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当前治理视域之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各司其职,既相互独立、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成功的治理需要三者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在多部门治理中,每个部门都活跃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但不减损政府作为社会正义捍卫者的角色,政府在三边结构中负责社会秩序的部分。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整合多元分化的社会利益格局,促成改革共识的形成,这就要求在治理现代化中不断提升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是中国管理学的重大研究议题之一,相关研究对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治理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未来研究趋势的研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十四五"发展战略优先领域"中国背景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专家会议研讨为基础,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管理学界应围绕中国特色政府治理实践的变迁模式及规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公共服务与资源配置规律,信息技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影响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前沿理论与规律这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展开学术探索,解答相关科学问题,持续增进政府治理领域的理论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处理执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原则和有效途径,对如何处理执政党、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性问题给出了科学解答。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借鉴并实现对新公共管理和  相似文献   

4.
<正>财税自古为国家重器。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一个在规模和职能上都与市场发育相适应的政府,需要强化和扩大市场型政府。有效的财税体制是强化和扩大市场型政府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有效的财税体制能够通过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来约束政府的行为。财税体制改革应当凸显预算约束与其他约束(如编制)的严肃性和一致性,不能因其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正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具有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更要体现为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制度上要实现市场作为主体的经济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组织作为主体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进政府作为主体的政治现代化(或称国家现代化)。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必然是在遵循人类文明共识即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探索,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试点,影响着中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从理念层面,它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政府、市场关系的认知;从制度层面,它不断丰富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既是对现有监管制度和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也是政府自身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探索,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试点,影响着中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从理念层面,它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政府、市场关系的认知;从制度层面,它不断丰富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既是对现有监管制度和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也是政府自身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8.
陈明明 《领导文萃》2014,(17):29-32
<正>西方人之所以主张以治理替代统治,是现代工业民主国家经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失败的结果。单纯的市场手段和单纯的积极干预都不能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治理就被认为是对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重要机制。中国语境下的不同考量在中国,人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工业民主国家式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是社会转型中市场机制的不成熟和政府监管责任的缺失。市场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市场规则不健全,生产者和  相似文献   

9.
<正>政商关系不仅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官员和商人的关系,其更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政府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企业(公司)治理体系以及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问题——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具体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这一问题上,政府治理是根本,以法治规范政府行为,用效率减少政府干预,执公平兜底和检  相似文献   

10.
正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与逻辑框架。近年来学术界较为流行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分法。实际上,理解中国的治理现代化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析框架,那就是中央、地方与公民的三维逻辑框架。在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是中国管理学的重大研究议题之一,相关研究对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治理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未来研究趋势的研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十四五”发展战略优先领域“中国背景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专家会议研讨为基础,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管理学界应围绕中国特色政府治理实践的变迁模式及规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公共服务与资源配置规律,信息技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影响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前沿理论与规律这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展开学术探索,解答相关科学问题,持续增进政府治理领域的理论积累.  相似文献   

12.
<正>公众参与,是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公共治理时,由相关机构通过开放途径,从公众和利害相关人或组织获取信息、听取意见,并通过直接与政府互动,对公共决策和治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政府职能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界定,逐步建立政府的有效限权、放权和分权体系,即建设有限政府。政府既要"有限",对权力加以限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市场监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基本职能,也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撑。中国独特而丰富的市场监管改革实践,需要具有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来加以诠释和指导。依据知识体系构建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市场监管丰富实践和国外市场监管理论,本文指出了中国市场监管现代化道路跟其它4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差异,总结了中国市场监管现代化面临七大情境因素,从微观监管认知、中观监管理论和宏观监管哲学提出了中国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地方、政府—市场以及国家—社会3个方面的重大特征进行了归纳,回答了中国市场监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下一阶段继续深入推进中国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提出了总体的研究方向。最后,本文总结了未来需要推进的基础性研究和工作,从而为推进中国市场监管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讲好中国监管故事,让中国监管实践更好地为充实和丰富人类社会的监管知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领航中国     
《决策》2012,(11):12
我国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举世关注。回归过去的十年,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质量,这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回答的共同问题。十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以无数个体为单位的生命旅程,汇聚成一个国家的鸿篇巨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张洋  王惠 《秘书之友》2023,(6):7-10
<正>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新型信息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总体目标。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现代化是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处于新兴信息技术叠加赋能的时代,大数据赋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动能和新方向,有利于激发政府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推动政府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管理经验和教训,对“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国家社会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有限社会管理阶段、全面或福利国家社会管理阶段和工作福利国家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对当前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设性对策:一是加快经济发展;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合作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全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全社会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体系、方式和过程。国家治理诚然是多方参与的治理,但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国家、市场、社会三者间矛盾运动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公共治理机制的概念进行界定:为有效治理公共事务,由科层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有机融合而生成的集体行动新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和对长三角经济区公共治理实践的考察,做出关于公共治理机制生成逻辑的理论解释:公共治理机制是转轨期中国国家、市场与社会三种力量矛盾运动的产物。具体来说,公共治理机制是在市场机制扩张与科层机制束缚的双重逻辑下,由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和公民社会有限性参与生成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政府与民众的沟通能力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求实现其现代化。政府与民众沟通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得以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是有效化解当前各种矛盾和发展困境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就当前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现状而言,存在着沟通不畅、沟通无序、沟通失效等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政府与民众的沟通能力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革中,治理理论的兴起提出了全球性的国家治理问题。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隐含着难以忽视的危机。国家治理问题关涉国家合法性问题。应对因国家治理问题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强化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有必要回到马克思的国家社会性思想。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构建,必须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应当转变国家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治理活动应从治理趋向善治,并培育社会力量、扩大社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