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君惕先生有言:“欲为文者必先读史,欲明史者必先通经,欲通经者必先治小学,欲治小学者必先读《说文》。”(《辞书研究》一九八二年五期七六页)但是,要读懂《说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问题就好办得多了。因此,我们可以接着罗先生的话往下说:“欲晓《说文》者,必先读《说文注》!”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他所著的《说文解字注》被公认为是解释《说文》的权威性著作.段氏博学自信,有严谨和重实的治学态度,他在治学方法上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在《说文解字注》中,运用了包括比较互证法、逆向思维法、历史发展法、朴素辩证法在内的多种科学方法,从而使《说文解字注》成为我国文字史上的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3.
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博大精深,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可谓包罗万象、要言不烦,是后人研究<说文>的一部十分难得的工具书.<段注>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汉语词义问题的研究更是超过了前人,成就了不世之功.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段氏对汉语词义研究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校勘与注释两方面论述了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文章认为《约注》校勘精审、无征不信,是文献校勘的典范之作;在注释方面《约注》恪守传统训诂学的训释原则,从本字着手,阐发引申义,推求语源,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武雪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4):58-59
首先对引申义作概念的定义,在总结前人对《说文段注》引申义类型的归纳的基础上,概括出《说文段注》的5种引申类型,其中真正为现代意义上的引申义的只有一种,并对《段注》中符合现代意义引申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段注》中有关引申和假借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揭示了段玉裁词义引申说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他的词义引申说对前人的继承表现在:他继承了前人关于词义引申的分析方法,从字形所提供的本义出发,来研究引申的方向和层次;其对前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他明确地使用了引申(伸)这一术语、注意说明引申的理据、初步阐明了词义引申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合韵的突出特征是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属不同的韵部,本质是一个字的本音与又读异部.段玉裁用合韵解释了韵脚字异部的现象,提示合韵字的实际押韵音与所协字同部.段玉裁还把《说文解字》正篆多音,读若字表示其又读,且与正篆之本音异部的现象当做合韵.正篆之本音与又读合韵有音近与音远两类.音近不是合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清儒段玉裁编著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学”的权威之作。段氏作注不拘泥于字形,从大量琐碎的训诂实践中系统地总结提出了诸多“因声求义”的声训条例。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说文解字注》的声训条例,阐述了段氏音义相贯的训诂思想。 相似文献
9.
10.
<正> 顾野王的《玉篇》是我国字书史上继《说文解字》之后的一部重要字书,也是用楷书传写的最早的字书。由于卷帙浩繁,传抄不便,到五代时就失传了,只有被来我国留学的日本僧人抄写回去并在东瀛广为流传的卷子本还保留下来一部分残卷。本世纪初,由黎庶昌、罗振玉等人先后用摹写、照像影印之法传回中国。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卷子本和《古逸丛书》本两种原本残卷。至于明清以后学者们经常在著作中引用的《玉篇》,乃是宋代陈彭年等人在唐人孙强的增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的成就是任何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学者所一致公认的。清朝著名学者王鸣盛甚至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说文解字正义序》)现代学者也普遍肯定《说文解字》是不朽之作。但是,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只从字典学的角度来赞扬其价值,说它“是中国最早的对后代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作为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对后代语文学的影响非常之大”(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字书的兴起》。有的学者干脆否定《说… 相似文献
12.
13.
许慎是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是文化史上中国文字学的开山祖师。他的巨著《说文解字》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字典。它不仅是研究语言文字必读的书,也是研究文字史学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料。我们要很好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这部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是东汉许慎花费了二十多年心血才写成的。历代的《说文》学者如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以至钱坫、钱大昕等人,多从文字角度来研究它。近代如郑文焯、叶德辉、王国维、章太炎、丁佛言、商承祚、费侃等,对《说文》研究的领域稍有扩展,已渐渐触及音韵学、词汇学和词源学等方 相似文献
15.
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干其<说文解字注>中曾系统地研究过古今字,于古今文字之变迁,每每能详溯其端委,细说其源流.然细心考之,由于其对古今字的界定不够严密,每类古今字的外延太广,所使用的术语太繁杂,从而造成不少疏漏.许多学者都认为段氏的古今字界定符合历史实际,但实际上,段氏所说的古今字与郑玄最初提出的古今字概念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曹道衡长期以来,我们阅读《文选》,用的大多是清代胡克家复刻宋尤袤所刊的李善注本。现在通行的几种排印本、影印本几乎无一不以胡刻为底本。至于“五臣注”的单行本,虽然尚存,但至少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已很少见到。至于兼收“五臣注”的... 相似文献
17.
刘孝标是以整体观来注释《世说新语》的,其整体观体现在刘孝标对所引文献作者的处理上,也体现在刘注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刘注本身来解决上,还体现在刘注的“已见”、“别见”以及人物小传的给出上。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玉部》是东汉时期许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社会用玉的实际 ,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总结。通过对“玉部”字的分析 ,可以看出汉代人对玉的释义、分类等已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尤为可贵的是 ,“玉部”所反映出的汉代“玉符”思想的强化 ,这对后人认识玉有很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540部,收9 353字.其中韦部有十六字,重文五.对韦部十六字逐一进行考释,因声求义,查源探流,撷采古注,旨在正读、释义.分类考释以求“韦”字本意.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因为后人在传抄中的误改或误增,以致产生很多重出字.本文试将重出字分为四类进行完全归纳、考证。这四类分别是:第一,两个篆文相同者;第二,一个字是篆文,而另一个字是某个篆文的或体,也就是一个篆文与另一个篆文的或体相同;第三,两个字的古文相同;第四,某个篆文与另一个字的古文、籀文或俗体相同.同时,文章也对重出字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