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咨询与决策》2013,(10):4-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现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有关论断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3,(12):134-135
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出访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刚接任国家主席不久的习近平不论是在非洲大谈"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或是在博鳌将和平形容为"空气和阳光",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始终是习近平对外演讲  相似文献   

3.
正再造一个中国,就是中国身份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向全球中国的演变。传统中国,即传统农耕文化、内陆文明孕育的"文化共同体"。1840年以来,传统中国被工业文明、海洋文明欺凌,一度失去文化自信,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才算彻底告别近代、走出西方,成为自己。现代中国,即进入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国。经历鸦片战争以来的艰  相似文献   

4.
<正>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在坚持和继承中国国际战略优良传统的同时,针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着眼全局和未来,创新理念、积极谋划、奋发有为,开创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新境界。一、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描绘了宏伟瑰丽的中国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它是对历史、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洞悉和精准把握,是时代中国的自信力和最强音,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共同愿景和殷切祈盼。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有梦的人,才有追求、有动力,才充实快乐。我们要在“爱着人民的爱,梦着中国的梦”这条康庄大道上,汇聚正能量,争当追梦人,写好宁蒗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强调权力建设、制度建设、理想信念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等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廉政建设、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政治伦理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价值理念。"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从"中国梦"到"世界梦"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政治伦理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和政治号召。按照中央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本刊从今天起推出"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年度系列报告",全方位系列化透析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决策内涵和深意。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表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李克强总理将生态文明这个"绿色芯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与我国从长期以来走节约能源,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国策一同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加强对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内涵的研究,对推动现时代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关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与进程。并且进一步体现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决心。因此,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政治理念具有多重维度,既是中国的国家梦、中华民族的民族梦,也是全体中国人的人民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实现中国梦,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国家政策落实好,把圆梦力量凝聚住,把复兴目标实现成。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马不停蹄,最重要的行程是访问英国,两国开启"黄金时代";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去年多次访华;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在11月到华交流。欧洲三国都具有浓浓的中国情结,法德显然不愿落在英国后面。由此理解中美关系斗而不破,中英关系热络密切,以及中法中德关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大国崛起的过程。当我们把中国梦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审视时,更能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家责任凸显中国梦的意义。而从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和大国崛起的背景来看,实现中国梦这一宏观愿景,构建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当今,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的最强音,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说明中国梦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汇聚而成的。秘书可以有各式各样的个人的梦,但“登山干条道,同仰一月高”.各种个人的梦都将统一于中国梦中,盼祖国更富强,生活更美好,人民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M0001-M0001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举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再度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打麻将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国粹"之一,俗称:"修我长城",那么大家可能不禁要问:打麻将怎么跟工作扯到一块去了呢?大家问得好,打麻将虽然跟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搓麻精神"却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仔细说说"搓麻精神"到底与我们日常的工作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政治     
《领导文萃》2013,(16):135-135
“中国梦”表明中国大国雄心 中国历届最高领导人总会提出一个关键理念.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去年则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主要针对的是中国人.旨在向中国民众指出他们的政府必将兑现诺言。如今的中国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梦”是一个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其中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要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思想为指导,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妥善处理和应对与之相关的冲突,重点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并完善环境立法,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并修订环境标准,确保有法能依、有据可查;三是严格并公正执法,确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四是健全和畅通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渠道,确保有理可申、有怨可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