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幽默8则     
罚禁闭因为军舰上禁酒类饮料,所以部分好酒的士兵们便只能在餐厅里偷偷地喝。一天,士兵们正在喝酒,忽听到有人向餐厅走来,而且脚步声越来越近。于是,士兵们立即把餐桌上的酒瓶都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7则     
禁闭 因为军舰上查禁酒类饮料,所以部分好酒的士兵们便只能在餐厅里偷偷地喝。一天士兵们正在喝酒,忽然听到有人向餐  相似文献   

3.
盖房     
张山其实有房,在县城一个不错的小区,住得有滋有味的,可将乡下父母接过来后,问题便出来了. 张山的房在五楼,父母在乡下住的是平房,不习惯爬楼,总叨叨着要回乡下去.张山便跟媳妇商量要盖房,媳妇苦笑着说,盖房当然好,可钱呢?儿子在澳大利亚读书花了几十万,每月还得寄生活费. 张山想了想说,先动工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张山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于是他便找城郊某镇的镇长弄了块地皮,开了工. 半年后,一幢平房便盖了起来.平房也是房,便有人来讨酒喝,祝贺张山新房落成.当然,来祝贺的都不会空着手,都带着几百上千的红包.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有很多清正理念的人,当官只为替国家和百姓办事,不为名利所玷污. 北魏孝武帝时期,有个叫孟信的人,真对得起自己的名字.他原来在赵平任太守,为政讲究宽厚仁和,人格魅力奇强,当地有权有势的人在他的感染之下都老实本分,都不好意思触犯法律.有一次,一位老人带了烤好的小猪和美酒来敬谢他.吃饭的时候,孟信却拿出自己的酒,用温酒器温好了,并让人端出了下酒菜,无非是些韭菜花、腌咸菜之类的清素菜肴.孟信端起酒敬老人说:“我来这里当官,从来没有人给我送礼,我的工资也少得可怜,所以很久都只吃素不沾荤了.  相似文献   

5.
河之洲     
<正>方法的道德道德说教的一大主题是"好人应该吃亏",让得越多越是好人。多想一步,便不合逻辑,好人吃亏,那么,不那么好的人,甚至是坏人,就会得利。好人越多,坏人得利也就越多,道德说教变成了资助坏人。怪不得越是坏人,越爱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6.
品酒     
韦名 《领导文萃》2011,(9):130-132
领导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喝两杯。对这两杯,领导要求甚高。 人走得多就有了路,酒喝得多了成品酒师。什么酒。只要经领导一品,就能断出高下。真的假不了,假的骗不了。  相似文献   

7.
吃肉与喝汤     
黄健生 《领导科学》2020,(3):122-122
张山担任科长后,去珠湖农场看望前任科长李斯。李斯是半年前出的事,收受贿赂300多万元。张山不想步李斯后尘,便想探究下李斯出事的真正缘由。李斯也没有藏着掖着,一句话便说出了根本:“能是什么缘由?其实就是喝汤的命,却啃了骨头吃了肉。”“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该吃肉的吃了肉?”李斯笑了:“吃了肉的总归会自己跳出来的,不用你担心。”  相似文献   

8.
邢世嘉 《领导文萃》2013,(3):123-125
欧洲人对酒的讲究如同中国人对美食的讲究,绝不可大而化之。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金酒、娇酒,都各有各的喝法,从不马虎。比如威士忌,由于酿造过程是将麦芽用火烘烤,继而发酵而成,在口感上的特点是浓烈的烟熏味和强烈的酒精味,喝得多了容易上火。所以我们会看到欧洲人在饮用这种酒时,都要在  相似文献   

9.
吃肉与喝汤     
正张山担任科长后,去珠湖农场看望前任科长李斯。李斯是半年前出的事,收受贿赂300多万元。张山不想步李斯后尘,便想探究下李斯出事的真正缘由。李斯也没有藏着掖着,一句话便说出了根本:"能是什么缘由?其实就是喝汤的命,却啃了骨头吃了肉。""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该吃肉的吃了肉?"李斯笑了:"吃了肉的总归会自己跳出来的,不用你担心。"张山费了些功夫才得到这个位置,多少还是想着有机会喝点肉汤的。不久,机会便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0.
<正>绝大部分人都喜欢投资理财,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好。特别是要做一个投资理财的高手,那就更不容易。做好投资理财至少必须具备六点基本功。No·1诚信一个人值得很多人信赖和有很多人值得自己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如果这两笔财富都没有,这个人一定是不可能通过正当途径致富的,只能去做非常简单的和不重要的事。因为人家不相信你,怎么会把重要的事让你来做呢?所以在当今社会,要做  相似文献   

11.
决策者说     
《决策》2007,(10):7-7
喝,酒力不胜;不喝,就是对项目没有信心。值此关键时刻,只有冲上去,“一切为了大项目,为了大项目一切”,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一仰脖子把一大杯白酒一口干掉。结果稀里糊涂醉了,难受得翻江倒海。有人对我们这种喝酒方式不理解,甚至指责。  相似文献   

12.
明代学者刘元卿《贤奕编》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山里的猩猩嗜酒。山下人为了捕捉它们,便投其所好,在村庄附近的路上,摆了好酒和大小酒杯,还在路旁扔了一些互相勾连的草鞋。机灵的猩猩,识破了这是诱骗它们的圈套。它们互相约定,互相告诫:酒可喝,但不可多喝!于是,它们小心谨慎地用小杯喝,谁知这一喝把酒瘾喝了上来,竟把“不可多喝”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索性换了大杯开怀畅饮,  相似文献   

13.
品茶     
韦名 《领导文萃》2011,(12):130-132
老宋喜喝茶,饭前饭后,睡前醒后,工余闲暇,必独斟两杯。"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天无茶!"一天喝不上茶,老宋失魂落魄。老宋喝茶有讲究,多年来只钟情一种茶——大红袍,其他茶一概不入口。人家追求时尚,茶三酒四旅游二(即喝茶要有三人,喝酒四人,旅游二人),老宋偏喜独斟。  相似文献   

14.
尴尬     
正参加一个朋友的寿宴,去得太迟,朋友便引导我坐到主桌的一个空位上。坐定环顾一桌,既是熟脸又是生人,经常在本县的电视上看到又从未亲密接触过一次,欠身一一向他们点头微笑。开席,刚吃两粒花生米,其他桌就来了第一批敬酒的,这书记、那县长一一敬过,领导们坐着或酒或水意思一下,敬酒人都是一饮而尽,最后到我这儿用杯底酒向我致歉:喝多了,意思一下。我却受宠若惊,恭敬站起一饮而尽。刚坐下,第二批又来了,紧接着第三批、第四批,一批又一批,我是一杯又  相似文献   

15.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李秘书是年初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到乡政府的. 小李秘书家在外乡,平时一个人吃住在乡里,接电话收文件,取报刊写材料,大活小活,一天天忙得站不住脚. 农村出身的小李秘书为人谦和,对来乡里办事的人,不管是熟悉的村干部还是陌生的普通老百姓,他都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从不敷衍了事. 一次,几个农户要见张乡长,可整个政府大院找遍了,也没有寻到乡长的影子.小李秘书见这些人找乡长找得很辛苦,便很是负责地把这几个农户领到了正在食堂小餐厅喝酒的张乡长面前.张乡长见了这几个多年上访户,瞪了小李秘书一眼,扭头便从后门走了.  相似文献   

16.
酒意     
靳飞  陶公 《领导文萃》2006,(4):171-172
喝酒不醉有甚意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若一味清醒,何忧得解。喝酒图醉有甚意思——支离狂悖,千古不醒之醉也。有大醉在兹,即便喝得酒精中毒,其醉也小小不言。喝酒可以品不出酒的好坏,酒之好坏,除却以工业酒精兑的冒牌货不论,总是以喝得舒服为上。李国文先生出于孝心,以茅台五粮液敬母,老夫人却偏爱二锅头,向酒中贵族作淡然漠然状。酒好酒坏,实难一概而论。喝酒亦可以不以量衡水平高低,专有一路人,其胃液实为天然解酒灵药,喝下多少酒都能中和掉,千杯不醉,不过多跑几趟洗手间而已。又有人祖传酒精过敏,怀杯弓蛇影之病,不要说滴酒入唇,只消…  相似文献   

17.
当下官场,不仅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酒不仅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酒并未使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  相似文献   

18.
去看看他们     
<正>张山去上班的时候,在单位附近的超市门口看见了李斯。当时李斯正指挥着两个下属从超市往小车后备厢里搬东西。俩人都是局长,兄弟单位的,交情也算可以,张山便让司机停车,下车跟李斯打招呼。张山半开玩笑半提醒地说,买这么多好东西,又准备到哪儿去跑关系啊?胆子够大的啊!这么明目张胆的,你就不怕被人拍了挂到网上,举报你公款送礼?对张山的玩笑话,李斯倒也坦然,笑着说,我哪敢公  相似文献   

19.
要命的嫉妒     
正我认为嫉妒很大程度上是由童年的不幸催生的。一个孩子发觉人家在他面前偏爱他的兄弟姐妹,就养成了嫉妒的习惯。等他进入社会时,他便搜寻那侵害他的不公平。假如真有,他会立刻找到,假如没有,他用想象来创造。这样一个人必然是不快乐的,他一开场便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终于他的行为把他的信念变成了事实。  相似文献   

20.
正刘鹏凯先生的《漫话心力管理故事》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管理故事,本刊自2014年第1期起,予以连续刊载,以飨读者。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公司制定的司炉工"六不准",其中一条就是不准酒后上岗。制度也有失效的时候。一位烧锅炉的老师傅事业心强,技术也好,但喜欢喝酒,有时上班也喝。副总经理带上几瓶酒,代表我来到这位老师傅家中:"老总知道你喜欢喝酒,今天专门派我给你送酒来了,他让我告诉你,下班后在家慢慢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