   

20.
张末 《社区》2003,(12)
“一睁眼就欠人钱”“你知道每天一睁眼就欠人钱的滋味是什么吗?”27岁的董灿五年前大学毕业留京,分配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一年前准备结婚时,单位要求他从单身宿舍搬出来,于是他利用住房公积金在银行办理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两居室商品房,成为负债一族。为此,董灿每月需按时偿还银行2300元钱,还贷期为20年。他和妻子月收入加起来不超过5000元,所以他们不得不替自己算每一笔细账:每月还完贷款,余下2700元钱,扣除生活费、水电费、手机费、交通费和其他支出,仅剩1000元不到;问题是董灿妻子最近计划外怀孕了,之前他们所有的储蓄已经用于支付购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