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底什么样的政制才是最理想的?民主与宪政孰重孰轻?民主论者与宪政论者对此看法不一。民主着重关注的是由谁来行使权力亦即权力的归属问题;宪政重点强调的是对政府(国家权力)的限制和防范,即权力运作的规则、程序和制度问题。民主与宪政虽然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但它们的内涵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因而,理想的政制不能只是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必须既是民主的,又是宪政的。  相似文献   

2.
宪政理论的变迁--从民主与宪政关系层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角度看,宪政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理论动向.这包括其方法基础、新的人性理念、权力制约主体的非正式化、正式权力制约与非正式权力制约之关系和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关注等方面.这其实也是政治理论总体性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但是,宪政始终要以民主为内核,在各自的变化中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3.
美国宪法在不断的发展和修正中形成了权力、权利和民主三个维度 ,构成了宪政的三足。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公民权利、选举制度、自由宪政等逐渐成熟推动了美国宪政的不断发展。这同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宪政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日趋成熟 ,同时也更加暴露出其弊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政治文明目标出发,具体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体制下的政治民主建设的具体实现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进,切实加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以实现对政府权力限制,有效规范执政党的民主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宪政体制下的政治民主建设有所裨补。  相似文献   

5.
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其中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具有内在联系:民主宪政是精神文明的高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民主宪政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美国宪政民主政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宪政民主政治源于美国殖民时期的传统治理与独立革命,发展于美国建国后的200多年的政治实践中,体现在美国的联邦制、三权分立、两党制的政治实践生活中。其特征主要是:"三步"走的逻辑进路;稳中求变;注重人权的普遍保护。它的价值在于对美国的民主与发展起过推动作用,但自身又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民主、宪政民主与宪法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民主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表达意愿的自由,实践民主则意味着只能有部分人或所有人的部分意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法律或政策,宪政民主既在法律上强调对“每一个人表达意愿之自由”的尊重,又在事实上承认每一个人表达意愿之自由都有被忽视之可能,甚或有被约束之必要,还在实践上致力于让每一个被忽视的意愿都有通过宪法诉讼而获得救济之机会.正是在宪政的意义上说,宪法诉讼是民主之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共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抗战期间中共与民主宪政运动的互动关系。认为:中共不仅为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保证了民主宪政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且牢牢抓住宪政这面旗帜,团结、教育和锻炼民主力量,形成了对国民党统治的多方位冲击,为后来中国政治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制度着手,其制度根基在于宪政民主制度.宪政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强调法治秩序,实现公权与民权的平衡,民主与法治、自由的均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多数人的自由权利与少数人的自由权利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社会的政治制度安排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政治制度的保障.只有政治上的制度安排达到一种和谐和均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宪政秩序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政秩序是一种民主政治秩序。一定社会的宪政秩序以其特定的宪政实体、宪法规范及宪法至上的权威作为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宪政秩序是一项宏大的社会政治法律工程。我国的宪政秩序只有克服政治社会方面的不利因素,才能实现宪政秩序的巩固完善和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1.
宪政秩序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政秩序是一种民主政治秩序。一定社会的宪政秩序以其特定的宪政实体、宪法规范及宪法至上的权威作为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宪政秩序是一项宏大的社会政治法律工程。我国的宪政秩序只有克服政治社会方面的不利因素,才能实现宪政秩序的巩固完善和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两次历史性的挫折后,在抗日边区提出了民主、团结、抗战的口号,继承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民主宪政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下,结合边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三三制”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并付诸实施。它的实施揭露了国民党假宪政的欺骗,树立了真正民主宪政的榜样;增加了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推动了边区民主政治建设;从实践上完善了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的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政冶事务中最基本的权力应属于人民,但如果对民主不加限剜将会造成多数的暴政。间接民主和自由主义民主都不足以完全控制多数的暴政,还需要加入法制的元素,民主的缺陷需要宪政的补正。协商民主作为程序的民主,强调法律和议事规则在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功能性作用,同时以商谈的方式达到民主的实质,从而控制多数的暴政。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孙中山的宪政纲领,为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主宪政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锤炼了广大民主人士,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中国社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汪亭友 《中华魂》2012,(21):13-17
目前,从研究西方的宪政转而公开要求中国实行宪政的观点在学术理论界很盛行。一些人不仅以西方的宪政制度为样板,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实践,而且大肆宣扬宪政是代表人类政治文明主流的"普世价值",宪政制度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要求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要以实现宪政为目标,通过宪政改革使中国成为一个宪政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社  相似文献   

16.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在中外的巨大压力下重提准备实施宪政的调子,引发了国统区一场颇具规模的宪政运动。陈启天作为青年党的重要成员,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宪政运动,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作为宪政实施协进会的成员之一,他以强烈的建国关怀和娴熟的历史感,运用中西宪政历史资源,试图走协助国民政府实施宪政的改良道路,实现中国的政治转型。随着抗战胜利后国内政局的变化,其理想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其关于实施民主宪政的各种思考,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人民民主的宪政 ,是宪法确认和保障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 ,必须加强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尊重和保障人权 ,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宪政的含义引申出宪政之下的国家权力的几个特点,并结合我国实践,论述了我国进行宪政建设须处理好几者关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军  李艳玲 《中华魂》2015,(2):29-3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的旗帜。有人据此认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实质就是实行西方的宪政。这完全是对四中全会精神的误读误解,中国的依法治国之路,绝不是西方的宪政之路。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和直接的干预支持之下,西方宪政民主被一些人奉为圭臬,甚至将其  相似文献   

20.
《沈钧儒与中国宪政民主》一书将沈钧儒与中国宪政民主历程结合起来考察,在沈钧儒研究中不失为颇具开创性意义的学术举动。作者帮助读者"知人",也在尽力论世,指出,西方原创性的宪政传统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中国的宪政民主却是"富强为体,宪政为用",不同的文化范式与现实需求决定了中国宪政民主政治发展逻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