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关利益集团对于社会决策的影响问题,美国早期政治家是持怀疑态度的。詹姆斯·麦迪逊在对美国建国具有深远影响的《联邦党人文集》一书中表达了该看法,他指出:如果人们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社会上的所有穷人就会接管政府。他认为利益集团从本质上来讲是坏的,庞大的、多样  相似文献   

2.
李一 《领导科学》2015,(3):22-24
<正>让改革的成果和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有制度的方法,有政策的方法,还有规划的方法,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让人民得利、得什么利,"惠及全体"必须是一个前置条件。我们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疏漏某些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这就向领导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改革的红利有限,怎样公平公正地让每一个群体与每一个人都得一点利?如果改革的成果丰硕,怎样让人民科学合理地分享或共享改革的红利?这就需要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念去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1.有这样一句话:干不干事,与职位无关,与态度有关;与任务无关,与责任有关;与利益无关,与情怀有关。请你就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测评要素: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要生存,而要想生存,就只有一个字:"干"。只有"干"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既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能为个人生存提供条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题目中所说的职位、态度、任务、责任、利益、情怀等都是与"干"联系  相似文献   

4.
“只有自信的人才会简单。”杰克·韦尔奇说,“想一想,你的工程师在工作表述时很紧张,不太自信,他不能用简明的术语向你解释他的设计,反而使之复杂化。如果不简单就干得不快,而在一体化的世界,如果不快点你就‘死’定了。所以我们做的任何事(在通用电气公司),都着力树立人们的自信,使他们能简明一点。”美国在线的史蒂夫·克斯同意他的观点:“美国在线的精华便是简明。”在传统的“决策便是一切”的商务模式中,规则成为捷径。在复杂社会的实用手段是将多的塞入少的内,并隐藏令人不快的事物。规则提供探索的工具,使得思考的必要性减小,而可以…  相似文献   

5.
“Yes,we can”——愿景领导的威力 奥巴马说:“如果你把我和任何一种人——无论是黑人、白人、西班牙裔的人、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放在某一间屋子里,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能带着其中大多数人的赞成票走出那间屋子。”  相似文献   

6.
<正>任何一部兵书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兵贵神速。"任何一个挖掘历史经验的人都不忘记这四个字:"机不可失。"1999年6月12日凌晨,这些精彩理论变成了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就在踌躇满志的北约准备按部就班完成对科索沃的分区占领时,俄军一支200人的分队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科索沃,抢占了普里什蒂那的机场。  相似文献   

7.
施政,尤其是施德政,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相似文献   

8.
一、政府该怎样管企业 新加坡政府对"国有"企业只管三件事:一管企业的两个主要负责人.每一个"国有"企业的两个主要负责人由政府任免外政府不再管企业的任何人事问题.二管企业的经营方向.这里所说的经营方向是说企业生产什么,应符合政府开办这个企业的目的.如新航就得把航空事业搞好,石油化工公司就要把炼油加工和化工化肥生产搞好,否则政府就要干预.只要企业干好了本职工作,若尚有人、财物余力,可向外投资开办任何工商业和旅游业等,政府都不予干涉.三管企业盈利.新加坡政府要求每个国有企业都要盈利,如发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发生亏损,政府就撤换企业两个主要负责人.在新加坡由于政府的"三管"明确,所以每一家国有企业都能大胆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17):50-50
正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看得非常清楚,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受法律的约束,就可能变成暴政;一个君主如果不受宪法的约束,就会变成僭主;一个贵族统治如果不受宪法的约束,就可能变成寡头政治;一个平民政治,也就是民主政治,如果不受宪法的约束,就可能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维迎我真的对中国知识界极其悲观,他们都已经形成本能了。你就  相似文献   

10.
马梦娅 《决策》2013,(7):88-89
人在职场漂,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暗语,在职场里混饭吃可就难了。人在职场漂,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领导一句夸奖,你立马笑得跟中了头奖似的,以为得了好处,过后才明白那是变相的"批评";傻乎乎地以为同事给的建议是"掏心掏肺",其实人家只是敷衍了事……不少职场"高人"不得不点醒职场"新丁"们:人在江湖走,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暗语,在职场里混饭吃可就难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需要管理的事务日益增多。任何一个单位都会发生一些本单位所有副职领导工作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大多是义务性的。此时此刻,假如副职领导仍是坚持决不越位的话,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位了。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位不越位"的含义,有选择地运用非职权"越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到位。  相似文献   

12.
刘康声 《领导科学》2012,(25):36-37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遇到领导者批评时,绝大多数人会产生不良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抗拒,不肯承认错误或不认可领导的评价,甚至公开驳斥或顶撞领导;沉默,消极对待批评,虽不想或不敢公开辩驳,但内心充满抵触情绪;委屈,认为责任不在自己,按照领导意图去做了结果却把责任推在自己身上,有怨气却不诉说;检讨,当面承认错误,内心里可能接受也可能抗拒.由此可见,批评的效果通常是负面的,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方法不对,所产生的后果就更不可想象.人都不喜欢被批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批评造成的后果也不佳,可是工作中又离不开批评,这就需要领导者开展批评时要开动脑筋,灵活多变,把生硬露骨的批评尽量变成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或能够接受的方式,在"变"中取得批评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正>"弱"与"强"相对,意思是比别人差,不如别人,包含有弱点、弱项、不足、软弱等意思。"示弱"是一种领导艺术,领导者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恰到好处的"示弱"能够化解难题,融化坚冰,能够把一些通常不太  相似文献   

14.
不少群体里,都有"刺头",他们经常会让领导感到头痛.有领导认为:一颗老鼠屎会坏一锅汤,有"刺头"在,队伍就不会稳,必须清除;看着他们就难过,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刺头的存在,影响工作的推进,要踢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踢出去,显示自己有权威,杀鸡给猴看,队伍就温顺了,就好管了;一个刺头都治不了,别人会说自己无能.当上级不愿按他们的要求把刺头调走时,就说:如果不把他搞出去,我就不干了!  相似文献   

15.
解新 《领导文萃》2006,(9):40-43
今年5月17日起,10名北京大学博士后到丰台区政府所属部门,开始为期一周的挂职锻炼。如果考核合格,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可能将留在这些职能部门的副处级领导位置上,由科研人员转型至官员。但在他们挂职的单位中,有员工表示“政府工作本科生就足够,不需要博士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在《伽利略传》中设计了两句经典的对白。伽利略的门徒说:"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多么不幸啊!"伽利略则回应道:"不!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不幸的啊!"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人物在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常常以超人的胆识与智谋扭转乾坤,其个性可以凸显,其理想可以驰骋;而时势也决定英雄的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的正式实施,为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信息的公开,是政府领导驾驭经济社会复杂局面的需要,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是改善政府工作,遏制过去由于信息不透明、暗箱操作导致的大量腐败现象的需要。为此,在《条例》实施的信息公开氛围中,笔者认为应从需求出发做好政府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哥伦布是新大陆的发现者,但目前中外史学界无不公认: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没有足够敏锐的眼光与优雅宽容的风度,哥伦布的伟大冒险就无从实现。如果没有伊莎贝拉女王极为慷慨大度的财政支援与精神激励,没有她机敏、灵动的统御策略,就没有双方的共赢,更没有随后西班牙帝国的辉煌崛起。虽然对于西班牙来说,哥伦布的价值无与伦比,但是,对于哥伦布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外乡人来说,他一切的辉煌都来源于伊莎贝拉女王的恩赐,他也自始至终把女王当作自己的天使、守护神。因此,在女王病危的时候,英雄迟暮但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些基层社会组织在发布日常工作通知时,不管相不相关、贴不贴切、准不准确,都惯于戴一顶上级精神的"帽子",而在准确性、严密性和权威性方面存有明显不足,细心一读总让人感到不适。戴帽是有讲究的:首先,要讲究匹配,帽子太小会显得"小气",帽子过艳会有伤大雅;其次,要讲究时宜,冬帽夏戴叫"哗众取宠",夏帽冬戴叫"故弄玄虚"。一个人如果戴错了帽,就会浑身不自在,别人看着也别扭;一份文如果戴错了"帽",就会大出"洋相",使人误解,损害形  相似文献   

20.
<正>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是否可行?近期,不少人提出在党政系统内部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党委主要负责决策,政府主要负责执行,纪委主要负责监督。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复杂的权力运行机制,脱离现实,难以真正贯彻执行。首先,任何权力的配置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权力和责任对应,或者说"激励相容"。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少责任。如果有人只有权力,却没有责任;或者只有责任,却没有权力,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