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后日本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依托的经济外向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选择,决定于下述两个因素:首先,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现代日本经济的运行只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外向化过程的统一;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日本又是一个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发展以具有现代技术体系的新兴产业部门为核心的重化学工业,但需要把这些尚待进一步发展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幼稚产业置于国家积极干预下的管理系统中。因此,战后日本的经济外向  相似文献   

2.
围攻怀庆之战,是太平军北伐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战失利,对北伐军后来的发展影响至大。本文拟就这次战役略作探索,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一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天官副丞相林风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率领  相似文献   

3.
洪杨领导的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于1851年9月25日一举攻克了永安州(今蒙山县),开创了太平天国革命的新时期。太平军在永安州处于数万清兵疯狂的围剿下,深沟高垒,孤军孤城坚守到粮尽弹绝才于次年4月5日突围,并将尾追紧咬的敌人主力歼灭,使太平军摆脱了被动的局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将革命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4.
1860年5月,太平天国第二次击溃江南大营,进入晚期军事鼎盛时期。这期间,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时间分别是:1860年8月、1862年1月、1862年8月。作为太平军整个江南北战局的一部分,与同期的其他大事相比,一战上海并不太引人注目:整个军事行动持续时间仅五天:16日——21日;太平军投入兵力三千人,作战另一方投入兵力为清勇二千人、英法联军一千二百人;波及地域极为有限,除上海县之外,仅有松江一地;战争过程也颇为简单,可以说是一场遭遇战。然而,由于与若干特殊的历史要素相关,却使得这场战争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些历史要素如:外国在华势力的介入;清廷启用湘军首领曾国藩;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是外国租界规模初具的上海……特别的,这场战争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正趋激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北伐,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大事,向为史家所瞩目,近年来,新观点新资料不断涌现,为进一步探究北伐始于何时何地这一具体问题,提供了可能。第一,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并建都南京,结束了自金田起义以来,长达两年多的流动作战的生活,为包括妇幼老弱在内的全体成员,谋得了栖身之所.接着,派殿左一指挥罗大纲、木一总制吴如孝率军攻打镇江,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以及曾立昌等率军攻打扬州,并于3月31日、4月1日分别克之.时距攻占南京仅  相似文献   

6.
战前,作为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经济具有以下这样一些殖民地经济特征: (1)作为美国的原料供应地,菲律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形成了“单一种植制”经济,农业畸形发展,主要发展四大经济作物(甘蔗,椰子、马尼拉麻、烟草),四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02年的47万公顷迅速扩大到1939年的163万公顷,排挤了粮食作物的耕地,粮食从自给转为大量依靠进口,1937年四大经济作物的出口比重高达80%,其中四分之三出口到美国。  相似文献   

7.
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发展战略袁秀华战后,尤其是在1955年──1973年间,日本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日本经济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从一个因战争破坏经济几乎濒于绝境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日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在制定、实施及转变过程中,都经历了重大波折。这是在亚洲及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称霸全球的总体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9.
梵天的失策     
命运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想改变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位婆罗门青年追随伟大的智者,在远离尘嚣的森林里修行。大师决定去圣河的源头朝圣,但是他的妻子已经怀孕8个月,于是他把妻子托付给这个弟子和另一位智者的妻子照顾,独自上了路。印度人相信,创造之神梵天会在每个婴儿诞生时降临,当婴儿离开母亲子宫的刹那,梵天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围绕领袖人物在定都前后的战略决策,从三个切入点将太平军和红军作了对比.首先从太平军定都天京展开剖析,认为是杨洪权力之争的结果;而红军建立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则是由主客观因素决定的.其次对二者围绕巩固政权、保卫都城的战略、战法的异同进行分析,论述了太平军的盲目性和保守性,同时也客观评价了红军的积极战略.再次从阶级方面分析太平军与红军的组成成分,得出二者群众基础相同,但指导思想不同,因此遇到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就表现得大相径庭.全文论述以太平军为主,红军为辅,重点在于探讨太平军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战后中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是决定和影响远东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力图从世界全局出发,来认识和分析战后三十年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特点,说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内外因素、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中日关系发展演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的崛起,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家、官方人士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大的关注。人们注意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它们的经济发展。所谓发展战略,一般地说它包括一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所规定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由于发展中国家(本文讨论的全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下同)独立前后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有些国家甚至还沒有建立起现代工业,国家的经济活动主  相似文献   

13.
魏源,原名远达,字墨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皈依佛门,自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①,湖南邵阳人,生于1794年,病卒于1857年。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被誉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代表人物。魏源的主要著作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特别是《海国图志》一书,标志着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阶段。魏源目睹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危机的日益加深,主张变革政治军事,富国强兵,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便有效地抵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初期 ,国民党内主政的政学系 ,为维护国民党的执政地位 ,主张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 ,策划和参与了国共重庆谈判、停战谈判达成协议、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等重大事件 ,使全国范围的国共军事冲突暂时得以平息。这顺应了战后国内人心望治、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历史趋势。但政学系最终屈服于国民党内顽固派的压力 ,从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的立场全面后退。随后 ,内战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在作为资本主义强国中的一个后进国的基础上,特别是在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几乎濒于完全破产境地的基础上,实现了所谓“超热化”的高速度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经济大国”。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大量地、有重点地和有选择地引进并有效地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无疑是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战后日本技术引进的实践,不仅雄辩地证明了科学技术作为伟大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且生动地表明了战后日本的技术引进工作是有效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一)战后美苏之间所以形成制约世界时局的特殊关系,这是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巨变产生新的斗争格局的必然结果。美苏特殊关系的形成,首先是战后美苏实力急剧发展、美苏两极世界的形成、美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并日益尖锐化的产物。由于大战主要是在欧亚进行,处于西半球的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和平发展环境。别国横遭战争破坏,美国却大发横财。到1945年  相似文献   

17.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没有制定新的战略规划,而是依旧固守初期的流动主义战术,兵力部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特别是领导层的腐化堕落,权力之争,内讧频繁,政治长期混乱等等,导致太平军离心离德,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战斗力每况愈下,直至走上失败的道路。总之,太平军的诸般问题与太平军政权制度的落后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18.
李凤梅 《源流》2023,(3):60-61
<正>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凉风送爽。周末,和三五好友相约去南雄市湖口镇承平村看稻田。其实,如今的苏区南雄,村道村村通,路路美,随便选一条路出发,沿途都是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都是美丽乡村景致。之所以会选择去湖口镇承平村看稻田,是因为友人的特别推荐。出发的路已走过无数次,虽然每次走的是同一条路,但每次沿途都是不同的景色。这便是走村道收获的最大惊喜。  相似文献   

19.
“九&#183;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着优良抗日传统的十九路军在援热抗日失败和对红军进攻不力的情势下,决定由“剿共”转为联共。1933年11月20日,由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但是,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遵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对十九路军实行分化和瓦解的政策,从而加速了福建事变的失败,也使中共错失了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被迫长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日本战后的经济政策及其特点.文章认为,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经历六个阶段:1.战后复兴时期;2.高速经济增长时期;3.石油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4.向稳定的增长政策上的推移;5.结构调整政策;6.振兴经济的“综合经济对策”.关于战后经济政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1.与外来因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2.日本政府运用不同政策手段实施政策,体现了政府作用;3.具有长期性和灵活性特征.文章还指出,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的各个方面,能给我们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