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力 《管理与财富》2002,(10):47-48
某日,街头偶遇两"悍妇"为区区二毛钱电话费"酣吵"乃至"破口大骂",引得几百路人注足凝视,从悍妇精辟的骂声中,我突然发觉,"破口大骂""象泼妇骂街一样"是多么痛快的事情,怪不得某著名作家喜欢"逮谁骂谁",原来如此过瘾.如果再有几十上百人给你"扎起"岂不是"骂"得更"潇洒"更"淋漓尽至","指着鼻尖骂"肯定比"挠痒""贴点纸"触动更大,到底用谁来小试牛刀?  相似文献   

2.
<正>基层重"有",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最重要;中层重"能",干部一定要能干,所以要能;领导级别,一定要懂"无",如果领导什么都"有",什么都"包",下属反而会无所事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人能力并不超凡却能成为领导者?答案就在于,尽管他们的能力不是最强的,但"学习力""协调力"却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也敢于找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或者说敢于授权。他们用自己的无为使团  相似文献   

3.
正评价一个干部的优劣,不能单凭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干部好不好、行不行,基层同志和广大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坚持把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让最了解情况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当"考官"。考察识别干部必须深入进行民意调查、实地分析、实绩评价,力求考准考实。考察"德",要进单位、进小区、进邻里、进家庭,全面了解干部"台上台下""家里家外"的一贯表现。考察"能",要重点看干部在应对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一要警惕"阳奉阴违"的干部。这类干部善于使用"变脸术""障眼法",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以至于发生该请示的不请示、不该请示的乱请示等擅权、渎职行为。有的是先斩后奏,迫上司就范;有的是斩而不奏、封锁消息,自己说了算;有的是利用领导之间的矛盾,搞多头请示、推诿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犯了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也有人说,下属犯了错,一定不能姑息,要狠骂狠罚,骂到清醒为止;要严惩,严到不敢再犯为止。这两种观点都有点极端意味,但也能反映出对待下属过错,领导处置分寸拿捏不准的现状。领导与下属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公离不开婆""秤离不开砣"的帮衬关系,只有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接班人,组织悉心培养,群众寄予厚望,深受领导和同事关注。但是,时下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经常因为对职位安排等不称心而发出"怀才不遇"的慨叹,认为自己未获重用,才能未得施展,乃至怨天尤人,对组织不满意,跟领导闹情绪,看同事有意见,见群众发脾  相似文献   

7.
<正>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无论是对年轻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对待"长"与"短",打牢进步根基。要通过与同岗同级的比较、领导同事的评价、基层群众的反映,了解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要通过学习、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8.
言论     
<正>领导总是"幽默地说"、"诙谐地说"、"极为风趣地说",群众总是"憨厚地说"、"激动地说"、"兴奋地说",听完领导极为风趣的话,也都是"满屋子哈哈大笑"。充满套话的话语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维。——《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朝鲜就是这样,虽然干部有的资历老一些,有的低一点,有的是党政干部,有的是军队干部,这些干部能不能发挥作用就是能不能得到领袖的信任。没有领袖的信任,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担任一定层次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被贴上"会考不会干、能说不能练"的"花瓶"标签,如果不及时扭转,久而久之,群众口碑、领导评价、个人自信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与"花瓶"标签绝缘或快速摘掉标签,是公选干部上任后急需过的第一关。一、"花瓶"标签不请自来很多时候公选干部被当成"花瓶",恰恰是源于领导和群众对他们的较高期望。公选干部经过资格审  相似文献   

10.
<正>时下,官场中弥漫着"当官真难""公务员太累""为官担惊受怕"等"为官不易"的消极心态。这是一些干部在当前政治生态下的真实心理写照,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否则,部分干部"怨风盛行",容易形成一种泛滥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干部的成长和事业发展。辩证分析"为官不易",需要厘清真、伪两个层面的不同意蕴。所谓"真不易",即"为官不易为",是干部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田建伟 《领导科学》2012,(23):58-59
近年来,媒体经常有买官被骗事件的新闻报道,被骗者的遭遇大多如出一辙:本欲借"官托"之力"平步青云",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官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严重干扰正常的干部选任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形象.因此,研究"官托"的生成机理,铲除"官托"的滋生土壤,是新时期匡正用人风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官托"的表现及特点 1."官托"的类型和表现.一是从角色主体看,有领导托和群众托之分.领导托是指"官托"利用与有实权的领导的特殊关系,以领导的代理人角色出现,与请托人进行交易,角色主体是领导.群众托是指一些或为情、或为势、或为利所驱使的人明明知道被考察的干部德才一般、政绩平平、群众公论不佳,但在组织考察中只说好、不说差,角色主体是群众.二是从自身动机看,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主动型"官托"有的是利用与领导的亲属、同学、老乡、战友、同事等特殊关系,主动充当领导的代言人和请托人的说客;有的则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成为领导的"朋友",进而成为"官托".被动型"官托"则是因为请托人是领导、朋友、亲戚,或者有求于人,碍于面子,被动成为"官托"角色.三是从办事手段看,有贿赂型和权势型之分.  相似文献   

12.
<正>讲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应用工具,也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讲话更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年轻干部"会讲话",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执行力,而且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年轻干部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群众面前讲话底气不足,在领导面前讲话胆气不足,在公开场合讲话才气不足,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不敢讲话""不善讲话""不会讲话"等问题,不仅影响话语的传导效果,也影响自己的职场形  相似文献   

13.
正年轻干部要积极锤炼、提升自己,争当"五型五好"干部。一要品德好,做勤学善思的学习型干部。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磨砺品行,筑牢人生基石。二要心态好,做积极向上的阳光型干部。调整心态"戒躁气",脚踏实地,沉下心来,认真工作;摆正心态"接地气",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排忧解难;端正心态"讲正气",积极乐观、见贤思齐、奋力拼搏,做阳光型干部。三要口碑好,做勤政务实的实干型干部。做事前既  相似文献   

14.
所谓"狮子型"干部,是相对于"鸵鸟型""孔雀型""病猫型"干部提出的新时期新型干部形象."狮子型"干部最大的优势是有才,最大的特点是能干.可以说,"狮子型"干部既有魄力和闯劲,又有智慧和才能;既能驾驭工作,又能独当一面;既坚守原则,又善于创新突破;既富有魄力,又善于团结协作."狮子型"干部唯其有才,不能放松对德的要求;唯其能干,更应该严格地监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小过不惩,必为大患",只有把德放在首位,让监督实起来、硬起来,才能使"狮子型"干部干成事的同时不出事.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中国,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很危险"。危险何在呢?我以为,险就险在我们的干部日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的"再生父母",领导干部如果脱离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能不危险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恰似鱼水关系。战争年代,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军队,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一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16.
正据广东省纪委网站消息,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指出当前广东省党政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等,破坏党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从严巨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在此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觉得当官没有以前舒服了,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甚至选择了"官而不为"。对中央的反腐治吏措施,群众无不拍手称好,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领导干部"舒适度"的降低,"官而不为"现象如果蔓延开来,最终还是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领导论丛     
<正>不妨多看看群众的"脸色"徐明钦所谓"脸色",就是指人的情绪引起的面部表情变化,是人们心情或心境变动的外在表现。群众的"脸色"是纠治"四风"、改进工作作风的客观要求,也是检验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基层群众的"脸色",好比是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的"显示器"。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绩效如何,基层群众体会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机关的工作方法对路了,措施落实到位了,急事难事解决了,基层群众生活快乐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矛盾多、问题多、任务重的地方,承担了几乎所有直接面对群众的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但往往出力不讨好,经常受"夹板气",成为"出气筒"。这些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应对日常突发事件疲于奔命、焦头烂额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稍不注意就被领导认为是能力不够、党性不强,被群众指责为作风不实、感情不深,得到媒体舆论"能力低""素质差""贪污腐化""媚上欺下"等负面评价。长期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和艰辛的付出却无法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应有的回报,这种"污名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领导科学论坛》2014,(5X):66-66
<正>当前,"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正在荆楚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从2011年起,"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到如今的"惠万民",湖北省委省政府以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机制化为重点,一年一个主题,将"三万"活动打造成湖北加强"三农"工作、改进群众工作、提升党建工作的品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是湖北"三农"工作的目标,也是安陆市"三万"活动的重中之重。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为进一步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