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曹操占据了荆州,虎视江东,虽言会猎,实则逼降。大兵压境,东吴之主孙权一时没了主意。以张昭为首的一批谋臣劝孙权降曹,鲁肃对此却坚决反对,他力主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为实现和维护孙刘联盟,鲁肃积极奔走,煞费苦心,正是在鲁肃的积极运作下,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才发挥了积极作用,最终打败了曹军。探析赤壁之战中鲁肃在大局意识指引下的所作所为,这对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鲁肃在赤壁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很大意义,同时对当今干部干事创业有重要的借鉴价  相似文献   

2.
黄文山 《领导文萃》2006,(7):139-140
将帅的才能,并不只限于提兵布阵,纵横沙场。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却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无论在小说或在影视、戏剧中总是被人忽视,乃至遭到贬损。这便是东吴大将鲁肃。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鲁肃不过是一个忠厚而又平庸的好人,好到有几分颟顸,平庸到成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和关羽忠勇过人的反衬。比如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一节,诸葛亮偕鲁肃同往,一个成竹在胸,一个被蒙鼓里;一个谈笑自若,一个惊慌失色。最后是孔明借箭成功,志得意满,而鲁肃钦敬拜服。再如关云长“单刀赴会”一节,鲁肃在被孙权多番埋怨的情况下,为讨回…  相似文献   

3.
《决策》2010,(7):53-53
孙权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最重要的文臣大员是张昭和顾雍。张昭是孙权的忠臣、重臣和大功臣,然而,晚景却不是夕阳无限好,在凄凉和冷落中度过。  相似文献   

4.
正公元208年,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志得意满,挥斥方遒,正是顺江而下、踏平东吴、一统海内的好时机。当此大军压境之际,孤悬于东南一隅的东吴自然上下震恐、人情汹惧。战,多半是败;和,曹操必不允许;降,生灵不免涂炭。抗曹或者迎曹,从孙权至文武百官,都在心里艰难地盘算着。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等孙权起来去更衣,鲁肃追之于宇  相似文献   

5.
正吕蒙(公元179—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他20岁追随孙权,38岁接替鲁肃,官拜吴军都督,其间仅仅用了18年时间。吕蒙文不及张昭,智不及周瑜,武不及甘宁,且上面还有一个"见策知变,勇谋兼具"的顶头上司孙权,可他却能乐观豁达,官职一路飙升。究其原因,这和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一、面对抉择,沉着冷静事业上,站在进退去留的十字  相似文献   

6.
<正>亚军和李天争吵的时间长了,亲戚朋友都来劝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陈一飞和他老婆也在劝说的人员之列。陈一飞跟李天当年同是县政府办副主任,李天到南天镇任党委书记后,陈一飞被提拔为县政府办主任。李天知道大家劝说亚军不要在意,实际上是火上浇油,因为这种劝说是基于背叛基础上的,而亚军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的背叛。于  相似文献   

7.
赵炎 《领导文萃》2014,(7):41-44
<正>什么叫备胎?就是挂在汽车某个不显眼的地方。大多时候,它会默默待在那里等机会,比如有个倒霉的轮子出事了,它就开始展示生命亮度了。人这一辈子,均难逃被备胎的命运——孙权都称帝了,还是有很多人把他当备胎。辛弃疾有词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曹操根本不让孙权参与"调胎"。原因很清楚,在曹操的心目中,孙权被备胎了,与原胎要求不符,辈分小(没经过历练,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痛苦、失败、成功跟快乐,其实都是很类似的,但是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却活得痛苦烦恼,那主要是因为心的态度。心有没有经过锻炼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过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9.
典型案例:很多人都会敬畏领导,但像龚霞这么害怕领导的人应该不多。龚霞从小就比较内向,跟人交往时一般都会有些紧张。但她最怕的还是见领导。如果领导找她谈话,她会害怕得手脚直抖,很久才能恢复正常。龚霞知道,领导很不满意她这点,但她似乎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10.
熟人     
正老刘每次去县政府开会,中午都会在县政府食堂吃饭,在这里他经常会碰见一个人,这个人是县里的一个领导,应该姓李。姑且叫他李领导。老刘经常和李领导坐在一起,彼此点头,微笑着,显得很要好、很熟悉的样子。老刘知道他是领导,而领导不知道老刘姓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哪  相似文献   

11.
颜俊的上司能力十分平庸,下属们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同事在私下里多次跟颜俊说:"论资历,论水平,论才干,他哪里及得上你?偏偏让这种人来当我们的领导!"想想也是,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却不得不整天对他恭恭敬敬,听他指挥,让他使唤,这不是很痛苦么?  相似文献   

12.
正孙权与曹操、刘备的马上打天下不同,是继承父兄现成基业。孙权即位时只有18岁,本身没有特别出众的政治军事才干,又有江东豪强势力的潜在威胁,政权生存压力最大,却能把江东仕宦集团治理得风生水起,这和他客观承认"多元需求"、合理满足"正当需求"、积极引导"正向需求"、适时弹压"无理要求"的权术运用密不可分。一、客观正视"多元需求"孙权即位之初,周围有一批功高盖主的老臣旧将,文有张昭,武有程普,都是极有个性之人。张昭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朝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程普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朝,曾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  相似文献   

13.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官场上,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跟什么样性格的人共事,我们既无法选择,更无法改变。与跟自己性格冲突的人共事,与其天天拧巴着、对着干,两败俱伤,不如试着调整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本文就在与性格冲突领导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小吴刚到这家公司时,工作很勤奋,却遭到老员工的嘲笑。大家给他取个绰号,叫"拼命三郎"。那些老员工好心地告诉他:"工作再努力,也不会升职加薪;相反,领导看你太闲,就会不断地给你增加工作量。"慢慢地,小吴发现,这些老员工净挑轻巧活儿干。领导不在时,就上上网、聊聊天;领导一进来,就装作很忙的样子。反倒是他,因为早早地把活儿干完了,领导见他闲着,总会提前检查他的工作。后来,他也学那  相似文献   

16.
近两个月,人们发现常有一个大腹便便、拿着高档公文包、官气十足的人带着几个随从在运管所的办公楼大门外活动. 这伙人挺神秘的,因为谁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身份.说是外单位的领导吧,他们却不进办公楼;说是来暗访的吧,他们又搞得很有声势;说是下属单位的领导吧,他们坐的豪华轿车每次都开在所里领导的普通轿车前面,让领导的轿车跟在后面“吃灰”.  相似文献   

17.
公宜速去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2,(18):92-95
儿子总是自己的好,老婆(公)都是别人的强,这是多数现代人的观念。但读过《世说新语》和《三国志》等书的人,大概都会留下这样一种印象:那时的一些人物,在对晚辈的评价上,可不都这么认为。他们倒是常常夸赞别人甚至敌人的儿子,为人家的孩子脸上贴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对孙权的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流传了快一千八百年,至今仍被许多人挂在嘴上。孙仲谋就是孙权。他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孙坚与曹操曾是战友,两人共同讨伐过董卓。而曹操说这话时,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是与曹操鼎足而立的吴国君主,同时也是曹操最强  相似文献   

18.
正体制内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靠人际关系活着。这样的人需要游刃有余,可他的升官发财是跟人脉和领导的决定息息相关的,要是遇到个好领导还好说,要是遇到个二货领导,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要夹着尾巴当孙子。第二,靠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螺丝钉,像U盘一样,插到哪个主机都能运转。这样的人,他的前途命运只和自己的专业技能息息相  相似文献   

19.
洒脱     
张平是个很洒脱的人.买衣服,非名牌不买;喝酒抽烟,必是名烟好酒;跟朋友下馆子,不让他掏钱不行.张平说,没办法,有钱,自己的钱.  相似文献   

20.
婷婷 《领导文萃》2021,(8):63-67
富二代的逆袭人生 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家里有良田千顷,妥妥的大富豪.与《三国演义》中"低三下四"的描绘不同,鲁肃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尤其喜欢骑射,并不是一副老好人书生模样. 青年鲁肃心胸豁达,广交好友,有一次周瑜慕名前来借粮,鲁肃二话不说,慷慨解囊,两人随之成为莫逆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