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叶本乾在《路径依赖与形式非理性: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逻辑反思及重构》一文中分析指出,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及其官僚体制必须将其置于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马克斯·韦伯从理性主义出发建构了官僚制理论的理想类型并从组织学角度和历史逻辑比较分析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认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在近现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组织理论范式,韦伯的官僚制以其理性化的精神内核在西方工业化时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随着社会情境的激烈变迁,理性官僚制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理性官僚制的弊端被人们所诟病。通过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蕴含的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科学化的设计思路,对转型期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都是必要的。然而,当代中国还处在一个官僚制发展不足的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进一步借鉴、完善和超越官僚制。  相似文献   

4.
韦伯的理论性官僚制(简称官僚制),创建与上世纪30年代,确立了现代官僚体制的基本框架.官僚制在行政领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多少年来一直被奉为政府组织的金科玉律,但是官僚制的缺点同它最初的优点一样有效,官僚制度本身的顽疾将其送上了崩溃的边缘,在20世纪后半叶,理论界特别是公共管理理论对官僚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多元化趋势下,官僚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正在逐渐的退出政治舞台——官僚制,过时了.  相似文献   

5.
胡冰 《领导科学》2012,(8):8-10
官僚制是工业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弊病。官僚体制与现代民主的理想有一定的背离,为此,许多学者主张摒弃官僚制。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许多倡导者并不是着眼于否定官僚制,而是要改造官僚制,使其更具有活力和适应性。我国当前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阶段,必须首先建立起理性官僚体制,进而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追溯了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其理性官僚制是一种理性的行政制度,是现代社会理性化发展趋势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理性官僚制的涵义及其价值,认为理性官僚制的价值可弥补我国官僚制度的不足,符合我国官僚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7.
现代官僚制的有效性来自于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而合理性和合法性是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构成了官僚制行政伦理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官僚制在面对民主政治、行政责任和行政行为选择方面出现了伦理困境,探索新型的伦理建构对于发挥官僚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玲玲 《经营管理者》2009,(16):265-266
《改革政府》一书中作者阐述了用企业家精神克服传统官僚制体制的十条原则。本文将基于对传统官僚制体制弊病的分析,提出用"企业家精神"改造官僚制政府的建议和方法,以期能够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9.
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政府组织体制,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也正面临着是摒弃官僚制还是在超越的基础上重构的艰难选择.现阶段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官僚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官僚制不足,而不是太多".因此,树立尊重法律和规则的价值观,在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的大多数政府仍然没有摆脱官僚主义的体制,在官僚制的机构里更多的是需要行政人员办理事务的高效率以及对组织的绝对忠诚。因此,在官僚体制下,行政人员伦理自主性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会探讨官僚制对行政人员伦理自主性的影响,并会从制度和个人这两方面提出行政人员如何保持行政的伦理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带来了新思路并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为案例,发现县域大部制改革存在机构整合与体制持久冲突、简政放权没有改变全能政府性质的问题,探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县域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方向,即加强顶层设计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推进法治建设以及借鉴学习西方经验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供给理念不断创新。在压力体制与资源吸引的双重作用下,街头官僚具有较高水平的政策创新活力,而自由裁量权又使得街头官僚具有政策创新的相对优势,这对于街头官僚转变为政策企业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街头官僚能够通过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条溪流的汇合实现自身角色转变,为政策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为充分实现政策创新的目标,街头官僚要努力实现共识基础上的集体政策企业家建构,保证政策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以政策建议与地方、国家政策创新相匹配打开政策之窗,上级政府则要构建政策企业家价值发挥的环境与辅助制度,共同促进公共政策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官僚制一度在西方社会流行,中国官僚制的现状是理性不够和不足。本文阐述了中国官僚制的现状,并试图分析官僚制不足的原因,结合实际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现代性展开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和政治转型的重要内容.因此,考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和治理的转型,必须将其纳入现代化和国家构建的视野中来加以讨论.围绕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围绕着地方政府角色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调整、地方政府体制变迁和地方政府运行机制整合等四个方面展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角色定位是地方政府与治理转型的前提,政府职能调整是基础,政府体制变迁是保障,运行机制整合是核心,四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背景中讨论官僚制问题极为复杂。其一,政府职能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过程中,"政府密集"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长期特征;其二,官僚制供应不足,公务员制度尚不成熟,公务员整体职业素质有待提升;其三,人们广为诟病的有关官僚和官僚主义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于中国公共行政机构。这三个维度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公共管理中的两重困境:"政府密集"与官僚制供应不足之间的困境,以及官僚制供应不足与官僚主义盛行之间的困境。"三维两重困境"提示人们要理解中国的公共管理问题,不能囿于西方行政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官僚制组织设计的初衷和要求使得其优势和弊端总是相伴而生,成为一体两翼的存在。针对官僚制组织的批判衍生出抛弃官僚制还是改造官僚制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官僚制滋生的障碍和弊端,争论的目标是因应现代社会有效治理的诉求。在尚未出现新的组织形式替代官僚制时,结合现代社会风险性、交叉性、差异性、信息化的特征,以"智能化+官僚制"做出改进是一种审慎的选择,以体现社会治理价值诉求中协同、开放、智慧、服务、效率的目标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是目前唯一一本从解读官僚制概念的角度出发的著作,而戴维·毕瑟姆的《官僚制》旨在建构一个完备的官僚制理论体系,并试图用学科划分的方式来明确官僚制的概念.马丁·阿尔布罗的官僚制概念并未被后人接受,而戴维·毕瑟姆在论及官僚制问题时将韦伯的官僚制概念直接拿来用,或者略加界定.科层制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官僚制概念的混乱性,在对官僚制概念的理解上有很多的差异,用法也并不一致.所以,理解官僚制概念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才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制度障碍,从公司治理层面提出了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做好的五项根本性制度安排,是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吕海霞 《领导科学》2012,(20):30-32
一般认为,行政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行政体制决定政府行政权力的划分与配置,行政组织的构成与相互关系以及政府系统的运行方式,是政府效能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升级,为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信力,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回应能力和服务能力必须不断提升,这无疑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这一时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自创立以来,其理性原则逐渐为各国政府所吸收、贯彻,成为公共行政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同时,官僚制的固有局限性和非理性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本文对官僚制的效率悖论和民主悖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正确地看待这些悖论问题,重点把握其理性精神。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官僚制理论以克服其悖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