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端端 《领导科学》2012,(13):56-57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能大有作为"。年轻干部大多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重要的位置来展示才华、成就事业。要想在群星璀璨中拔得头筹、脱颖而出,离不开组织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正>一、"怀才不遇"现象及影响领导实践中,我们常能遇到一些年轻干部在个人发展上遇到一些挫折后就牢骚满腹,大呼自己"怀才不遇"。此类表现及其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一是将"不遇"归咎于自己生不逢时和组织不公平,进而消极应对工作,用不作为进行"无声的反抗";二是部分年轻干部逢人就谈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从实践来看,年轻干部要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应当"四戒"。一戒自恃清高。有的年轻干部自恃学有所长,往往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结果把自己推到了众人的对  相似文献   

4.
正年轻干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很难自如地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些许经验和教训,对年轻干部在单位的成长提出如下建议。具备"火"的热情,做到敬而有礼。礼貌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可以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年轻干部处于单位科层制的较低层次,应该做到以礼敬人、以诚待人,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和谐友善。对上要尊敬领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维护稳定进入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从现实看,一些年轻干部存在比较典型的心理"瓷化"现象,难以承受急难险重任务,亟须实现向心理"钢化"的转变,增强心理承受力。年轻干部心理承受力不足有哪些典型表现,有何现实危害,如何加以改变呢?一、典型表现年轻干部因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工作阅历不同、个人性格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在心理承受力不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干部处在成长期,成长的冲动和表现自我的欲望都十分强烈,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为自己的成长增添动力,但由于阅历、经历和经验等的限制,年轻干部往往对成长的复杂环境了解不深,把握不够,使自己良好的愿望"受阻"。如果不能正确归因,不去反思自己的不成熟或不适应,就会导致心态变异,使成长止步于  相似文献   

7.
一些年轻干部在实现事业梦的道路上极易患上"成长焦虑症",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如何应对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呢?笔者认为,可从"成长焦虑症"的表现、产生根源、自我调适等方面入手,从而找到应对"成长焦虑症"的有效路径. 一、年轻干部成长焦虑症的表现 1.本领焦虑.年轻干部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业务能力不足,面对周围同志资格较老、本领较强的现状,会产生"己不如人"的想法,产生本领恐慌.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尽管自身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足,产生本领焦虑.  相似文献   

8.
年轻干部由"宠儿"沦为"弃妇"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既有社会和单位的外部因素,也有年轻干部自身因素,还有内外因相交织导致年轻干部频繁流动等复合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调整年轻干部的来源、"宠""锻"相结合、构建适合年轻干部成长的体制和机制、引导年轻干部自我调适、解决好干部频繁流动问题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既需要组织的大力培养,更需要自己的勤奋修为,内因的努力与外因的"给力"有效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担当起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基层从政中,年轻干部莫当"七手"人。群众面前莫当"指手"人。少数年轻干部习惯于在群众面前指手画脚,以居高临下的做派显示自己的权威,缺乏与基层群众平等交流的谦虚情怀。肢体语言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群众面前指手画脚,是不尊重群众、不信任群众的外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冷板凳",是指待遇差、工作苦、关注度低的岗位。年轻干部初出茅庐,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差距,很多年轻干部在"冷板凳"上一坐,或自暴自弃,或止步不前。笔者认为,年轻干部坐了"冷板凳",心却不能冷,要将"冷板凳"坐出热度来。首先,要静心。从心理上接受"冷板凳",把"冷板凳"当作锤炼自己的舞台。年轻干部要有毛竹精神,厚积薄发,在"冷板凳"上储备自己的能量。其次,要勤学。因为是"冷板凳",领导关注少、工作少、应酬少,所  相似文献   

11.
<正>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通过引导、培养,使年轻干部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一是需要坚持不懈地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一些年轻干部对理想信念还存在一定的疑惑,政治上还不够坚定,归根到底还是理论上缺乏足够的清醒。而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习提升、向先进看齐,在理论层面上对党、对国家战略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继而更加明晰自己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年轻干部应当主动加强个人修养,坚持"明白使命、明确定位、明晰路径",在干事创业中绽放人生的精彩. 明白使命:在砥砺品行中提升修养.加强个人修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群众对干部信任度的基础.一要有朝气.青春意味着朝气,意味着昂扬的状态和进取的精神.年轻干部应该认清肩上担负的重担,把勤奋当成一种习惯,达到主动和自觉的境界.要树立追求卓越的思想,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敢于并善于将新思路、新办法付诸行动,把心思用在干事上,精力用在落实上,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二要有锐气.锐气就是一种进取之心,是执着于自己设定的目标高峰而披荆斩棘、奋勇前行.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唯知跃进,唯知雄飞.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年轻干部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迎接挑战的气魄,对牵动全局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必须有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韧劲和抓不出效果绝不撒手的狠劲.  相似文献   

13.
地方党委集中换届后,一大批年轻干部被提拔走上领导岗位。年轻干部被提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关心,这对新提拔干部的心理、言行、品德和政绩,无疑是严峻挑战和考验。因此,新提拔年轻干部面对多方关注,要正确对待,调整和保持好心态,加强学习,勤政廉洁,注意在三方面"造好型"。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面对所谓的"新生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他们搭建科学成长平台。转变思想观念,打造能吃苦、不畏难的"新新一代"。要以经常性地开展党性教育、举办基层年轻干部培训班和组织年轻干部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诉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基层群众观,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展现新时期年轻人的韧劲。创造良好环境,避免"90后"基层干部成为被社会质疑的群体。要通过宣传"90后"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加强  相似文献   

15.
<正>年轻干部的优势很多,如学历高、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闯劲等。与此同时,年轻干部的劣势也很明显,如从政经验少、社会阅历浅、承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优势和劣势,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工作有重要作用,扬优抑劣至关重要。扬优要把握时机,否则优势就可能转化为劣势;抑劣要靠主观自觉,否则,劣势就会被放大,甚至把优势拉进劣势的"深渊"。一般来说,年轻干部初涉从政之路,犯大错误或大失误的概率较小,故应  相似文献   

16.
正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的过程就像小树长成大树一样,必须经历风雨、风霜的砥砺才能成才。从一定意义上讲,坎坷就是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的"磨刀石"和"助推剂",只有经风雨才能见彩虹,只有经磨难才能变成熟。那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才经历的坎坷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些坎坷完全是可以克服、避免的。一、必经坎坷人生就是不断爬坡过坎的过程,坡爬过去了,坎迈过去了,前面也许就是另一番风景。相反,就可  相似文献   

17.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警惕因过度激励带来的"马太效应"负面影响。要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好"度",统筹兼顾、着眼长远、抓住特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准年轻干部选拔导向、夯实成长根基、校正成长路径、激发担当精神,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有为才有位。有位,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绝非今后事业的直通车;是加压奋进的驿站,绝非自满懈怠的终点;是为民服务的见证,绝非光彩一生的荣耀。有位,还须更有为。有为,就是不做"太平官"。有些领导干部不思进取,遇到问题就躲、遇到困难就退,把"少干事、不出事"定为最高标准,这样的"官",何以作为?有为,就是要敢于碰硬。要认清现实、查找差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定信念、攻坚克难,真正解决那些反复发作的"顽疾"。有为,就是要开拓创新。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感,敢于"  相似文献   

19.
<正>年轻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出色地完成工作,还要修炼过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年轻干部在面对前所未见的复杂局面和各种难题时,要适时"弯腰",才能更好地成熟起来,披荆斩棘,担负起建设党和国家事业的重任。"弯腰"—克服自身不足和短处。年轻干部要懂  相似文献   

20.
<正>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接班人,组织悉心培养,群众寄予厚望,深受领导和同事关注。但是,时下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经常因为对职位安排等不称心而发出"怀才不遇"的慨叹,认为自己未获重用,才能未得施展,乃至怨天尤人,对组织不满意,跟领导闹情绪,看同事有意见,见群众发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