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乡县衙是我国惟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在内乡县衙大门口外东侧,矗立着一通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碑首刻有“三院禁约”四个大字,所以称之为“三院禁约碑”。经过考证,这通石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三院禁约碑”是内乡县衙的镇馆之宝,所反映的内容堪称“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  相似文献   

2.
宛梆是个稀有剧种,内乡宛梆剧团更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专业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1998年由内乡宛梆剧团根据内乡县衙史记资料改编的历史故事剧《三院禁约碑》,被市文化局定为代表南阳市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参演剧目.  相似文献   

3.
王艳秋 《领导科学》2012,(29):63-64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县城县衙东街,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清代,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素享"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内乡县衙以其博大精深的衙门文化著称于世,内乡县衙的诸多楹联作为衙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为官从政者、史学爱好者以及文人墨客的一个审视焦点.  相似文献   

4.
王艳秋 《领导科学》2012,(17):59-60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是我国目前一个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1984年被辟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美誉。目前,内乡县衙已享誉全国,这主要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保留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充分彰显了"一座内乡县衙,半部官文化"的厚重文化内涵。所谓官制,就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及其设官  相似文献   

5.
古代官员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因而喜欢创作楹联,悬挂于官署内以自赏.这些楹联或概括治地的地理位置,描写山川名胜,或申明施政宗旨,以官箴戒约自勉.总而言之,这些楹联言简意赅,便于记忆和传播,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各个主要建筑物前,都悬挂有一副楹联,这些楹联意境深远,折射出了古代政治、官吏作风和世态民情,展现着"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艺术魅力.笔者以内乡县衙的楹联以蓝本,从强调为官要勤政为民、廉洁务实、公正执法三个方面概括内乡县衙楹联.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来到河南南阳的内乡县,游览了坐落在内乡县城中心东大街的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内乡县衙。内乡县衙坐北面南,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40年),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县衙现存的建筑全部为清代光绪年间所建,占地2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280佘间,  相似文献   

7.
袁浩 《办公室业务》2010,(11):38-38
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河南内乡县衙,悬有一副匾额“琴治堂”。“琴治”这个词出自《吕氏春秋·察贤》中的一个故事,“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世多用此形容领导者知人善任,政简刑清。  相似文献   

8.
时政漫画     
《决策》2009,(2):6-6
河南内乡县决定面向全世界开展“天下第一衙”寻找内乡知县后裔活动,寻找元、明、清以及民国期间,在内乡县任知县的元好问等232人的后裔。据媒体报道,这是内乡县长全新明策划的一场特殊的“寻亲”活动,他希望活动能丰富当地的衙门文化,用文化拉动旅游,用旅游拉动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80余间。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有  相似文献   

10.
正衙门,是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说法,可见旧时衙门之黑暗及普通老百姓办事之难。曾几何时,有些国家公职人员在上班期间闲聊天、玩游戏、打扑克,说话态度恶劣,或是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无故拖延办理时限等,被群众毫不客气地称为"衙门作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用典》一书共分"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辩证"等13个篇章。其中,多个典故都来自河南内乡县衙的楹联或官箴。该书在"立德"篇中引用"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并注明原典为"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  相似文献   

12.
正"肃静""回避"牌分竖两边,十八般兵器排列有序,衙役分立两边,摆着文房四宝的公案庄严肃穆,官老爷惊堂木一拍:"还不从实招来!"这是我们在影视及文学作品里经常看到的情景。在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就是府衙,通常衙门的很多装饰都有着一定讲究,例如公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比喻官吏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从师爷杰出代表的古籍中,笔者学习到师爷的从幕道德,从而联想到现代秘书应该对  相似文献   

14.
黄河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位于郑州市黄河花园口景区内,这里是当年国民政府扒开大堤之后,1946年堵口的地方,有当年国民党所立的"民国堵口合龙纪事碑",和1997年由河南省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立的"黄河花园口决堤渡口记事碑"各一,两座六角的琉璃瓦亭相对而立,亭内各有六面柱体石碑一座,中间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大型石雕,石雕宽1460米,是当年扒开大堤坝经洪水冲刷后最宽达时的宽度。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工作的多重性质决定了领导干部的多重角色,在家庭、单位、社会上的多种角色也赋予了领导干部多重责任、义务与担当,演好领导舞台上的"非领导"角色,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修养、艺术、魅力与深度。一、群众角色,接地气永葆本色河南内乡县衙对联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凝结着古人对官民关系内涵的思考。对领导干部来说,"自己也是百姓"的政治命题,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得到  相似文献   

16.
何云超 《办公室业务》2013,(7):58-58,56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  相似文献   

17.
新民小学拥有100年建校历史,15年科技教育传统,是首批县级示范小学,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青辅协"共建科技室首批试点校,并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市、县级科教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又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和"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拥有"全国十佳科技教师"一名,全国科教金奖辅导教师一名,重庆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名,县级优秀科技辅导员3名,享有中科院资助研究项目一个.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18-18
■"08诸城债"开国内利用资本市场募集治污减排资金先河8月27日,我国首支专项用于治污减排项目建设的企业债券,在山东诸城成功发行。这一被称为"08诸城债"的债券,是国内首支县级企业发行的市政类企业债券,开创了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  相似文献   

19.
“肃静”“回避”牌分竖两边,十八般兵器排列有序,衙役分立两边,摆着文房四宝的公案庄严肃穆,官老爷惊堂木一拍:“还不从实招来!”这是我们在影视及文学作品里经常看到的情景。在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就是府衙,通常衙门的很多装饰都有着一定讲究,  相似文献   

20.
县级干部联系走访。将全县扶贫村全部列为县级干部联系点,县级干部每人联系1—2个村,以到村联系、与驻村工作组座谈等形式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难题、研究发展思路。关键节点慰问走访。一是入村后随即慰问走访,确保工作和生活保障到位;二是节日期间慰问走访,县直各单位均由一把手带队对本单位派出的驻村人员进行慰问;三是关键时期慰问,如"两会"前夕进行专门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