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一直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和要素,通过记者与节目主持人的连线,或者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报道,会让受众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到当时当地的现状。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出镜记者更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去适应这个新的媒介环境。基于此,本文从出镜记者的定义和作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依次分析了传统新闻制作中以及全媒体背景下出镜记者的作用和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即出镜记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在新闻报道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记者接到群众举报,称山西省交口县桃红坡镇永远庄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存在私挖滥采煤炭、房屋建筑质量低劣等问题。为对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记者来到山西省交口县,并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私挖滥采的问题并非只此一处。  相似文献   

3.
会议是当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是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是产生新闻的“富矿”。如何在会议这座“富矿”中淘出新闻“真金”,需要记者既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更要有好的“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球武装力量都在同一种新的咄咄逼人的媒体环境中挣扎。1991年美国发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时,许多记者还在使用打字机,只有大型电视台才用得起笨重的卫星电话。如今,大多数战区的记者、士兵,甚至市民都有小巧的手机。已有28亿部配有摄像、录音和文字传输装置的手机在使用,每天还有160万部在登记。90年代,记者几乎垄断了战争报道,如今,仅士兵就发布了约1700条博客,战区市民也发布了相当数量的网上日记。  相似文献   

5.
昝爱宗 《21世纪》2001,(8):40-41
在美国,记者被称为出类拔萃之辈。即使是在白宫,似乎无处不见记者伸出的长长的触角。曾任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的戴维·哈尔伯斯坦说过,如果个性是权力的实质,那么权力在当代美国所起的作用无疑是最生 动、最直接的。 而掌握着这些 “个性权力”的人莫过于采访白宫的记者了。 在美国,有人称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实这是一个过时的说法。现如 今,记者们并不愿有什么出名的 机会,更不需要有什么高尚的荣 誉,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采访 新闻、探听消息、毫不留情地传播 丑闻的权力。1979年,美国作家、 《纽约时报》记者的戴维·哈…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视点,取决于记者本身对生活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用超前意识的眼光去预测去描述各种事态的变化,看准方向,把握新闻尺度。写出具有分量的新闻作品,以便引起社会的关注。从某种角度看,记者眼光的超前意识,对于记者能否生产出“炸的响”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直接影响。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并不是说秀才是天才,而是指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天长日久深思熟虑,掌握了超前意识本领———具有一套准确的预测、分析、判断能力。记者对事物进行深度穿透,是记者进行深度报道的前提。记者的眼光在对事物(或事…  相似文献   

7.
记者社会资本是记者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的资本,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新闻竞争的加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逐渐成为影响记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记者社会资本具有增值性、累积性、流动性、依附性等特征,记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媒体带来某些方面的优势,跨越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改善媒体的传播效果,对记者成长和媒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谭湖 《今日南国》2008,(21):9-10
最近,记者就企业的求才、用才之道等问题采访了广西南宁龙共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永华。 记者:在广西机电企业中,龙共公司是较早实行引进人才激励机制的,这一机制也是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公司在这方面是怎么操作的?  相似文献   

9.
20年前,他在电视台里,是一名摄像师,每天扛着沉重的机器,跟在记者后面跑来跑去。到了目的地,得按记者的要求,拍这拍那;闲下来,得给记者端茶倒水、整理资料、跑腿打杂。  相似文献   

10.
记者新闻采写把关意识的强弱,关系到整个新闻实践的成败。因此,记者要增强把关意识,采写中要把好政治导向关、依法行事关、新闻事实关、保守秘密关。记者采写把好关,不仅是对编辑、总编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报纸负责,对党的新闻工作负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强调在舆论监督中应重视记者的主体意识的作用。主体意识决定舆论监督者的思维方式;决定舆论监督者的敏感、悟性;强调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监督者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心态,有利于记者直面现实。强调主体意识的同时,要反对在舆论监督作品中直接表现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的9次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为分析文本和研究对象,以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答记者问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系统阐释,试图说明其在此类文体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媒体愈发重视对中国的报道,不过由于中国的信息相对不透明,导致海外媒体在中国设点多,派驻记者多(现注册登记的驻华记者约700人),如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就有驻华记者10名,数量超过驻美国记者。那么,驻华记者的关注点以及目前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又是哪些呢?  相似文献   

14.
在左权将军殉国6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山西省左权县。采访中了解到,左权县委、县政府为了山区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创建县城住宿制学校,将山里的孩子接到县城上学,并由各级领导干部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实行“一对一”帮扶,直至小学毕业,这种特色教育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左权县作为全国甲级贫困县,能够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舍得在教育上大投入,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这在山西省尚属首例。针对左权的教育改革模式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记者采访了左权县委书记马彦平。记者(以下简称“记”):左权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左…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中国税收的反应之强烈,提案之多,质询之众,争论之鼎沸,历届两会所罕见。在总共42份财贸金融类提案中,有关税的提案就占了13条之多。而在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要重视财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丧失真实,多表现为陈述意境的虚假。做到事实符合实际,再现完整而精确的知识,是科技新闻真实的两大要素。忠于这两种真实,记者必须进入知识必然性的意境,否则如观海市蜃楼,难以把握自然规律的演绎系统。文中指出,真实不等于真理,但具有彻底真实的科技新闻是一种真理的认识形式,需要严密的逻辑序列再现真实感。在科学探索的报道中,新闻真实是相对的,只要求再现科学家探索事件的真实,知识真实则可能是一种幻觉或推测。伪科学是伤害新闻真实的大敌,许多记者在描述伪科学的表演中,大肆渲染“真实”意境,使广大公众受到欺骗。记者没有科学意识,就无法捍卫科技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1946至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部分记者利用职务之便招摇撞骗,为社会所厌恨,新闻界自发掀起了一场旨在“建立职业道德”的“整肃运动”,包括营造整肃的舆论声势、设置整肃机构、惩治贪腐记者等。然而,受记者待遇、新闻界自身组织和政府部门作风等问题的制约,这场运动没能有效阻止记者的贪贿行为。  相似文献   

18.
休闲衬衫、短裤、NewBalance休闲鞋……当王铮以这样的装扮出现在记者的视野中时,记者实在难以把他与天纳广告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对应起来,更难以相信他就是为New Balance打造出感动无数网友的微电影《少女夏洛克》,十年前就已经著书立说的优秀创意人。但当坐在咖啡馆门前.在夏日午后的暖风包围中,倾听他讲述拍摄《少女夏洛克》的种种细节.拍摄搞笑视频《广告说啥我信啥》的初衷,创办天纳广告公司的缘由及混迹广告行业多年的体会和感悟后,记者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觉得他虽然年纪轻轻,却正在以一种超脱的姿态“玩”在广告圈。  相似文献   

19.
7月的一个上午,记者在位于中关村南大街的数码大厦.见到了一位个子高高、精神矍铄,而且汉语极为流利的德国人,他就是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同时,他还是“德中同行”项目的总监。作为“中国通”的他,在没有任何翻译的情况下,将这一项目详细地呈现在记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中出现的倾向性态度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态度模型,记者对报道态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负面新闻的接受程度和新闻的重要程度。仅当社会对负面报道的接受程度较高时,媒体内部报道态度才会出现差异,即关联度较高的记者会倾向于负面报道,关联度较低的记者则倾向于正面报道。基于《纽约时报》对华新闻报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纽约时报》记者比非《纽约时报》记者负面报道倾向性更高,新闻工作者相较自由记者更倾向于负面报道,这表明美国媒体对中国新闻的负面报道现象源于美国民众对中国新闻存在先验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