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容易在政治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混淆的概念包括:公共利益、集团利益、政府利益、政府成员利益,以及一系列的亚层次概念,如政府政治利益、政府经济利益等。与公共利益不同,政府利益关注的是政府自身的组织生存和发展利益。由于现代政治具有民选和授权的特征,政府的自身利益更有机会转化为公共利益,但即便如此,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仍然是两种不同的利益。同时,政府利益往往与政府成员利益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财权是财务治理主体为保障其自身利益而追逐的对象。对财权的配置贯穿于财务治理活动的始终。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将要素投入企业,他们在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源的性质不同,所以享有的财权也不同。企业根据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源的性质、多寡来配置财权,各利益相关者借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相应的收益。各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因此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财权的合理配置,使权、责、利对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的加深和新媒体的出现,社会稳定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开始逐渐替代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网络对动态的社会稳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压阀"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日益增多,利益的诉求和利益的表达成为社会经常性的行为,这就需要一个表达平台。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在现实空间中表达和宣泄,往往因此而引起直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动荡。而  相似文献   

4.
<正>要想改革能啃下"硬骨头",同时又不"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如何破局即寻找突破口就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深水区的改革,应有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形成改革的共振效应,以及为未来改革奠定基础的角度来看,用反腐手段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是改革最有力的突破口之一。改革之所以深入不下去,除了陈旧观念的制约外,无外乎是在需要改革的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为某些人或群体所占有,他们中有的人占有利益的方式又往往有失公平。故通过强力反腐,能够打开这个坚硬的利益外壳,没有了利益的阻梗,或这种阻梗大为减轻,改革也就容易推进下去。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阶层、行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要想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成功转型,领导者必须认真研究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各种利益矛盾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从而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面对新情况,处理各种新问题,统筹各种复杂利益关系,为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史永翔 《经理人》2015,(2):26-27
打麻将能不能赢,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跟谁打,所以重点在于事先的筹划。而企业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让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与社会、债权人,包括股东都能分享其中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更好的利益共赢和利益分享机制。"分钱的时候,企业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最后,否则刚刚到手的钱,马上就想掏出来自己拿走,这样的企业经营就很危险了。"  相似文献   

7.
吴景霜 《领导科学》2012,(25):28-29
干部中有所谓"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特殊群体,他们就是中层干部.相对于中央领导,省部级干部是中层;相对于省部级干部,厅局级干部是中层;相对于厅局级干部,县处级干部是中层;相对于县处级干部,乡镇干部是中层.本文着重探讨机关当中处级以下的中层干部如何避免两头受气.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利益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同一群体内部在利益分配上也有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思想观念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讳言利益,而是敢于大胆提出自身的利益诉求,勇于正大光明地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益多元必然带来利益之争,有利益之争就必然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现实中,很多矛盾和  相似文献   

9.
<正>一是加强正面引导,让年轻干部"想担当"。对于年轻干部,除了强化培训外,更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对他们的传帮带,用正面的典型事例激励、引导他们正视自身的责任,强化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层领导管理语言的特征一是谨慎性。中层领导位处组织序列的夹层之中,他们既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指令,对上负责,又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要想在这个"上压下挤"的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其管理语言一定具有谨慎性特征。因为处在多元化时代的员工,尤其是新生代员工崇尚个性、自由,而天性的自由需要谨慎来守护。正如老子所说:"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相似文献   

11.
<正>领导干部的利益得失历来是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全面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大背景下,领导干部作为利益的调整者与被调整者,如何对自身利益诉求进行科学统筹,达成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是改革是否公平公正、民众是否满意认同的关键点。一、领导干部利益诉求的主要内涵从本质上来看,利益诉求是指一定的社会集体、组织或个体为获得自身在生存、发展和心理上的满足而对经济、地位和权力的申诉与请求。总体来看,当前领导干部的利益诉求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14,(15):25-25
<正>近些年,舆论对公车改革一直在不断呼吁,地方也在努力试点,但就是看不到大规模推行。根本原因,其实还在于把公车当成了一块"肥肉":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了独享,一旦撤销公车,仿佛就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了;另一方面,改革者在分配时又摇摆不定,既想让习惯公车者利益不受损,又想让公众利益有保障。"改革中触动利益比触及灵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的和部分现在的领导学"师爷",往往以是否最大化决策的现时利益作为评价领导决策的根本标准。尽管他们也经常要求决策者权衡利弊得失,但目光焦点不是在"弊"与"失",而是在"利"与"得"——重在能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至于成本和风险,往往被掩盖和忽  相似文献   

14.
今日之中国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不依赖于对于官的信仰),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国家,而官本位的回潮之势,更多的是利益关系的扭曲。见不得光的利益,与权力运行的封闭存在着相互强化的效应,酿成比传统社会官本位更劣质的政治文化。今日之官本位,已无传统社会的责任内涵以及与民众的道德契约,实则是权力不受约束下形成的利益"城堡"。在"城堡"外面,是拼命想进入的汹汹人潮。  相似文献   

15.
农民的规则意识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以利益需要为视角,运用"利益需要—规则认知—行为方式—规则意识层次"的逻辑分析进路,能够洞察农民行动的现实目标和规则意识的现实状况。徐村个案表明:农民(拆迁户)不断解读、利用、变通、触碰、膨胀具体的拆迁方案,使得权威性规则被消解;他们总是徘徊在遵守规则和冲破规则之间,一旦现有的规则不能冲破时,他们就会寻找新的途径来为自己利益的实现服务。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必须以利益综合形成合理性规则,培育农民遵守规则的意识;必须以政策分析传播规则知识,培养农民遵守规则的习惯;必须以依法行政强化规则的执行力,使遵守规则成为农民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与定型     
<正>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是要"定型",我们也应该看到,"体制性障碍"其实自己也在定型,并且在日益造就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体制"。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事实上就是阻止这种我们并不喜欢的定型,来一次顺潮流的大反转。定型的过程,伴随着利益的博弈、思想的剧烈争论。垄断利益、管制利益和部门利益是时刻醒着的。说到底,任何改革方法,比拼的都是政治领导力。领导力的体现有很多方面,包括对于改革顺序的合理拿捏、搞好改革的"统一战线"、保证改革措施在落实中不走样等。  相似文献   

17.
杨毅群  毛铠 《领导科学》2012,(19):15-16
领导干部的特权"合法"攫取社会利益,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以自身特权为依托,用看似"合法"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行为。在种种特权的保护下,这些不当得利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一、特权"合法"攫取社会利益的表现形式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不当得利与合法攫取利益似乎是个伪命题。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伪命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甚至有大行其道、愈演愈烈的趋势。领导干部的特权之所以能以"合法"形式攫取社会利益,概而言  相似文献   

18.
中层领导优化自身正向辨识度是职场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驱力视角看,中层领导优化自身正向辨识度要做到对上"靠谱",获得"赏识";对同级"分享",赢得"盟友";对下"体恤",值得被"托付"。从内驱力视角看,中层领导优化自身正向辨识度要具有独特的心智模式,具有强大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基层社会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在这一"历史的起承转合点"上,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也以空前的速度和程度凸现出来。特别是长期以来以"顺民"和"保守的政治力量"而存在的农民群体,通过进行"生存理性"、"权利意识"抑或其他方面的算计,在制度化渠道不  相似文献   

20.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里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既是"夹心饼",更是栋梁柱;既要忠,还要能;既是领头羊,更是指挥家。但有的中层管理者却往往定位不准,而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